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太白穴。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氣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經的水濕雲氣在此吸熱蒸升,化為肺金之氣。
解剖位置
- 關於足太陰脾經的太白穴位置:
- 位於拇趾底部,拇展肌中間;
- 此處有足背靜脈網,以及來自足底內側和足跗內側的動脈分支;
- 分布有隱神經與腓淺神經的分支,這些神經負責該區域的感覺。
針刺方法
直刺0.5~1寸
穴道介紹
太白穴是脾經輸穴, 也是原穴,是脾經經氣的重要輸出之穴,且能較好地充補脾經經氣的不足。主要用來改善脾胃症狀,例如:胃痛、腹脹、腹瀉、腸鳴、便秘。也可以改善小腿抽筋,腳冷。
由於現代人經常都是脾虛,而此穴是脾經的原穴,因此經常按摩或艾灸此穴道,可以增強脾胃能量,同時可以降血糖,緩解治療腳氣、腳氣紅腫...等等。
有些人脾虛時,嘴角會在睡覺時流口水,舌頭肥大有齒痕,唇無血色,大便黏黏的,臉及頭髮容易出油、腹脹、手腳冰涼,女性崩漏、月經淋漓不盡...等等,都可以透過揉按太白穴來改善。
對實驗性脾虛家免的影響,針刺太白穴可以提高血清澱粉酶活性及血清胃泌素含量, 從而達到政改善脾虛目的。
穴道配伍
太白穴配伍詳解
太白穴(SP3)為足太陰脾經原穴,具有健脾益胃、理氣消腫的功效。其配伍其他穴位,主要體現以下幾種治療策略:
一、健脾和胃:
- 太白+公孫+大腸俞: 此組方清利濕熱,調理脾胃。公孫穴(SP4)為脾經絡穴,與太白穴共同作用於脾經,增強健脾功效;大腸俞(BL25)瀉熱通腑,協同治療腸鳴、腹瀉。原理是通過疏通脾經濕熱,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而緩解腸道症狀。
- 太白+中脘+足三里: 此組方健脾和胃,緩解胃痛。中脘(CV12)為胃之募穴,足三里(ST36)為胃經合穴,三穴合用,共同提升脾胃功能,改善胃痛症狀。原理是直接作用於胃經與脾經,增強胃的消化能力及脾的運化功能。
- 太白+三陰交: 此組方健脾益氣,改善脾虛症狀(食慾不振、腹脹、泄瀉)。三陰交(SP6)為脾、肝、腎三經交會穴,與太白穴協同作用,加強健脾益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原理在於補益脾經,並藉由三陰交調和肝腎,間接促進脾胃運化。
- 太白+氣海: 此組方補中益氣,緩解中氣下陷導致的腹脹、便溏。氣海(CV1)補益元氣,與太白穴共同提升中氣,改善脾胃下陷的症狀。原理是提升整體元氣,從而改善脾胃下陷所引起的症狀。
二、其他配伍:
- 太白+復溜+足三里: 和胃調中,緩解腹脹。復溜(KI7)屬腎經,腎氣充足則脾胃運化正常;足三里協同作用,促進消化。
- 太白+承山+二白: 治療痔瘡。承山(BL30)和二白(ST2)均有治療痔瘡的功效,太白穴的加入增強整體效果。
- 太白+內關+足三里+大椎+天樞+合谷: 調理脾胃,解表清熱,適用於發熱身重、腹痛脹滿、嘔吐、泄瀉等症狀,為多穴位組合,作用廣泛。
- 太白+太溪: 補益脾腎,緩解腎虛腰痛。太溪(KI3)為腎經原穴,與太白穴共同補益脾腎,改善腰痛。
- 太白+太淵+大陵: 清肺熱,止咳嗽。太淵(LU9)為肺經原穴,大陵(PC7)為心包經原穴,三穴合用清肺熱,止咳。
- 太白+太衝+鳩尾: 疏肝解鬱,緩解肝鬱脅痛。太衝(LR3)為肝經原穴,鳩尾(CV14)為任脈穴位,三穴合用疏肝解鬱。
總之,太白穴的配伍應用十分靈活,需根據病症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穴位進行配伍治療。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痢疾
- 麻疹
腫瘤
- 胰臟炎
血液、造血器官與免疫系統疾病
- 貧血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神經性厭食症
神經系統疾病
- 三叉神經痛
- 睡眠時磨牙
眼與附器疾病
- 麥粒腫
循環系統疾病
- 心絞痛
- 痔瘡
- 心臟病
- 心律不整
消化系統疾病
- 胰臟炎
- 大便秘結
- 消化不良
- 腹中有鳴叫聲
- 牙齦腫脹痛
- 胃及十二指腸炎
- 胃腸出血
- 胃酸食道逆流
- 大腸激擾綜合症
- 舌頭痛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痛風
- 腕部關節痛
- 顳顎關節痛
- 脖子頸項酸痛
- 腰痛
- 扳機指
- 腱鞘囊腫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子宮崩漏
艾灸刮痧
艾灸太白穴方法:
- 準備:
- 艾條一根,長度約10-15公分。
- 艾灸盒或艾灸筒(可選)。
- 定位:
- 找到足內側緣,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 點燃艾條:
- 用火柴或打火機點燃艾條一端,使其燃燒。
- 施灸:
- 將艾條靠近太白穴,距離約2-3公分,以溫熱感為宜,不要太燙。
- 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艾條,保持均勻的熱量,每次灸10-15分鐘。
- 灸至穴位處皮膚泛紅,局部溫熱即可。
- 結束:
- 灸完後,將艾條熄滅,並用濕布擦拭穴位,以清除殘留的艾絨。
遠紅外線加熱太白穴方法:
- 準備:
- 遠紅外線神燈一臺。
- 定位:
- 找到足內側緣,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 加熱:
- 將神燈對準太白穴,距離約10-15公分,以溫熱感為宜,不要太燙。
- 照射10-15分鐘,至穴位處皮膚泛紅,局部溫熱即可。
- 結束:
- 照射完畢後,關閉神燈。
注意事項:
- 孕婦、皮膚敏感者、患有心血管疾病者、糖尿病患者,請勿自行艾灸或使用遠紅外線加熱。
- 艾灸時注意不要燒傷皮膚,如果出現灼痛感,應立即停止艾灸。
- 使用遠紅外線神燈時,要注意保護眼睛,不要直視光源。
- 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後,應多喝水,促進代謝。
- 以上方法僅供參考,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施灸方式。
- 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專業醫師或中醫師。
按摩推拿
太白穴按摩方法:
重點程序:
- 定位:找到足內側緣,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 力度:用手按摩時,以穴位處微微感到脹痛為度。
- 時間:每天堅持按揉3-5分鐘。
- 手法:
- 指壓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太白穴,力度適中,按壓3-5秒後鬆開,反覆操作。
- 揉按法:用拇指指腹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按太白穴,力度輕柔,持續3-5分鐘。
- 點按法:用拇指指尖點按太白穴,力度輕柔,每秒點按2-3次,持續3-5分鐘。
- 踩壓法:
- 用一隻腳的腳跟踩壓著另一隻腳太白穴的位置,一直踩壓3分鐘即可。
- 建議在吃飯之前進行。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