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火湯

SAN HU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九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1%
脾經 25%
心經 17%
肺經 6%
三焦經 5%
胃經 5%
大腸經 3%
腎經 2%
心包經 1%
小腸經 1%
膽經 0%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三焦經
胃經
大腸經
腎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散火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 緩解熱毒所致的肝火上炎: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功,能滋養肝陰,緩解肝火上炎所致的頭暈目赤、口苦咽乾等症狀。

二、 調和藥性,防止燥烈傷陰:散火湯多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為主要功效,其中部分藥物性偏寒涼,容易傷及脾胃陽氣,而白芍性平,能緩解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烈,避免傷陰耗氣。

散火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血活血,滋陰潤燥: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養血活血、滋陰潤燥、調經止痛等功效。散火湯主要針對熱證,而當歸能滋陰潤燥,緩解熱證所致的燥熱傷陰,同時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熱邪鬱結所致的瘀滯現象。
  2. 補虛扶正,增強體質:當歸具備補血益氣之效,可增強人體抵抗力,幫助機體更快地恢復元氣。散火湯在清熱瀉火的同時,也需要補虛扶正,以避免正氣虛弱,加重病情。當歸的加入,有利於平衡陰陽,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疾病痊癒。

散火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和解少陽:柴胡性微寒,味苦辛,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和解少陽之功。散火湯常用於治療熱病初起,邪熱犯少陽,出現發熱、頭痛、口苦、咽乾、脅肋脹痛等症,柴胡可疏肝解鬱,和解少陽,使邪氣得以疏泄,熱病得以緩解。
  2. 昇陽舉陷,扶正祛邪:柴胡有昇陽舉陷之功效,能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抵抗力。散火湯中加入柴胡,可以提升機體的抗病能力,幫助機體對抗病邪,更快恢復健康。

散火湯中加入大黃,主要考量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

  • 清熱瀉火: 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能瀉熱通便,降火消炎,適用於熱毒壅盛、內熱熾盛所致的各種熱症。
  • 涼血解毒: 大黃具有涼血解毒之效,對於熱毒血瘀、瘡瘍腫毒等症,能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

散火湯中加入大黃,不僅能清熱瀉火,更能涼血解毒,協同其他藥物共同奏效,達到散火消炎、清熱解毒的功效。

散火湯中加入地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止血生肌: 地榆味苦寒,入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生肌之效。散火湯主要針對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症狀,地榆的清熱涼血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熱毒,而止血生肌功效則有助於改善熱毒所引起的出血、瘡瘍等病症。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散火湯中通常還包含其他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藥物,如生地黃、丹皮等。地榆與這些藥物配伍,可以相互增強藥效,更有效地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目的。

散火湯中加入梔子,主要是利用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胃經,能清熱瀉火,尤其擅長降解心火、胃火,對於熱病煩躁、口渴咽乾、心煩不寐、胃脘灼熱、尿赤便祕等症狀效果顯著。同時,梔子還具有涼血解毒的功效,對於熱毒瘡瘍、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亦有療效。

因此,散火湯中加入梔子,旨在通過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以達到治療熱證的效果。

主治功效


** 散火湯 中藥方劑介紹 **

散火湯 是一個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

散火湯主要用於治療肝火旺盛,水液虧損,導致大便乾燥,難以排便;肝經鬱熱,氣滯血瘀,引起胸脅脹悶疼痛,胃脘灼熱、反酸,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等證狀。

散火湯 的組成:

  1.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2. 中藥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3. 中藥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4.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5. 中藥地榆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功效。
  6. 中藥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散火湯的用法: 以水煎服,一日一次。

  • 白芍: 平肝息風,養血活血。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柴胡: 疏肝解鬱,清熱解表。
  • 大黃: 清熱瀉火,通便導滯。
  • 地榆: 清熱涼血,止血斂瘡。
  • 梔子: 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總結: 散火湯 是一個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

散火湯主要用於治療肝火旺盛,水液虧損,導致大便乾燥,難以排便;肝經鬱熱,氣滯血瘀,引起胸脅脹悶疼痛,胃脘灼熱、反酸,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等證狀。 散火湯 組成:白芍,當歸,柴胡,大黃,地榆,梔子。

傳統服藥法


黃連(炒)1錢,芍藥(炒)1錢,梔子(炒)1錢,枳殼(去瓤)1錢,陳皮1錢,厚朴(去皮)1錢,香附1錢,撫芎1錢,木香(另研)5分,砂仁5分,茴香5分,甘草3分。
痛甚不止,加玄胡索、乳香。
上銼1劑。
加生薑1片,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散火湯, 出處:《辨證錄》卷九。 組成:白芍1兩,當歸1兩,炒梔子3錢,柴胡3分,大黃1錢,地榆2錢。 主治:瀉肝火,舒肝鬱。主治:肝火爍水,大便閉結,胸中飽悶,兩脅疼痛,嘔酸作吐,不思飲食。

散火湯, 出處:《回春》卷五。 組成:黃連(炒)1錢,芍藥(炒)1錢,梔子(炒)1錢,枳殼(去瓤)1錢,陳皮1錢,厚朴(去皮)1錢,香附1錢,撫芎1錢,木香(另研)5分,砂仁5分,茴香5分,甘草3分。 主治:腹痛屬熱痛者,乍痛乍止,脈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