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氣和中湯

SHUN QI HE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肺經 14%
肝經 14%
心經 11%
胃經 9%
膽經 7%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腎經 4%
大腸經 4%
膀胱經 2%
脾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順氣和中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緩解氣滯:白芍具有養血柔肝之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等症狀。肝氣舒暢,則氣機運行順暢,有助於緩解氣滯,改善消化功能。
  2. 和中止痛:白芍能養血止痛,對於氣滯血瘀所引起的腹痛、胃痛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同時,白芍還能調和脾胃,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減輕疼痛。

因此,白芍的加入,不僅能順氣解鬱,更能和中止痛,是順氣和中湯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順氣和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緩和脾胃: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脾胃之功效。順氣和中湯多以辛溫之品爲主,容易燥烈傷陰,甘草可緩和藥性,避免燥傷脾胃。
  2. 解毒護脾,增強療效: 甘草藥性平和,能解百毒,且能護脾胃,增強其它藥材的療效。順氣和中湯多用於治療脾胃氣滯、食積不消等症,甘草可起到解毒護脾的作用,幫助脾胃更好地吸收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順氣和中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和中消食: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和中消食等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消化不良等症狀,白朮能起到補脾益氣,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氣機阻滯、中焦不和等問題。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白朮與方劑中的其他藥材,如茯苓、陳皮、半夏等,共同發揮作用,增強療效。例如,白朮與茯苓共用,能加強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作用;白朮與陳皮共用,能促進脾胃運化,理氣消積。

順氣和中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調暢氣機: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暢氣機之效。對於因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引起的胸悶、脅痛、腹脹等症狀,柴胡能起到疏解肝鬱、調和氣機的作用,使氣血流通,症狀得以緩解。
  2. 升陽舉陷,和胃降逆:柴胡還具有升陽舉陷、和胃降逆之功。對於因氣虛下陷引起的胃脘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柴胡可升提中氣,使胃氣下降,促進消化吸收,改善症狀。

因此,順氣和中湯中加入柴胡,可有效疏肝解鬱、調暢氣機,並兼具升陽舉陷、和胃降逆之效,達到和中順氣、緩解症狀的目的。

順氣和中湯中包含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它能行氣消滯,促進脾胃運化,對於因氣滯而致的胃脘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2. 降逆止嘔:陳皮能降逆止嘔,對於因胃氣上逆引起的嘔吐、呃逆等症狀有緩解作用。同時,陳皮能調和脾胃,防止藥物對胃腸的刺激,增強藥物的療效。

順氣和中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1. 疏散風寒,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寒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胸悶、腹痛、頭痛等症狀,川芎能有效改善。
  2.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芎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經絡不通而引起的痛經、月經不調等症狀,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因此,在順氣和中湯中加入川芎,可有效疏散風寒、行氣止痛,活血化瘀,通經止痛,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順氣和中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此方以當歸補血活血,可改善氣血不足,使氣血流通順暢,達到和中之效。

二、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當歸性溫,能緩解其他藥材的寒涼之性,有助於藥性相輔相成,提升整體療效。同時,當歸亦能調和脾胃,改善消化功能,進一步促進氣血生化,達到順氣和中的目的。

順氣和中湯中加入黨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健脾: 黨參性味甘平,入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效。順氣和中湯多用於脾胃氣虛、氣血不足引起的症狀,如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疲乏無力等。黨參的補氣作用,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氣血不足,從而達到和中順氣的效果。
  2. 調和藥性: 順氣和中湯中往往會加入一些性質偏寒涼的藥材,如陳皮、香附等,這些藥材雖然有助於行氣解鬱,但也可能傷及脾胃。黨參性平,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防止寒涼藥材損傷脾胃的作用,使藥效更為平和。

順氣和中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健脾: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順氣和中湯通常用於治療脾胃氣虛、氣血不足、體虛乏力等症狀,黃耆能補益脾胃之氣,促進氣血生化,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和整體體質。
  2. 調和營衛: 順氣和中中湯中常配合其他藥材,如陳皮、茯苓等,共同達到和胃降逆、健脾益氣、調和營衛之功效。黃耆的補氣作用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起到協調平衡的作用,使藥效更為顯著。

順氣和中湯中加入蔓荊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蔓荊子味辛、性微寒,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效。若患者出現頭昏腦脹、目赤腫痛等風熱上擾之症,蔓荊子可有效清熱解表,改善頭目不適。
  2. 和胃止嘔,降逆止眩:蔓荊子亦可和胃止嘔,降逆止眩。若患者出現脾胃不和、氣機逆亂所致的嘔吐、眩暈等症,蔓荊子能起到調節脾胃、和解氣機的作用,改善症狀。

