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人參麥冬散
整體功效: 清熱生津,益氣養陰。
主治: 如瘡已出,或起發,或收靨,一向渴不止者。痘疹,便實燥渴,津液枯耗,中氣不足,血熱不榮,斑點不化。
本方由人參、麥門冬、葛粉、甘草、升麻、白朮組成。人參、麥門冬、甘草、升麻、白朮均具有清熱生津、益氣養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痘疹、便實燥渴、津液枯耗、中氣不足、血熱不榮、斑點不化等症。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 清熱生津:人參、麥門冬、甘草、升麻、白朮均具有清熱生津的功效。
- 益氣養陰:人參、麥門冬、甘草、升麻、白朮均具有益氣養陰的功效。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三:「人參麥冬散,治痘疹,便實燥渴,津液枯耗,中氣不足,血熱不榮,斑點不化。方中人參、麥門冬、甘草、升麻、白朮,皆能清熱生津,益氣養陰。人參、麥門冬、甘草,又能潤肺止渴。升麻、白朮,又能升清降濁,解表透疹。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生津、益氣養陰之功。」
傳統服藥法
麥門冬2錢,葛粉2錢,人參、甘草、升麻各等分,白朮1錢。
上銼細。
加糯米1合,淡竹葉7片,水1盞煎,米熟去滓,溫服。
人參麥門冬散(《準繩·幼科》卷五)、人參麥冬湯(《痘科金鏡賦集解》卷六)。方中白朮用量原缺,據《準繩·幼科》補。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人參、麥門冬、甘草、升麻、白朮為主藥,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的功效;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升麻具有升清降濁、解表透疹的功效;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生津、益氣養陰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滋陰潛陽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麥冬散, 出處:《片玉痘疹》卷三。 組成:人參、麥冬、乾葛、甘草、花粉、烏梅。 主治:痘疹,光壯作漿,津液不足,時常作渴。
人參麥冬散, 出處:《片玉痘疹》卷六。 組成:人參、麥冬、葛根、白朮、甘草、天花粉、酒芩。 主治:痘已出齊,或起發,或收靨,而渴不止者。
人參麥冬散, 出處:《幼科指南》卷下。 組成:人參、麥冬、白朮、黃連、甘草、乾葛、柴胡。 主治:疳渴。小兒日則煩渴飲水,乳食不進,夜則渴止。
人參麥冬散, 出處:《片玉痘疹》卷三。 組成:人參、麥冬、乾葛、天花粉、歸尾、烏梅、甘草、生地黃、知母、木通。 主治:痘瘡,火邪甚,發熱作渴。
人參麥冬散, 出處:《萬氏女科》卷二。 組成:參、茯、芩、麥、知母、炙草、生地各等分,竹茹1大團。 主治:孕婦心驚膽怯,終日煩悶不安者。謂之子煩。
人參麥冬散, 出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組成:麥門冬2錢,葛粉2錢,人參、甘草、升麻各等分,白朮1錢。 主治:如瘡已出,或起發,或收靨,一向渴不止者。痘疹,便實燥渴,津液枯耗,中氣不足,血熱不榮,斑點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