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芍參苓散

CHAI SHAO CAN LI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心經 17%
肺經 17%
肝經 15%
胃經 8%
腎經 6%
三焦經 6%
心包經 3%
膽經 3%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柴芍參苓散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昇陽解表之功效。方中加入柴胡,可疏解肝鬱氣滯,使氣機暢達,促進脾胃運化。
  2. 升陽利濕: 柴胡兼具升陽利濕之效,可幫助脾陽上升,利濕止瀉。方中運用柴胡,可協同其他藥材,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濕邪困脾,達到健脾利濕之目的。

柴芍參苓散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柴胡之燥烈: 柴胡性升散,善於疏肝解鬱,但性燥易傷津。白芍味苦甘酸,性微寒,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可緩和柴胡的燥烈,防止其傷及脾胃。

2. 協同人參健脾益氣: 人參補氣益脾,但偏於燥烈,難以單用。白芍可滋陰養血,與人參相配,相輔相成,既能補氣益脾,又能養陰柔肝,使藥力更爲平和,功效更爲顯著。

柴芍參苓散中包含人參,主要原因如下:

  1. 補氣健脾: 人參為補氣藥,能補益元氣,健脾益胃。柴芍參苓散中,柴胡疏肝解鬱,芍藥養血柔肝,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人參的加入能補益脾胃之氣,使藥效更顯著。
  2. 協調藥性: 柴胡、芍藥等藥性偏寒涼,人參性溫,能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損傷脾胃,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柴芍參苓散方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的功能。方中柴胡、芍藥等藥性偏寒,白朮可中和寒性,防止脾胃受寒,並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使藥效更佳。
  2. 固本培元: 白朮可補脾益氣,固護脾胃之本,避免藥物過於攻伐,損傷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健脾益氣有助於增強機體抵抗力,更好地發揮方劑整體的治療作用。

柴芍參苓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健脾滲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能健脾利濕,化痰止咳。方中柴胡、芍藥等藥性偏燥,易傷脾胃,茯苓可起到健脾和中,使藥性緩和的作用,並配合參苓補氣生津,共同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水濕代謝。
  2. 寧心安神: 茯苓還具有寧心安神的功效,可與參苓共同作用,緩解脾虛所致的心悸、失眠等症狀,使整體治療更全面有效。

柴芍參苓散中的陳皮,其加入乃為理氣健脾之用。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健脾之功效,可疏肝理氣,健脾和胃,助於脾胃運化,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

此外,陳皮亦可燥濕化痰,與柴胡、芍藥、參苓等藥物相配,能更好地消除脾胃濕熱,達到健脾和胃、化濕止瀉之效。

柴芍參苓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調和氣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調經、潤腸通便的功效。方中柴胡、芍藥、參苓等藥材以清熱利濕為主,容易耗傷氣血,加入當歸可補益氣血,使藥性更和緩,避免藥效過於偏燥。
  2. 改善脾胃,促進藥物吸收: 當歸入脾經,能健脾益氣,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柴芍參苓散中藥材大多具有清熱利濕、健脾滲濕之效,加入當歸有助於增強脾胃運化,使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

柴芍參苓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柴胡、芍藥性偏寒,人參性偏溫,茯苓性平和。甘草性甘平,味甘緩和,可以調和諸藥,使其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寒熱攻伐,更好地發揮藥效。

二、增強藥力:甘草具有補中益氣、緩急止痛、解毒護胃等功效,可以增強人參補氣健脾的作用,並緩和柴胡、芍藥的寒性,使其更易於人體吸收,提高整體療效。

柴芍參苓散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方中柴胡、芍藥、黃芩等藥物清熱解表,但若熱毒入血,則需牡丹皮清熱涼血,以解熱毒。
  2. 疏肝解鬱: 牡丹皮能疏肝解鬱,調和氣血。方中柴胡疏肝解鬱,但若肝氣鬱結,則需牡丹皮協助疏肝解鬱,以利氣血運行。

總而言之,牡丹皮在柴芍參苓散中發揮清熱涼血、疏肝解鬱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以達到治療目的。

柴芍參苓散中加入梔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方中柴胡、芍藥等藥材雖有疏肝解鬱之功,但亦有燥熱之弊,梔子可協同其清熱瀉火,防止燥熱傷陰。
  2. 緩解肝膽鬱熱: 肝膽鬱熱可引起目赤腫痛、口苦咽乾、脅肋脹痛等症狀,而梔子可清泄肝膽鬱熱,配合其他藥材,起到疏肝解鬱、清熱利濕的作用。

因此,柴芍參苓散中加入梔子,既可清熱瀉火,又可緩解肝膽鬱熱,有助於整體方劑功效的發揮。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柴芍參苓散 」

  • 主治功效:脾胃功能不和,進食減少,或嘔吐腹瀉,小兒肝火旺盛,全身瘙癢,或出現紅暈,或肌肉痙攣,腫塊;肝膽經絡患有天泡瘡等瘡症,或熱毒引起的瘰癧。

組成成分介紹: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健脾胃等功效。

  •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等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健脾胃、安神等功效。

  •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健脾胃、消食化積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等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等功效。

  • 牡丹皮: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等功效。

  •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柴芍參苓散」由多種中草藥組成,具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活血化瘀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脾胃功能不和、小兒肝火旺盛、瘡症、瘰癧等多種疾病。在使用「柴芍參苓散」時,應諮詢合格的中醫師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性。

傳統服藥法


柴胡5分,芍藥5分,人參5分,白朮5分,茯苓5分,陳皮5分,當歸5分,甘草3分,丹皮3分,山梔(炒)3分。上為末。
每服1錢,白湯送下。或作丸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柴芍參苓散性味平和,無明顯毒副作用。但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神經性厭食症慢性肝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噁心反胃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柴芍參苓散, 出處:《明醫雜著》卷八。 組成:柴胡5分,芍藥5分,人參5分,白朮5分,茯苓5分,陳皮5分,當歸5分,甘草3分,丹皮3分,山梔(炒)3分。 主治:脾胃不和,飲食少進,或嘔吐泄瀉。小兒肝火血熱,遍身搔癢,或起赤暈,或筋攣結核;肝膽經分患天泡等瘡,或熱毒瘰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