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散湯

QING S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集成良方三百種》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肺經 17%
肝經 16%
胃經 14%
脾經 12%
膀胱經 6%
腎經 5%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腎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清散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清散湯通常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疾病,白朮可以健脾益氣,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抵抗力,幫助抵禦外邪入侵。
  2. 燥濕利水:白朮還有燥濕利水之效,可以幫助祛除體內濕邪,使藥效更易發揮。清散湯中常加入一些清熱解毒、祛風散寒的藥物,白朮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清散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溼: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的功效。清散湯以清熱解毒、利溼止瀉爲主,茯苓能協助利水滲溼,將體內溼熱排出,緩解因溼熱引起的腹脹、腹瀉等症狀。
  2. 健脾和胃: 茯苓亦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溼的吸收和運化,避免溼邪困脾,加重病情。同時,茯苓能調和脾胃,改善因溼熱引起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提升患者的抵抗力。

清散湯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清散湯中多用寒涼藥物,甘草能中和其寒性,避免藥性過於峻猛,對脾胃造成損害。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使藥物更容易被吸收和利用,進一步增強清散湯的解表、清熱、散寒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甘草作為清散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調和藥性,也能增強藥效,使其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

清散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改善氣血循環: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清散湯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而當歸可以改善氣血循環,促進血液流動,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從而達到清熱解毒、散風止痛的效果。
  2. 滋陰潤燥,緩解燥熱症狀: 清散湯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而當歸性溫,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可以緩解風熱感冒引起的燥熱症狀,如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使治療更加全面有效。

清散湯中包含梔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瀉火: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清散湯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發熱煩躁,口渴便祕等症狀,梔子的清熱瀉火作用,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熱症,並配合其他藥物,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

二、涼血止血:梔子還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入血,所致的吐血、衄血等症狀。清散湯常用於治療多種熱證,而梔子的涼血止血作用,可有效防止熱毒傷血,預防和減輕出血症狀,保障患者安全。

清散湯中加入黃柏,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清散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疾病,而黃柏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為方中主要清熱解毒藥。
  2. 涼血止血: 黃柏亦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清散湯部分症狀包括出血,而黃柏可以抑制熱毒引起的出血,達到涼血止血的目的,提升療效。

清散湯中包含防風,主要源於其 疏風解表 的功效。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擅長 散表邪、止風寒,對於風寒表證引起的頭痛、鼻塞、發熱、惡寒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清散湯的組成多以 清熱解毒 為主,加入防風則能 兼顧表裡,疏風散寒,以達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療效果。

清散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清散湯主要用於治療溫熱病邪入營血,症見高熱神昏、口渴煩躁、斑疹出血等,而生地黃能清熱涼血,解毒消斑,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
  2. 滋陰生津:溫熱病邪耗傷陰液,導致津液虧虛,而生地黃具有滋陰生津的功效,能補充體內陰液,緩解口渴、煩躁等症狀,同時也能促進機體的恢復。

清散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清熱解毒: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熱解毒的功效。清散湯多用於治療熱毒壅肺、咳嗽氣喘、痰多黃稠等症,而麥門冬的滋陰潤肺功效可以緩解肺熱,並促進痰液排出,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2. 緩解燥熱,生津止渴: 清散湯所治療的病症往往伴隨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麥門冬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緩解燥熱,滋養津液,緩解患者的不適感。

清散湯中包含蔓荊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暑: 蔓荊子性涼,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暑、疏散風熱的功效,可治療暑熱傷津、頭昏腦脹、目赤腫痛等症狀。
  2. 疏風散熱: 清散湯主治風熱感冒、暑濕感冒、風熱頭痛等症狀,蔓荊子可疏風散熱,清利頭目,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緩解患者的頭昏腦脹、鼻塞流涕、發熱等症狀。

因此,清散湯中加入蔓荊子,可增強清熱解暑、疏風散熱之效,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主治功效


清散湯

清散湯是中醫常用的一個方劑,具有清熱散結、消炎止痛的作用,主治肝經虛火發作於外,導致陰囊腫大變黃,釀成胡漏丹毒瘡。

組成

清散湯由以下藥物組成:

  1.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2.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3.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4.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5. 梔子: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止血。

  6.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7.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8.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9.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10. 蔓荊子: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

功效

清散湯具有清熱散結、消炎止痛的作用,主治肝經虛火發作於外,導致陰囊腫大變黃,釀成胡漏丹毒瘡。

用法用量

清散湯的用法用量如下:

口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禁忌

清散湯禁止與溫熱助火藥物同用。

注意事項

  1. 忌食辛辣、油膩、寒涼食物。

  2. 服藥期間忌菸酒。

  3. 服藥期間不宜劇烈運動。

  4. 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 服藥後若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清散湯是中醫常用的一個方劑,具有清熱散結、消炎止痛的作用,主治肝經虛火發作於外,導致陰囊腫大變黃,釀成胡漏丹毒瘡。

傳統服藥法


白朮1錢,茯苓1錢,甘草5分,當歸2錢,梔子1錢(炒),黃柏1錢,防風3分,生地2錢,麥冬2錢,蔓荊子1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寒者慎用。
  • 長期服用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清散湯, 出處:《集成良方三百種》。 組成:白朮1錢,茯苓1錢,甘草5分,當歸2錢,梔子1錢(炒),黃柏1錢,防風3分,生地2錢,麥冬2錢,蔓荊子1錢。 主治:肝經虛火發於外,致陰上黃腫,釀爲胡漏丹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