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腫潰堅湯

San Zhong Kui Ji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7%
肺經 15%
肝經 13%
脾經 9%
膽經 9%
心經 8%
大腸經 7%
腎經 7%
膀胱經 4%
三焦經 3%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胃經
肺經
肝經
脾經
膽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6-27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疼痛肋間神經疼痛,肩頸痠痛,頭痛,耳朵痛,肩中部肩痛

症狀多痰,忽冷忽熱,大便秘結,嘴裡發苦,口乾口渴,暈眩

現代疾病大腸克隆氏病,胰臟炎,甲狀腺腫,乳房硬結,肝癌,淋巴結腫大

方劑介紹


散腫潰堅湯

散腫潰堅湯,具有「清熱解毒」和「消腫散結」的作用,主要用於身體出現的各種腫塊,由金元四大家,屬於「補土派」的醫家李東垣所提出。

在最原始的經典紀錄中記載,這個方劑可以治療一種被稱為「馬刀瘡」的病,特點是硬塊堅固如同石頭,可能出現在耳朵下方延伸到鎖骨之間,或是肩膀上,甚至是腋下。

李東垣觀察這些腫瘤出現的部位,都是位於手足少陽經絡經過的部位,也就是三焦經與膽經,所以此病與「少陽經」密切相關

此外,如果疙瘩像「瘰癧」那樣遍布下巴,甚至延伸到顎骨處,堅硬而不容易化膿破裂,這通常與「足陽明經胃經」也有關聯

散腫潰堅湯改善少陽經、陽明經化熱之腫瘤
散腫潰堅湯改善少陽經、陽明經化熱之腫瘤

無論是上述的硬塊尚未破裂,還是已經化膿流水的狀況,都可以運用「散腫潰堅湯」來改善。

這也可以用來治療古代疾病「瘰癧」,就現代醫學來理解是一種慢性淋巴結核病,通常表現為頸部或腋下淋巴結的慢性腫大。

這種疾病的特徵是淋巴結腫大不消,質地較硬,移動性差,並且可能逐漸形成囊性結構,終究導致化膿和破潰。

傳統中醫認為,這很可能由少陽經的氣毒引起,造成耳部、頸部、胸部或腋下快速形成的腫塊,腫塊觸感柔軟,情緒激動時腫塊更多。

另外,四季流行的瘟疫之氣也可能引起氣毒,患者可能會感到交替出現的發冷與發熱、頭暈目眩,以及頸部僵硬和疼痛,這種病狀被稱為「氣毒瘰癧」。

如果氣毒從手足少陽經傳入,最初的症狀可能出現在耳朵下方,後可能擴散到頸部下方或肩部及腋下。 這些腫塊非常堅硬,感覺像石頭一樣可以被推動。

古代中國人已經觀察到身體的腫瘤現象
古代中國人已經觀察到身體的腫瘤現象

基於此,此方劑可以改善因為體內「痰氣互結」、「痰瘀互結」所產生的各種腫瘤,治療的原則是疏通氣血、化痰散結、清熱解毒

從以上的描述可以清楚看出,這就是古人對於淋巴病變、各種良性腫瘤或結節,或惡性腫瘤(癌症)的觀點與治療方法

中藥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通常不是直接針對癌細胞本身,而是通過調整「內環境」,調整免疫系統、緩解症狀和副作用,讓腫瘤自行消失。

此方的組成非常多,分析其原理如下:

  1. 調和肝脾養血:由於位於少陽經上,與中醫的肝膽有關,運用白芍、柴胡、調和肝脾、疏肝解鬱,當歸補血活血。
  2. 清熱解毒瀉火:由於少陽經、陽明經引發火熱症狀,運用黃柏、黃連、黃芩、連翹、龍膽草、天花粉、知母清熱解毒且燥濕。
  3. 宣肺利咽、去痰引經:運用葛根、桔梗、升麻引經往上至咽喉肩頸頭部,且宣肺利咽、去痰。
  4. 活血化瘀:運用三稜、莪朮活血化瘀、理氣行氣且破血消癥。
  5. 昆布:利水滲濕,軟堅化痰,尤其改善古代缺碘所引起的甲狀腺腫。

近代醫學發現,運用「散腫潰堅湯」對於許多癌症細胞具有潛在的治療效果,至少針對良性腫瘤、脂肪瘤及囊腫,運用此方加減治療療效果不錯,類似的方劑還有「真人活命飲」。

現代常用於甲狀腺腫瘤、乳房腫瘤胰臟癌、肝癌、大腸癌、淋巴結腫瘤,可以參考近代治癌名醫倪海廈的教學影片。近代臨床發現還可以用改善打鼾現象

方劑組成解釋

散腫潰堅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黃芩味苦寒,入肺、膽、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止血生肌的功效。在散腫潰堅湯中,黃芩可清熱解毒,消散腫塊,並可燥濕止痢,防止濕熱蘊結加重腫痛。此外,黃芩的止血生肌功效也能幫助潰瘍面癒合,加速腫塊消散。

