英文名稱: Fructus Viticis Vitex Fruit, Simpleleaf Shrub Chastetcmlibee Fruit, Fruit Of Shrub Chastetcmlibee, Fruit Of Threeleaf Chastetcmlibee
其他名稱:萬荊子,白布荊,白背楊,白背木耳,荊子,水撚子,蔓荊實,蔓青子
藥品來源:本品為馬鞭草科落葉小灌木植物單葉蔓荊 (Vitex trifolia L. var. simplicifolia Cham.) 或蔓荊列 (Vitex trifolia L.) 的成熟果實。主產於山東、江西、浙江及福建等地。多係野生。夏季採收,陰乾、生用或炒用。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2-09-07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用於風熱感冒頭痛,齒齦腫痛,目赤多淚,目暗不明,頭暈目眩。
用於感受風熱引起的頭痛,臨床常與防風、菊花、石膏等配伍應用;對於頭風頭痛病癥,本品又可與藁本、川芎等配伍應用。治風邪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常與菊花、川芎、決明子等配伍應用。
《本草匯言》:蔓荊子,主頭面諸風疾之藥也。前古主通利九竅.活利關節,明目堅齒,祛除風寒風熱之邪。其辛溫輕散,浮而上行,故所主頭面虛風諸證。推其通九竅,利關節而言,故後世治濕痹拘攣,寒疝腳氣,入湯散中,屢用奏效,又不拘於頭面上部也。
《藥品化義》:蔓荊子,能疏風、涼血、利竅,凡太陽頭痛,及偏頭風、腦鳴、目淚、目昏,皆血熱風淫所致,以此涼之,取其氣薄主升,佐神效黃耆湯,疏消障翳,使目復光,為肝經勝藥。
《綱目》提到:蔓荊實,氣輕味辛,體輕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頭面風虛之症。
蔓荊子具有鎮靜止痛作用:用於神經性頭痛,對於高血壓有效。
《日華子本草》提到:蔓荊子具有利關節,治赤眼,癇疾功效。
蔓荊子含維生素A,對肝腎虛損的夜盲及弱視有一定之療。 蔓荊葉經蒸餾提取之注射液,對實驗動物有增進外周和內臟微血管循環的作用。
內服:煎湯,6-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外洗。
1.炒蔓荊子:篩淨灰屑,除去殘存萼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略噴清水,放涼。
2. 《雷公炮炙論》:凡使蔓荊子,去蒂子下白膜一重,用酒浸一伏時後蒸,從巳至未,出,曬乾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