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肝導赤湯

YI GAN DAO C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8%
肝經 15%
脾經 13%
肺經 13%
膀胱經 6%
心包經 6%
腎經 6%
胃經 6%
三焦經 4%
膽經 4%
小腸經 2%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腎經
胃經
三焦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抑肝導赤湯

抑肝導赤湯方劑主治各種手抽搐的疾病。

抑肝導赤湯方劑組成如下:

  • 柴胡: 散風熱、發汗解表、平肝息風、止咳化痰、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鈎藤: 平肝息風、清熱瀉火。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川芎: 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 羌活: 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防風: 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白朮: 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茯苓: 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木通: 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甘草: 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生地黃: 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梔子: 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抑肝導赤湯為中醫常用方劑,具有疏肝理氣、清熱瀉火、解痙止顫之功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各種手抽搐的疾病,包括:

  • 手抖病:手抖病又稱特發性震顫,是一種較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其主要表現為手部不自主的、有節律的抖動。抑肝導赤湯具有平肝息風、疏肝理氣之效,可改善手部震顫的症狀。
  •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其主要表現為運動遲緩、肌強直、靜止性震顫等。抑肝導赤湯具有補益肝腎、疏風止顫之效,可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狀。
  • 神經官能症:神經官能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性疾病,其主要表現為焦慮、緊張、抑鬱等。抑肝導赤湯具有疏肝理氣、寧心安神之效,可改善神經官能症的症狀。

抑肝導赤湯是一味中醫常用方劑,具有疏肝理氣、清熱瀉火、解痙止顫之功效,臨牀應用廣泛,療效顯著,但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傳統服藥法


柴胡、鈎藤、當歸、川芎、羌活、防風、白朮、茯苓、梔子(炒)、生地、木通、生草、炙草。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鈎藤、當歸、川芎、羌活、防風、白朮、茯苓、梔子、生地黃、木通、甘草等藥,均有疏肝解郁、活血通絡之功。柴胡、鈎藤、當歸、川芎、羌活、防風,均能疏肝解郁,活血通絡。白朮、茯苓、梔子、生地黃、木通、甘草,均能健脾益氣,養血滋陰。諸藥合用,共奏疏肝解郁,活血通絡之功,可有效緩解手搐病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抑肝導赤湯, 出處:《嵩崖尊生》卷七。 組成:柴胡、鉤藤、當歸、川芎、羌活、防風、白朮、茯苓、梔子(炒)、生地、木通、生草、炙草。 主治:一切手搐病,素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