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升麻

SHENG MA

最後更新日:2023-03-27

升麻的傳統功效

升麻

1. 發汗解表

升麻發表透疹,《本草正義》提到「升麻能發散陽明肌腠之風邪,透表發汗,其力頗大,惟表邪之郁遏者宜之。」

升麻的解表透疹之功可能與其解熱作用有關,北升麻甲醇提取物用之灌胃,可使正常大鼠體溫下降;對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所致大鼠發熱有解熱作用。升麻醇木糖苷有降低實驗動物體溫的作用。

2. 清熱解毒

升麻用於齒痛口瘡,咽喉腫痛。本品甘寒,清熱解毒,可用治多種熱毒證,尤善病解陽明熱毒,故常用治胃火上攻,頭痛、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症,多與石膏、黃連、丹皮等同用,如清胃散

若用治咽喉腫痛,痄腮丹毒,可與黃芩、黃連、玄參等配伍,如普濟消毒飲,治外感疫癘,陽毒發斑,咽痛目赤,可與鱉甲、當歸、雄黃等同用,如升麻鱉甲湯;用治溫毒發斑,可與石膏,大青葉、紫草等同用。

升麻抑制中樞作用,能夠提高患者對熱毒證的耐受性。升麻還含有提高血液和循環系統抗輻射、抗毒物的成分,這也是其解毒的藥理基礎。

升麻根的提取物能夠延長硫噴妥鈉引起的大鼠催眠效果,對小鼠的攀爬鑽孔運動也有顯著抑制作用 。

3. 補陽

升麻具有升舉陽氣功效,《本草綱目》提到「升麻引陽明清氣上行、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藥鑒》記載「補中益氣湯用之(升麻),提元氣從右而上;升麻葛根湯用之,驅邪熱從表而散」。

升麻升舉陽氣之功常用於配伍治療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等氣虛下陷之證。升麻對消化道及生殖系統平滑肌緊張性及收縮性的調節作用,可能是其重要藥理基礎。

升麻用於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崩漏下血。本品入脾胃經,善引清陽之氣上升,而為升陽舉陷之要藥。故常用治氣虛下陷、久瀉脫肛,胃、子宮下垂等證,多與人參、黃耆、柴胡等同用,如補中益氣湯

若胸中大氣下陷,氣短不足以吸,又常以本品配柴胡、黃耆、桔梗等同用,如升陷湯;又用治氣虛崩漏下血,則以本品配人參、黃耆、白朮同用,如舉元煎。

含升麻的補中益氣湯能使離體豚鼠子宮張力顯著增高,對整體兔及犬的子宮亦表現興奮作用,單用升麻或柴胡卻無作用。

4. 透疹

升麻既可升散,又可清泄,升以升散表邪,更長於升舉清陽之氣,多用於氣虛下陷證;泄則以透散之力,達到瀉火解毒的作用。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用於風熱頭痛,麻疹不透。

本品辛甘微寒,性能升散,有發表透疹之功。 用治風熱上攻,陽明頭痛,可配生石膏、黃芩、白芷等同用;若外感風熱夾濕之頭面巔頂痛甚的雷頭風證,又當與蒼朮、薄荷、荊芥穗等配伍,如清震湯。本品升散發表,宣毒透疹,用治麻疹透發不暢,常與葛根、白芍、甘草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湯。

5. 散風熱

升麻具有散風熱的功效。中醫認為,風邪入侵人體,會導致氣血不暢,熱毒蘊結,從而引發發熱、咳嗽、喉痛等症狀。

而升麻具有疏肝解郁、和解氣血、清熱解毒等作用,能夠改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等所致的症狀。

6. 補血養肝

升麻具有補血養肝的功效。中醫認為,升麻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舒肝解郁、養血安神等作用,能夠幫助改善貧血、月經不調、失眠等與血肝不足相關的問題。

此外,升麻還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能夠幫助保護心血管健康,減少相關疾病的發生風險。

7. 清熱瀉火

升麻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中醫認為,熱毒是引起許多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會引發口渴、口腔潰瘍、便秘等症狀。

而升麻具有疏肝清熱、解毒泄熱、和解血瘀等作用,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熱毒,改善相關症狀。此外,升麻還可以用於治療一些疾病,如黃疸、病毒性肝炎等。

