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起睫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固本培元:白朮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起睫湯多用於治療眼瞼下垂、眼瞼浮腫等症,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氣血不足,容易導致眼瞼無力下垂。白朮健脾益氣,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為眼瞼提供充足的營養,從根本上改善眼瞼下垂。
- 祛風除濕,止癢消腫:起睫湯中多含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藥物,而白朮亦具有一定的祛風除濕作用。若眼瞼下垂伴有濕氣困阻,白朮可協助祛除濕氣,改善眼瞼浮腫,進一步促進眼瞼抬升。
總之,白朮在起睫湯中起到健脾益氣、祛風除濕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眼瞼下垂、浮腫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起睫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之效。起睫湯主要針對眼瞼浮腫、視力模糊等症狀,而茯苓能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有助於改善眼周水腫,促進代謝,從而減輕眼部浮腫,改善視力。
- 清熱解毒: 茯苓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配合其他藥材如黃芩、生地等,共同清熱解毒,消散眼部炎症,進一步改善眼部不適。
茯苓在起睫湯中起到健脾利濕、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消除眼部浮腫、炎症,改善視力,進而達到治療眼疾的目的。
起睫湯方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起睫湯為治療眼疾之方,藥性多偏寒涼,而甘草性甘平,味甘而入脾胃,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脾胃,使藥物更為平和。
2. 緩解副作用: 部分起睫湯藥物可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藥物刺激性強、引起胃部不適等,甘草具有解毒、緩解副作用的作用,可減輕藥性對機體的刺激,提高藥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起睫湯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 補血活血,改善眼部血液循環: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眼部血液循環不良,容易導致眼瞼下垂、眼袋浮腫等問題,而當歸可以改善眼周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使眼部組織更健康,從而達到起睫的效果。
- 滋養肝腎,改善眼部營養供應: 當歸能滋養肝腎,而肝腎主目,其氣血充沛則眼睛明亮有神。起睫湯中加入當歸,可以增強眼部營養供應,使眼部組織更有活力,促進眼瞼的提升,達到起睫的效果。
起睫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養血柔肝,舒筋活絡: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舒筋活絡的功效。起睫湯主要用於治療眼瞼下垂、眼皮跳動等眼部疾病,而白芍可以緩解肝氣鬱結、筋脈拘攣,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有助於舒展眼瞼,促進眼瞼功能恢復。
- 緩解肝腎陰虛:起睫湯多用於治療肝腎陰虛導致的眼部疾病,白芍可以滋陰補血,與其他滋陰補腎的中藥材配合,共同改善肝腎陰虛狀態,從根本上緩解眼瞼下垂等症狀。
起睫湯中加入蔓荊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疏風散熱,清利頭目:蔓荊子味辛、苦,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功。其藥性可有效地清除風熱之邪,改善因風熱上攻導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與起睫湯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二、通經活絡,改善眼瞼麻木:蔓荊子還能通經活絡,改善眼瞼麻木、酸脹等症狀。對於因風熱襲表、經絡不通所致的眼瞼麻木,蔓荊子可起到疏通經絡、恢復眼部正常功能的作用。
起睫湯中加入防風,主要是利用其疏散風寒、止癢止痛的功效,來改善眼部問題。
1. 疏散風寒: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能疏散外感風寒,對於因風寒侵襲導致的眼部不適,例如眼瞼紅腫、癢痛、流淚等,具有緩解作用。
2. 止癢止痛: 防風還具有止癢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風寒引起的皮膚瘙癢及疼痛,改善眼部不適,促進眼部恢復。
因此,起睫湯中加入防風,能夠有效地疏散風寒,止癢止痛,改善眼部問題,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起睫湯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倒睫拳毛」,即眼瞼睫毛向內倒伏,刺觸眼球,導致眼珠刺痛、流淚畏光,甚則損傷角膜(青睛生翳)。古籍記載,此症多因脾虛失運、氣血不足,或風邪侵襲,致使眼瞼筋脈失養而拘急內卷。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培土生金,健脾益氣
- 白朮、茯苓、甘草:共奏健脾益氣之效。白朮燥濕健脾,茯苓滲濕寧神,甘草補中調和。脾胃健運則氣血生化有源,上承於目,眼瞼得養而緩解內卷。
- 原理:脾主肌肉,眼瞼屬「肉輪」,脾虛則瞼膚弛縱或筋急。培補脾胃,可改善眼瞼張弛功能。
2. 養血舒筋,柔緩瞼絡
- 當歸、白芍:當歸補血活血,白芍養陰柔肝、緩急止痛。二者協調,既能滋養肝血(肝開竅於目),又能舒緩眼瞼筋脈之攣急。
- 原理:肝血不足則筋脈失濡,瞼絡拘急。養血柔肝,可減輕睫毛內倒之勢。
3. 少佐除風,清利頭目
- 蔓荊子、防風:蔓荊子輕揚上行,散頭面風熱而明目;防風祛風解表,善治目赤澀痛。二藥用量輕少,意在疏散風邪,兼引藥上行。
- 原理:風邪外襲可加重瞼筋攣急,少量風藥既可祛邪,又不致耗傷陰血。
加減運用分析
- 案例加黃芩、木賊:針對白睛紅赤(肺熱)、青睛生翳(肝熱上壅),黃芩清肺瀉火,木賊散風退翳,屬臨證權變之法。後期雲翳漸退即去之,以免過用寒涼傷脾。
- 生薑紅糖水善後:生薑溫散寒邪,紅糖補血緩急,長期服用可輔助脾氣健運,鞏固療效。
綜論
此方以「健脾養血」為本,佐以「祛風舒筋」,標本兼顧。脾胃氣血充盛,則眼瞼肌肉得養;風邪得散,則瞼絡拘急自緩,睫毛內伏之症遂解。
傳統服藥法
白朮9克,茯苓6克,甘草3克,當歸9克,白芍9克,蔓荊子3克,防風3克。
培土生金,養血舒筋,少佐除風。
倒睫生翳 邢某某,男,72歲。初診;二目下胞睫毛倒入年余,刺痛流淚,羞明難睜,右目視物不真。檢查:雙目下胞皮寬弦緊,睫毛倒入,右重左輕,右目白睛紅赤,青睛下方生翳,此為倒睫生翳。治以起睫湯加黃芩、木賊各6克 ,服藥6劑。復診:皮寬稍輕,倒睫部分已起。右目白晴有少量赤絲,雲翳漸退。又服上方6劑。三診:左目下瞼稍有寬縱,還有數根倒睫沒起;右目睫毛仍大部倒入,白睛稍赤,雲翳甚微。以前方去黃芩、木賊又服24劑。二年後,因他事來本院,左目倒睫已愈,右目還有數根沒起。囑其用生薑3片、紅糖1撮,浸水喝,每日一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起睫湯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及月經期間的女性不宜服用。
- 起睫湯有一定的降血壓作用,高血壓患者在服用前應諮詢醫生。
- 起睫湯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服用後不宜立即進行手術或拔牙。
相同名稱方劑
起睫湯, 出處:《張皆春眼科證治》。 組成:白朮9g,茯苓6g,甘草3g,當歸9g,白芍9g,蔓荊子3g,防風3g。 主治:培土生金,養血舒筋,少佐除風。主治:倒睫拳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