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上炎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肝火上炎證主要是指體內「肝氣鬱結」導致化火,火氣上逆,以頭痛、暈眩、耳鳴、口乾口苦為主要症狀。就五行而言,肝屬木,由於木鬱不舒暢,肝用太過、氣鬱化火,火性炎上沿著肝經上擾而形成肝火上炎。
主要症狀是:眩暈、頭痛(頭頂痛為主),耳鳴、耳聾、面色紅、眼睛紅癢、口苦咽乾、肋痛、胃酸、便秘、煩躁容易生氣、睡眠障礙、食慾不振、夜間多夢,或吐血、流鼻血(鮮紅)、小便黃、舌邊尖紅,苔黃,脈弦數。
「肝火上炎證」是古今中醫師頻繁運用的證候,古今醫家對這樣的描述視為理所當然,然而,究竟真正的原因是什麼?現代運用經絡檢測,可以運用圖形化、數據化的方式來拆解其成因與症狀。
首先,肝火上炎證一定與「肝經」有關,現在人多數在一年四季,不分春夏秋冬都是肝經實證,這不能說肝經實證時,就代表就會出現肝火上炎,通常會伴隨以下幾個條件:
1. 少陽經(三焦經、膽經)實證
許多人不解,為什麼肝火上炎時會出現耳鳴?嚴重時會出現耳聾,從經絡的角度來看,三焦經就是耳脈,與耳朵疾病息息相關,從下圖可以清楚看出,北半球多數人們的三焦經,每年從4月開始就出現實證,同樣是少陽經的膽經,也有一樣能量趨勢。
當肝經與少陽經一同出現實證時,不只有出現耳朵問題,還會出現典型的少陽證:口苦、口渴口乾、肋痛、頭暈頭痛、眼睛紅痛、眼睛癢、食慾不振現象,天氣愈熱的時候愈明顯。
2. 陽明經(大腸經、胃經)實證
許多人不解,為什麼肝火上炎時會出現胃酸過多?從經絡的角度來看,這一定與陽明經(大腸經、胃經)的火熱之氣密切相關。從下圖可以清楚看出,北半球多數人們的大腸經,每年從4月開始就出現實證,同樣是陽明經的胃經,也有類似的能量趨勢,尤其是每年的4-7月。
當肝經與陽明經一同出現實證時,會出現典型的陽明證:發熱、口渴口乾、胃酸、便秘、煩躁容易生氣、睡眠障礙、食慾不振、吐血、流鼻血(鮮紅)、小便黃...等等,由其是餒年5-7月時,天氣炎熱的時候最明顯。
基於五行而言「肝木剋脾胃土」,容易產生脾胃症狀,胃酸逆流最為常見,伴隨肋痛、胃脘痛、胸悶、嘈雜、噯氣、口乾口苦,舌紅脈弦數。火性太旺嚴重時會造成出血,例如:吐血、鼻血、其顏色鮮紅。
基於以上的兩種組合,真正典型的肝火旺的經絡現象,就會呈現如下圖,其實是由肝經實證+少陽經實證+陽明經實證所共同組成。依照會員們的實際觀察,通常不用完全符合,就已經會出現一系列肝火旺的症狀。
例如,許多人肝經實證+陽明經(大腸經、胃經)實證,甚至肝經實證+胃經實證時就會出現肝火症狀,不一定要全部符合這種經絡現象。
而在炎熱夏天裡,最常見的就是三焦經實證+肝經實證,天氣熱時最容易出現這種經絡現象,出現機率大約在30%附近,單純這種經絡型態就很容易出現肝火上炎證。
常見於古代中醫各種疾病,常見的有「頭痛」、「耳鳴耳聾」、「出血」、「不寐」、「吞酸」、「狂躁」…等疾病。只要確認是肝火上炎證,服用瀉肝火中藥改善效果很快速,這必須中病即止,不能長期服用。
基於五行理論,肝火也會影響到心臟,因為木生火,由於肝火擾心,神不守捨,嚴重時會出現「狂躁」相關的精神疾病。
由於火邪炎上,有傷津的特點,基於五行立場,火剋金容易傷肺(金),因此出現氣逆、咳嗽、面紅、喉嚨乾燥、肋痛,舌苔黃少津,脈弦數等肝火犯肺之症。
由於肝臟必須依賴腎水以涵養,若肝火在體內過於旺盛,日久之後必下吸腎水,而出現頭暈、乾眼症、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咽喉乾痛、舌紅少苔、脈細…等等肝腎陰虛之證候。
本證經常與「膽熱證」、「肝陽上亢證」一起探討。「膽熱證」嚴重性不如肝火上炎證。「肝陽上亢證」多因肝腎之陰不足,水不涵木、陰虛無以制肝陽所造成,而肝火上炎證多為情緒過於極端,氣鬱化火所造成。肝陽上亢證為本虛標實,下虛上實,肝火上炎證純屬實證。
造成肝火上炎的6種主要原因
肝火上炎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脈相
肝火上炎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肝火上炎的相關證型
改善肝火上炎的常用方劑
改善肝火上炎的常用穴道
肝火上炎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肝火上炎的經絡型態,已於本文詳細解釋,主要觀察「肝經實證」與及相對應的多經絡型態,在炎熱夏季通常會伴隨「鐵三角經絡型態」,列舉幾種常見的經絡型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