升麻的現代功效

1. 保肝利膽

給小鼠飼以升麻甲醇提取物,對四氯化碳引起的血清GOT 、GPT有顯著降低作用。升麻醇木糖苷也有相同效果,肝組織學檢查也有明顯改善。升麻還有弱而持久的利膽作用。

2. 抗發炎

以北升麻提取物給大鼠灌胃,對角叉菜膠或右旋糖酐所致足腫脹均有抑制作用。

升麻對炎症後期的作用也有研究報道,中國產北升麻與關升麻進行對照研究,發現北升麻對炎症後期(即肉芽增生)有抑制作用 。

3. 抗菌、抗病毒

實驗發現表明,升麻對金黃色及白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埃希氏大腸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升麻醇提液中分離得到的白色結晶(升麻素)體外試驗證明,其對白色念珠菌、石膏樣毛摒菌、紅色毛癖菌、新型隱球菌、狗小芽抱菌、鐵鏽色小抱子菌、發瘤毛痹菌、石膏樣小抱子菌、絮狀表皮痹菌、羊毛狀小抱子菌、熱帶念珠菌等真菌有抑制作用。

4. 止痛功效

單穗升麻提取物灌胃,對醋酸引起的小鼠扭體反應及壓尾刺激均有鎮痛作用。北升麻提取物灌胃,只對小鼠扭體反應有鎮痛作用。

升麻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 內服:煎湯,用於升陽,3-6g,宜蜜炙、酒炒;用於清熱解毒,可用至15g,宜生用;或入丸、散。
  •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湯含漱;或淋洗。

升麻的炮製

  • 揀去雜質,略泡洗淨,撈出,潤透,切片,曬乾。
  • 蜜制: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升麻片,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放涼,每升麻100kg,用煉蜜25kg。
  • 取升麻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棕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曬乾。
  • 炒制:取升麻片,用文火炒至微焦或焦黃。
  • 麩制:先將鍋燒熱,加入麥麩與升麻片,炒至微黃色,篩去麥麩,每升麻10kg,用麥麩1.5kg。《雷公炮炙論》:採得了,刀刮上粗皮一重,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出,曝乾,細銼,蒸,暴乾用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虛陽浮,喘滿氣逆及麻疹已透之證忌服。
  • 服用過量可產生頭暈、震顫、四肢拘攣、頭痛、震顫、四肢強直性收縮,陰莖異常勃起...等證。
  • 性升浮﹐痲疹已透﹐或陰虛陽浮﹐喘滿氣逆﹐上實下虛者忌用。
  • 升陽舉陷固脫宜制用上盛下虛,陰虛火旺及麻疹已透者忌服。
  • 呼吸困難禁用,服用過量可產生頭暈、震顫、四肢拘攣等證。
  • 升麻鹼無特殊藥理作用,能使皮膚充血,乃至形成潰瘍;內服則引起胃腸炎,嚴重時可發生呼吸困難、譫妄等。
  • 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不應服用升麻,因為它有可能對胎兒或嬰兒產生影響。
  • 火熱體質的人不適合使用升麻,因為它有溫熱的性質,容易使火熱體質的人更加燥熱。
  • 有內熱、口渴、便秘等症狀的人應該避免使用升麻,因為它容易讓這些症狀加重。
  • 高血壓患者不適合使用升麻,因為它有可能使血壓升高。
  • 患有脾胃虛寒、脾胃濕寒症狀的人不適合使用升麻,因為它容易傷害脾胃,使病情加重。

升麻相關的方劑

升麻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三叉神經痛
扁桃腺炎
腮腺炎
白帶
乳腺炎
子宮崩漏
膀胱炎
乳房腺體瘤
子宮下垂
腎及輸尿管結石
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
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
急性會厭炎
口腔炎及相關病灶
口瘡嘴破口角炎
胃下垂
脫肛
胃腸出血
尿道膿傷
子宮頸炎
系統性紅斑性狼瘡
咽喉痛
牙齒痛
小便疼痛
面部疼痛
月經淋漓不止
腹痛
麻疹
頭痛
帶狀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