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容易焦慮恐懼

焦慮症是一種明顯感到焦慮和恐懼感的一種精神疾病,焦慮常常是會因為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感到過度擔心,隨之而來產生恐懼、恐慌害怕、不安的反應,焦慮與恐懼經常是一起出現。
由於焦慮症很難被定義清楚,發病的機率各家說法不一,依照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的統計數據,美國大約有19%-31%的人曾經患有焦慮症, 女性比例較男性高2倍,算是一種流行病。
這種情緒常常會出現相關症狀,包含:心跳過速和顫抖、身體發熱、心悸、胸口緊、過度換氣無法呼吸、腸胃障礙、暈眩、頭痛、口乾舌燥、噁心嘔吐、肌肉緊張、冒冷汗或手心冒汗、全身痛、容易疲倦、專注力不足、心神不寧、思考混亂、強制行為(例如不斷洗手)、夜尿頻尿...等等,這是心理影響生理的直接證據。
焦慮症主要有6種類型,包含恐慌症、恐懼症、社交恐懼症、廣泛性焦慮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等。
造成焦慮症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例如:曾經經歷或目睹傷害、生理疾病造成壓力、長期壓力的累積、天生個性、其他心理疾病(例如思覺失調症、憂鬱症…等)、遺傳、濫用藥物和酒精...等等。
關於焦慮症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運用藥物,包含抗焦慮劑、抗憂鬱劑。同時配合心理治療、團體治療、行為治療與肌肉放鬆訓練。
得過焦慮症的人都知道,這種疾病是相當難以治療的,如果可以配合中醫經絡臟腑的相關理論,或許可以提供一條新的思路。
從中醫的觀點看容易焦慮恐懼
焦慮症絕對是困擾中國人千年以上的疾病,只是現代人壓力大,更容易比古人還感到焦慮。遠從《黃帝內經》就有探討「喜驚」、「善恐」相關症狀,指的是未遇恐懼之事而產生恐懼之感,終日神志不安。
古代醫家認為這是「心膽氣虛」、「陰血不足」、「肝鬱血虛」、「痰火擾心」、「腎精不足」、「氣血虛弱」...等等所造成,也是有很多種可能性。不論哪一種,最後都是造成中醫的心臟異常,而產生焦慮症。
傳統中醫認為「心藏神」,這個「心」,可不是指現代解剖學的心臟。當體內「氣血」或「陰血」不足時,會造成心神失養,氣鬱化火。痰火上擾時,也會出現心神不安相關的精神疾病。
像這些抽象的描述,說真的沒幾個人看得懂?如果可以直接幫那些焦慮症病患檢測經絡,直接觀察經絡現象,這不就是最簡單嗎?
然而,首先必須要思考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究竟是焦慮症造成這種經絡型態?還是這種經絡型態會造成焦慮?這就很難有一個定論了。
如果從經絡檢測的角度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的經絡型態:
4種焦慮相關經絡型態
依照部分會員在過去十年間的觀察,與焦慮症有關的經絡,主要觀察五條經絡:肝經、心經、心包經、膽經與腎經!核心的經絡就是肝經與心包經。
然而,一張經絡圖會單純只有這幾條經絡異常嗎?通常是不可能的,一定會有其他的經絡異常,共同總成一種「經絡型態」,隨之產生各種症狀,而被歸納為焦慮症的症狀。
1. 出現焦慮的基本經絡型態
如上述,所謂的核心基本型態,就是肝經實證,心包經虛證,這兩條經絡都是厥陰經。
經過部分會員觀察,這兩條經絡出現這種異常狀態時,通常很容易出現焦慮現象,所以可以視為是一種基本型態。

這種經絡型態出現的機率,一年四季都會出現,主要是現代人肝經長年實證,加上心包經虛證就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
然而,通常心包經虛證時,也會伴隨心經虛證,尤其是當一個人長期沉浸在精神痛苦(例如:緊張焦慮、恐慌、憂鬱...等等)下,通常心經與心包經容易一起出現虛證機率更高。
上面提到心包經與肝經屬於「厥陰經」,與「胃經」具有臟腑別通關係,在夏天容易出現實證。
而心經與腎經都是屬於「少陰經」,心經與膽經具有臟腑別通關係,如果再加上最常見的膽經與腎經虛證,那更是難逃焦慮,出現下面的經絡型態。

這種經絡圖顯示,體內存在肝胃不和、心膽腎氣虛,以及心胸煩悶、瘀阻、陽虛等情況,加上肝火與胃火的影響,可謂寒熱交雜。試問,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不感到焦慮呢?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心經與心包經出現虛證時,常常會牽連整個胸腹部出現虛證現象,並呈現出「上虛下實」的格局。唯有解開這種上虛下實的狀態後,才能進一步看清隱藏在後方的其他經絡型態。
此外,如果再考慮表裡經絡的連動,還必須加入「三焦經」與「小腸經」的變化,這一點可以從下方的經絡型態圖中觀察到相關的連動關係。
2. 鐵三角經絡型態變化型
當心經與心包經出現虛證時,經常閱讀雲端中醫文章的讀者,應該很快就能聯想到「鐵三角經絡型態」。
這確實沒錯,這種型態發展到後期的變化型,就是下方所示的經絡型態,相信大家對此應該都不陌生。