散腫潰堅湯中加入龍膽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龍膽草味苦性寒,入肝膽二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因熱毒積聚所致的腫塊堅硬、疼痛難忍等症狀,龍膽草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腫塊,緩解疼痛。
  2. 引藥下行:散腫潰堅湯多用於治療下焦濕熱所致的腫塊,而龍膽草入肝膽經,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將藥力引導至下焦,更有效地治療病症。

散腫潰堅湯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消腫散結: 天花粉味甘、苦,性寒,入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其能有效消散局部腫塊、硬結,尤其對因熱毒蘊結、痰濕凝滯所致的腫瘤、瘰癧、乳癰等症狀具有較佳的療效。
  2. 利濕化痰: 天花粉亦能利水消腫,並可化痰止咳,與散腫潰堅湯中其他藥物如半夏、茯苓等共同作用,可更有效地化解痰濕,改善因痰濕阻滯所致的腫塊、硬結。

總之,天花粉在散腫潰堅湯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化痰的作用,為治療腫瘤、瘰癧、乳癰等症狀提供了有效藥物依據。

散腫潰堅湯中加入黃柏,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濕熱交蒸所致的腫痛堅硬,黃柏能有效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緩解疼痛。
  2. 引藥下行,助藥力達病所: 黃柏入腎經,能引藥下行,將其他藥物的藥力引導至下焦,有助於藥物更好地治療下焦疾病。例如,散腫潰堅湯主要用於治療下焦濕熱所致的腫痛,黃柏的引導作用能使藥力集中於病竈部位,提高療效。

散腫潰堅湯中加入知母,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清熱解毒: 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胃經,能清熱瀉火,解毒消腫。散腫潰堅湯主治癰疽腫毒、瘰癧等熱毒壅盛之症,知母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二、滋陰降火: 知母兼具滋陰降火之功,可緩解熱毒所致的陰虛內熱,使病情得到緩解。散腫潰堅湯中加入知母,能起到清熱解毒的同時,也能滋陰降火,促進病竈的癒合。

散腫潰堅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氣,開鬱消腫:桔梗味辛甘,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氣、開鬱散結之效。散腫潰堅湯多用於治療癰腫瘡瘍、瘰癧結核等病症,而桔梗能宣通肺氣,使氣機通暢,並能開鬱消腫,促進瘀血消散,有助於化解堅硬的腫塊。
  2. 引藥下行,助藥物到達病竈:桔梗具有引藥下行的功效,能將其他藥物引導至病竈部位,提高藥效。散腫潰堅湯中包含多種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藥物,桔梗的引導作用,能使藥物更有效地作用於腫塊,促進疾病康復。

散腫潰堅湯中加入昆布,主要是基於其軟堅散結、消腫化痰的功效。昆布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軟堅散結、消腫化痰、利水消痰的功效。

方劑中加入昆布,主要針對痰濁凝聚、氣滯血瘀所致的腫塊堅硬難消,以及水腫等症狀。昆布能軟堅散結,化痰消腫,有助於消散腫塊,改善水腫,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治療目的。

散腫潰堅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柴胡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可舒緩肝氣鬱結所致的疼痛,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腫塊。
  2.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柴胡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清熱解毒,並散結消腫,對於因熱毒瘀結所致的腫塊有較好的療效。

總而言之,柴胡在散腫潰堅湯中,起到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有助於促進腫塊消散,緩解疼痛。

散腫潰堅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功能為散結消腫,適用於腫塊或潰瘍等症狀。在此方劑中,三稜是一味重要的藥材。三稜具有潤腸通便、行氣散結的效能,可以有效促進瘀血的消散,並有助於腫塊的縮小。

三稜的化瘀作用,尤其對於一些因血瘀所致的腫塊提供了有效的治療方式。其活血化瘀的特性,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加速腫瘤或潰瘍的癒合。此外,三稜還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對於潰瘍部分的炎症有緩解作用,使得局部組織更易恢復健康。因此,三稜在散腫潰堅湯中的存在,不僅增強了方劑的功效,還能提高整體治療效果。這也反映了中醫在選用藥材時,注重其協同作用和多方面的療效。

