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的傳統功效

1. 散風寒
羌活辛溫,氣雄而散,發表力強,具有散風寒的功效,具有發散寒邪、散風、舒筋活絡的作用,因此在中醫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風寒病症和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疼痛等。
羌活主散太陽經風邪及寒濕之邪,用於風寒感冒,頭身疼痛。
此外,羌活還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對於預防和治療感染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近代將羌活注射酵母發熱家兔,表現出明顯解熱作用,羌活揮髮油灌胃大鼠,對大鼠發熱體溫有明顯解熱作用。
- 《本草易讀》:「失音不語之風,奔豚癇痙之疴。散肌表諸風之邪,利周身百節之痛。血虛頭痛,二活並忌。」
2. 發汗解表
羌活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證,有較強的發散風寒和止痛效果。常與防風、白芷、細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湯」。若寒濕偏重,頭痛身重者,可配伍獨活、藁本、川芎等藥,如羌活勝濕湯。
作為發汗解表藥時,應將它的祛風止痛功效密切結合起來,即在臨床上用於風寒表症時,必須兼有頭痛或骨節疼痛等症,才考慮使用。至於用治風濕痹痛,不論有無表症,都可應用。
3. 祛風除濕
羌活辛散祛風,味苦燥濕,性溫散寒,以去除風寒濕邪,通利關節而止痛。
用於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節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肩臂疼痛疼痛更為適用。
本品辛散祛風、味苦燥濕,性溫散寒,能去除風寒濕邪,通利關節而止痛,且作用部位偏上,故善治腰以上風寒濕痹,尤以肩背肢節疼痛者佳,多伍防風、薑黃、當歸等藥同用,如蠲痹湯。
《用藥法象》曰:「治風寒濕痹,酸痛不仁,諸風掉眩,頸項難伸。」
治風濕相搏,身體疼煩,掣痛不可屈伸,或身微腫不仁,如《濟生方》「羌附湯」
- 《湯液本草》:「羌活氣雄,治足太陽風濕相搏,頭痛、肢節痛、一身盡痛者,非此不能除。」
羌活的現代功效
1. 抗凝血
一些研究顯示羌活可能具有抗凝血的作用。例如,羌活萃取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聚,減少血栓的形成。
羌活水煎醇沉製劑使麻醉犬和麻醉貓腦血流量增加,且不加快心率,不升高血壓,為其臨床治療腦血管疾病提供了理論依據。
羌活75%醇提物灌胄大鼠,能延長電刺激大鼠頸總動脈的血栓形成時間和凝血時間。
2. 抗氧化
羌活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羌活素、羌活甙、羌活酸等,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如抗炎、鎮痛、舒筋活絡等,因此被廣泛應用於中醫藥領域。
而羌活素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減緩細胞老化和損傷,進而對人體產生保護作用。
研究顯示,羌活素等成分能夠對細胞膜的過氧化物進行清除,保護細胞不受氧化傷害。此外,羌活素還具有調節細胞內氧化還原狀態的作用,能夠提高細胞的抗氧化能力,減少氧化損傷的發生。
羌活及寬葉羌活的甲醇提取物1次灌胃,小鼠未顯示出脂質過氧化抑制作用,但連續5天給藥,可明顯抑制因CC14引起的亢進的肝臟MDA、TBA-RS、共枙鍵熒光物質的生成量,其中羌活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比寬葉羌活強,作用差異可能與兩者所含香豆素類、酚類物質不同有關。
3. 抗菌、抗病毒
羌活具有抗菌作用。研究發現羌活中的一些化學成分,如羌活素和羌活甙等,對多種細菌有著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包括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
其中,羌活素的抗菌作用較為突出,對多種細菌的抑制作用較強。此外,羌活中的其他成分也具有抗菌活性,如羌活酸、羌活内酯等,對一些常見的致病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羌活揮發油對痢疾、大腸、傷寒、綠膿、布氏桿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羌活水煎劑亦有抑菌作用。可作為廣譜抗淺部真菌中草藥。
4. 抗過敏
羌活具有抗過敏作用。羌活中的有效成分,如羌活素、羌活甙、羌活酸和羌活內酯等,能夠調節免疫系統和減輕過敏反應。
研究顯示,羌活能夠抑制過敏原引起的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和其他過敏介質的反應,同時減輕肺部和鼻部的炎症反應,緩解呼吸道過敏症狀。
此外,羌活還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自身抗過敏能力,減輕過敏反應。
小鼠灌胃1.328ml/kg和腹腔注射0.133ml/kg羌活揮發油連續10天,可抑制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遲發性過敏反應。
5. 止痛功效
羌活可以用來止痛。羌活中的有效成分,如羌活素、羌活甙和羌活酸等,具有舒筋活絡、鎮痛止痛的作用。
羌活可以用於治療多種疼痛症狀,如風濕痛、肌肉痛、頭痛、牙痛等。此外,羌活還可以舒緩經期痛和痛經等婦科疾病的疼痛症狀。
熱板法實驗表明2%羌活註射液10ml/kg腹腔注射,使小鼠痛闕值顯著提高。羌活揮發油灌胃小鼠,亦使小鼠熱刺激的痛閥值明顯提高。研究認為羌活的止痛成分為甲醇提取液中的正丁醇組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氣味濃烈,用量過多易致嘔吐,脾胃虛弱者不宜服﹔
- 血虛痺痛,陰虛頭痛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