通常出現這種經絡型態的人,體內經絡紊亂到的極點,心情根本不可能放鬆,心情煩悶到了極點,這可以說是一種體內嚴重熱化的現象。
依照會員的回報,這種經絡型態會出現所謂的「恐慌症」,可以參考這篇真實案例(點選閱讀)。
在2022年5-6月之後,陸續有網友與會員詢問到焦慮症怎麼辦?
從數據的角度看來,進入炎熱夏天是心經、心包經容易出現虛證的季節(點選閱讀),因此夏季焦慮症很有可能就是這種經絡型態所造成的。
3. 寒性陽虛經絡型態變化型
「鐵三角經絡型態」的變化型,通常屬於熱性體質,或是陰虛化熱型體質,體內長期處於燥熱狀態。然而,有些會員回報,在寒冷的冬季,即便出現以陽虛為主的經絡型態時,仍然會伴隨焦慮與恐慌感。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我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即便是所謂「一派陽虛」的經絡型態,也常常出現心經與心包經的虛證。

傳統中醫都說:「寒主收引,其性凝滯」當一個人體內都是呈現緊縮的狀態,會放鬆嗎?
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在六經辨證中,到達少陰厥陰階段時,也會有「煩躁與死」的感覺,這就是體內極寒的正常現象。
雲端中醫有一位會員就是長年焦慮症患者,後來在接觸佛教之後,每天念佛持咒改善了一大半,但是始終沒有根本治癒。
幾年前他開始觀察自己的經絡,就是出現這種極寒的經絡型態,經過3-5年堅持排寒養生之後,他說:「過去那種莫明其妙的緊繃感完全消失,可見身體對心理的影響是很大的!」
這位會員從小就經常感冒,每次都是去耳鼻喉科看病,從小不知道吃了多少西藥?
他說:「可能是這樣,體質才會這麼寒吧?」他告訴阿編說:「每次焦慮時服用四逆湯都會改善,你說奇不奇怪?」
4. 心腎不交
上面從頭到尾都在討論心經與心包經虛證,而有沒有可能出現實證的時候也會出現焦慮恐慌呢?
這是有可能的。最常見的就是膽經、腎經虛證,心經與心包經實證,這是典型的「心腎不交」現象。
在2021年12月寒冬時,就有一位會員恐慌症發作,當時他分享的經絡型態,就是屬於這種型態(見下圖)。

這位會員長年四處看病,幾乎各種類型的中藥都服用過,效果卻都不好。通常這種類型的人,體內不是「極寒」就是「極熱」,或是「極寒化熱」,而他就是屬於這種狀況。
當一個人「心腎不交」時,心神不寧,很難安定下來,自然就容易出現焦慮、恐慌,全世界都快要崩塌的感覺。
這種心情在「寒性陽虛體質」的人身上,是非常容易出現的,只是頻率高低不同罷了。
改善焦慮症的原理與方法
焦慮症的成因可能來自「心理」或「其他」外在因素,例如:有人在失業或離婚後罹患焦慮症,這類情況必須從改善事業或婚姻問題著手,焦慮症才能根本治癒,因此不屬於單純物理治療的範疇。
焦慮症所呈現的經絡現象,往往是這些情緒變化所導致的結果,尤其「鐵三角經絡型態」最為明顯。任何人在工作壓力大或經常熬夜後,都很容易出現鐵三角型態;而若長期維持這種異常經絡型態,便可能演變成最嚴重的焦慮類型。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體質偏向「陽虛寒性」的人,即便沒有遭遇外在事件,也可能出現無明顯原因的焦慮與憂鬱。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不少憂鬱症患者,其實是所謂的人生勝利組。
無論是哪一種類型,重點在於避免體質落入「極寒」或「極熱」的極端狀態,這樣就能有效預防或緩解焦慮的發生。至於改善的方法,雲端中醫的各篇文章中已有詳盡介紹。
透過經絡拍打調整異常經絡,配合中藥調理體內寒熱失衡,即可有效緩解焦慮狀態。
相關的12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改善容易焦慮恐懼的33個中藥方劑清單
與容易焦慮恐懼的相關症狀或疾病
關於容易焦慮恐懼之相關中醫典籍
- 《素問.宣明五氣論》:「胃為氣逆,為噦,為恐」。
- 《醫宗金鑒.雜病心法》:「恐畏不能獨自臥,膽氣虛怯用仁熟,柏仁地枸味萸桂,參神菊殼酒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