因此,順氣和中湯中加入蔓荊子,有助於清熱解表、疏散風熱,同時兼具和胃止嘔、降逆止眩之效,對於風熱上擾、頭目不適、脾胃不和等症狀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順氣和中湯中加入升麻,主要考量其 升散、解表 的功效,以達到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的目的。

升麻性味辛溫,入肺、脾經,具有 升陽舉陷、解表散寒 的作用。方中以升麻配合柴胡、枳殼等藥材,可 疏肝理氣、升舉氣機,使氣機運行通暢,解除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痞悶等症狀。同時,升麻也能 散寒解表,對於寒邪束表所致的發熱、惡寒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順氣和中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經散寒,行氣止痛: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寒凝氣滯導致的胸悶、腹痛、胃脘脹滿等症狀,細辛能溫散寒氣,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2. 助藥力,增效:細辛氣味辛烈,能引藥入經,並增強藥效。在順氣和中湯中,細辛與其他藥物相配伍,能起到引導藥力直達病竈,提高整體療效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順氣和中湯」,主要成分包括白芍、甘草、白朮、柴胡、陳皮、川芎、當歸、黨參、黃耆、蔓荊子、升麻、細辛。此方劑主治功效為嘔吐反胃、胸中煩悶、吞酸水。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等效,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等。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肝陽偏亢所致頭痛、眩暈、腹痛泄瀉等。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等,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水腫、黃疸、自汗等。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治療寒熱往來熱、頭暈目眩、口苦口乾等。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治療肺失宣肅、脾失健運、脘痞腹脹等。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治療頭痛眩暈、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治療造血功能不足、痛經、血小板聚集不足等。

黨參補中益氣、健脾胃、生津止渴、補血、安神,治療氣虛、胃黏膜損傷、口乾舌燥等。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治療氣血不足、水腫、黃疸等。

蔓荊子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治療感冒、流感、風寒感冒、目赤腫痛等。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補血養肝、散風熱,治療感冒發燒、口渴、便祕、黃疸等。

細辛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等。

總結而言,「順氣和中湯」結合多種中藥成分,針對嘔吐反胃、胸中煩悶、吞酸水等症狀有良好療效。透過不同藥材的綜合作用,此方劑不僅能改善胃腸功能,還能緩解胸腹部不適,有助於調和人體內的氣血平衡。

傳統服藥法


黃耆1錢半,人參1錢,甘草(炙)7分,白朮5分,陳皮5分,當歸5分,白芍5分,升麻3分,柴胡3分,細辛2分,蔓荊子2分,川芎2分。
上(口父)咀,作1服。以水2盞,煎至1盞,去渣,食後溫服。1服減半,再服全愈。
氣虛頭痛:楊參謀名德,字仲實,年六十歲,患頭痛不可忍,晝夜不得眠。初醫作傷寒解之,汗出痛加;復汗,頭愈痛。今痛甚不得安臥,惡風寒而不喜飲食,診甚六脈弦細而微,氣短而促,語言而懶。此病年高氣弱,清氣不能上升頭面,故昏悶,本無表邪,因發汗過多,清陽之氣愈虧損,不能上榮,亦不得外固,所以頭苦痛而惡風寒,氣短弱而不喜食,正宜用順氣和中湯。此藥升陽而補氣,頭痛自愈。
升氣和中湯(《醫統》卷五十三)、調中益氣湯(《便覽》卷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和胃降逆,止嘔止酸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頭痛噯氣胃潰瘍原發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嘔吐胃腸脹氣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順氣和中湯, 出處:《衛生寶鑑》卷九。 組成:黃耆1錢半,人參1錢,甘草(炙)7分,白朮5分,陳皮5分,當歸5分,白芍5分,升麻3分,柴胡3分,細辛2分,蔓荊子2分,川芎2分。 主治:氣血雙虛頭痛。

順氣和中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五。 組成:半夏(制)6分,白茯苓7分,白朮(土炒)8分,廣皮(鹽水浸,炒)1錢,枳實(麸炒)5分,甘草(炙)2分,香附(醋炒)1錢,山梔(薑汁炒黑)1錢,神曲(炒)6分,砂仁(炒)3分,黃連(薑汁浸,曬乾,以豬膽汁拌炒)6分。 主治:嘔吐翻胃,嘈雜吞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