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火外消湯

QU HUO WAI XI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脾經 18%
心經 16%
肺經 15%
胃經 9%
腎經 5%
大腸經 5%
三焦經 5%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祛火外消湯」方劑中包含「地榆」,主要因其具有清熱涼血、消腫止痛之效。

地榆性寒涼,入心、肝、脾經,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地榆亦具止血作用,可治療外傷出血、咯血、尿血等症。

因此,「祛火外消湯」中加入地榆,可發揮其清熱涼血、消腫止痛之功效,達到祛除外火、消散腫毒的目的。

「祛火外消湯」方劑中使用梔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胃經,能瀉心火、清肺熱,並能涼血消腫,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皮膚紅腫等症狀,都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梔子還能利濕通淋,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小便不利、尿頻尿急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在「祛火外消湯」中使用梔子,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達到治療目的。

「祛火外消湯」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涼血,柔肝止痛: 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柔肝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壅滯而引起的皮膚紅腫、疼痛等症狀,白芍能清熱解毒,緩解疼痛,並能滋養肝血,促進傷口癒合。

二、 調和藥性,緩解燥烈: 方劑中可能含有其他較為燥烈、偏於燥熱的藥材,白芍性寒,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緩解燥烈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偏激,減輕對人體的刺激。

「祛火外消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涼血活血,消腫止痛: 當歸具有涼血活血的功效,可清熱解毒,並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對於外感熱毒引起的紅腫熱痛,當歸能有效地消腫止痛。
  2. 補血滋陰,養血生肌: 當歸同時也具備補血滋陰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傷口組織的修復和再生,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在「祛火外消湯」中加入當歸,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並促進傷口癒合,達到祛火外消的效果。

祛火外消湯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緩解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能緩解其他藥材的燥性,防止藥性過於猛烈,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例如與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材配合使用,可加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使藥效更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祛火外消湯」以地榆、梔子、白芍、當歸、甘草作為主要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化瘀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各種風熱性疾病。

**地榆:**具有清熱涼血、斂瘡排膿之效,可治療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症。

**梔子:**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涼血止血之效,可治療心煩失眠、口渴黃疸、發熱小便短赤、吐血衄血等症。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之效,可治療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可治療血虛、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等症。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之效,可治療咽喉腫痛、咳嗽痰多、泄瀉等症。

本方劑湯藥很燙,油溫很高,使用時小心燙傷。使用前請諮詢合格的中醫師,並按醫囑服用。

傳統服藥法


地榆3錢,白芨3錢,柏葉3錢,炒梔子2錢,白芍5錢,當歸5錢,生甘草1錢。
水煎服2劑,傷輕者藥減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湯燙油燒引起的皮膚紅腫疼痛。但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祛火外消湯,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二。 組成:地榆3錢,白芨3錢,柏葉3錢,炒梔子2錢,白芍5錢,當歸5錢,生甘草1錢。 主治:湯燙油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