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青丸

XIE QI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小兒藥證直訣

其他名稱:涼肝丸,瀉肝丸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心經 14%
脾經 11%
肺經 11%
膀胱經 7%
心包經 7%
三焦經 7%
胃經 7%
小腸經 3%
腎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胃經
小腸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瀉青丸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引藥下行: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潤燥、調經止痛之功。瀉青丸為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劑,加入當歸可活血化瘀,引藥下行,使藥力更易達病所,發揮更好的療效。
  2. 滋陰補血,緩解毒副作用: 瀉青丸中多用寒涼藥物,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導致氣血虧虛。當歸具有滋陰補血、養血生津之效,可緩解藥物對脾胃的損傷,防止寒涼之性過於傷陰,使藥物更平和有效。

瀉青丸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瀉青丸主治熱毒壅盛、心煩不寐、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瘀,緩解疼痛,進一步增強藥效。
  2. 引藥上行,清熱解毒:川芎氣味芳香,善於走竄,可引藥上行,直達頭部,並能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協同作用,更好地清熱解毒,改善頭部熱毒症狀。

瀉青丸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寒,入肝、膽、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對於因熱毒熾盛,導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梔子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2. 瀉肝利膽:梔子能疏肝理氣,並具有利膽作用,對於肝膽濕熱引起的黃疸、腹脹、脅痛等症狀,梔子能起到清熱利濕、疏肝利膽的作用,促進膽汁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因此,瀉青丸中加入梔子,可以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瀉肝利膽的功效,治療相關病症。

瀉青丸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 大黃味苦寒,性瀉,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通便泄熱的功效。瀉青丸針對的是熱毒壅盛,導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便祕等症狀,而大黃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2. 通便排毒: 瀉青丸的另一個作用是通便排毒,而大黃正是常用的通便藥物。大黃能刺激腸道蠕動,促進糞便排泄,幫助機體排除毒素,達到治療便祕、瀉熱解毒的效果。

瀉青丸中含有羌活,主要原因如下:

  1. 疏散風寒,止痛解熱: 羌活性溫,味辛,入膀胱、肝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解熱之效。瀉青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頭痛發熱,鼻塞流涕,惡寒發熱等症狀,羌活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增效: 瀉青丸中其他藥材如柴胡、葛根等,亦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散熱的作用,羌活與之搭配,可相輔相成,提高療效。

瀉青丸中加入防風,主要是為了 疏散風熱,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入膀胱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 瀉青丸以清熱瀉火為主,但風熱上擾也會導致頭痛、頭暈、耳鳴等症狀。而防風可以疏散風熱,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起到緩解頭痛、止癢的功效,使療效更全面。

此外,防風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藥物更快地到達病竈部位,發揮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瀉青丸

瀉青丸的中藥組成包括當歸、川芎、梔子、大黃、羌活、防風。

1. 當歸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2.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3. 梔子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4.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5. 羌活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6. 防風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瀉青丸具有瀉青、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溫熱病邪熱過盛所致的頭痛、發熱、煩躁、口渴、舌紅苔黃等症狀。

瀉青丸中的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瀉青丸中的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瀉青丸中的梔子具有消腫止痛、清熱涼血的功效。瀉青丸中的大黃具有瀉下、清熱止血的功效。瀉青丸中的羌活具有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瀉青丸中的防風具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瀉青丸具有多種功效和作用,但應慎用,以免出現副作用。在服用瀉青丸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瀉青丸不宜長期服用。長期服用瀉青丸可能導致脾胃虛弱、氣血兩虧等副作用。
  2. 瀉青丸不宜與寒涼性藥物同服。寒涼性藥物可能會加重瀉青丸的瀉下作用,導致腹瀉等副作用。
  3. 瀉青丸不宜與溫熱性藥物同服。溫熱性藥物可能會增強瀉青丸的發汗作用,導致出汗過多、脫水等副作用。
  4. 瀉青丸不宜與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服。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會刺激腸胃,加重瀉青丸的瀉下作用,導致腹瀉等副作用。

傳統服藥法


將藥為末,煉蜜為丸,每次5~9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或竹葉湯送下,小兒酌減。亦可改為湯劑,以上藥1/2~1倍量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胃虛弱者不宜運用本方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頭痛目札嘴裡發苦肛門灼熱感耳鳴中背部疼痛小腿肝經循行路線痛胸骨疼痛脖子頸項酸痛口乾口渴下臂大腸經循行路線痛腹瀉舌頭鮮紅色暈眩陰莖疼痛搔癢排尿困難無故喜笑無法停止上臂大腸經循行路線痛小便顏色偏黃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瀉青丸, 出處:《玉案》卷三。 組成:羌活、大黃、川芎、山梔、龍膽草、當歸、防風、柴胡、白芍各等分。 主治:肝經發熱。

瀉青丸, 出處:《明醫指掌》卷十。 組成:當歸、川芎、山梔、大黃、羌活、防風、膽草、生地、竹葉、琥珀、天竺黃各等分。 主治:肝熱驚風,目竄或暴赤,抽搐。

瀉青丸, 出處:《許氏幼科七種·熱辨》。 組成:柴胡、天麻、當歸、赤芍、黑山梔、車前、羚羊角。 主治:熱久爍其血,不能營養經絡,風乃內動作搐,內釀積熱者。

瀉青丸, 出處:《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組成:當歸(去蘆頭,切,焙秤)、龍腦(焙,秤)、川芎、山梔子仁、川大黃(濕紙裹煨)、羌活、防風(去蘆頭,切,焙,秤)各等分。 主治:清肝瀉火。主治:肝經鬱火,目赤腫痛,煩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脈洪實,以及小兒急驚,熱盛抽搐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