散腫潰堅湯中包含莪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破血消癥: 莪朮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腫塊堅硬、疼痛等症狀。對於腫瘤、瘰癧、結核等疾病的治療,莪朮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瘀血,軟堅散結,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2. 消食化積: 莪朮還具有消食化積的功效,對於因食積內停導致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散腫潰堅湯中往往配合其他消食化積的藥物,共同作用,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散腫潰堅湯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連翹性味苦寒,歸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散腫潰堅湯主要用於治療瘰癧、癭瘤等症,而連翹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腫塊,促進瘡瘍潰爛,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散腫潰堅湯中其他藥物如玄參、丹皮等,也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連翹與之配合使用,能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更能有效地清除熱毒,消散腫塊,促進潰瘍癒合。

散腫潰堅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葛根性涼,味甘,歸經於脾、胃,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透疹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壅滯所致的腫瘍、瘡瘍、乳癰等症,葛根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散瘀消腫、化堅消結的功效。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葛根同時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對於因氣血瘀滯所致的腫痛,葛根能起到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疏通經絡,促進腫塊消散。

散腫潰堅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其具有養血柔肝、止痛的功效。散腫潰堅湯多用於治療腫瘤、瘰癧、癰疽等疾病,這些疾病往往伴隨疼痛,白芍可以緩解疼痛,並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藥物滲透病竈。
  2. 協調藥性,防止燥烈: 散腫潰堅湯的方劑組成多為辛溫燥烈之品,如皁莢、天南星等,容易損傷津液。白芍能斂陰止汗,滋陰養血,可起到協調藥性,防止燥烈傷陰的作用,使藥物療效更佳,副作用更小。

散腫潰堅湯中包含當歸,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有助於消除腫塊。
  2. 補血養血,滋陰潤燥:散腫潰堅湯多用於治療瘀血阻滯、氣滯血瘀導致的腫塊,而當歸具有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可以改善患者的氣血虧虛,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腫塊消散。

因此,當歸在散腫潰堅湯中起著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及補血養血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改善患者的病情。

散腫潰堅湯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血瘀腫痛等症狀,黃連可有效清熱解毒,消散腫塊,緩解疼痛。
  2. 配伍協同: 散腫潰堅湯中其他藥物如黃柏、金銀花等,也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黃連與之配伍,可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黃連可制約其他藥物的燥烈之性,避免傷陰。

散腫潰堅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消腫止痛:升麻性微寒,味甘苦,入肺、胃經,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對於由風熱外邪引起的腫痛,升麻可起到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作用,進一步消腫止痛。
  2. 引藥上行,宣通氣機:升麻性輕揚,善於上行,可引藥物上行,宣通氣機,使藥力直達病所。散腫潰堅湯多用於治療癰疽腫毒,升麻可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病竈,發揮更好的療效。

散腫潰堅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散腫潰堅湯多用辛辣之品以消散腫塊,容易傷陰耗氣。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補脾益氣的作用,可防止藥物過於峻猛,保護正氣,避免傷及脾胃。
  2. 增強療效: 甘草與其他藥材配伍,能提高藥效。例如,甘草與半夏、茯苓等藥物配伍,可增強利水消腫的效果,並能緩解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因此,散腫潰堅湯中加入甘草,不僅能調和藥性,保護正氣,更能增強藥效,使療效更佳。

傳統服藥法


上㕮咀,每服六錢,水二盞零八分,先浸多半日,煎至一盞,去渣食後熱服,於臥處伸足在高處,頭低垂,每含一口作十次咽服,服畢依常安臥,取藥在膈上停蓄故也。另攢半料作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百餘丸,用此藥湯留一口送下,或加海藻五錢炒亦妙。

白話理解:將藥材搗碎,每次取六錢的量,用水約兩杯加上八分滿的水量,提前浸泡大半天的時間,然後煮至剩下一杯的量,濾去渣滓後,在飯後趁熱喝下。服藥時,躺在床上把腳抬高,頭部稍微往下垂,含一口藥汁分成十次慢慢吞咽,服完藥後照常躺下休息,這樣做是為了讓藥物能在胸膈部位停留較久。另外,再準備半份藥材,磨成細末,用煉過的蜂蜜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多粒,用剩下的藥湯配一口送服,或者加入炒過的海藻五錢一起服用,效果也很不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在使用前需要諮詢醫生,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散腫潰堅湯的經絡型態


由於少陽經、陽明經的火熱狀態,通常會伴隨鐵三角經絡型態,所以常見於鐵三角經絡體質的人,可參考這篇文章

相關證候


相同名稱方劑


散腫潰堅湯, 出處:《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黃芩8錢(酒洗,炒一半,生用一半),草龍膽(酒洗,各炒4遍)5錢,瓜蔞根(銼碎,酒洗)5錢,黃柏(酒制)5錢,酒知母5錢,桔梗5錢,崑布5錢,柴胡4錢,炙甘草3錢,京三棱(酒洗)3錢,廣荗(酒洗,炒)3錢,連翹3錢,葛根2錢,白芍藥2錢,當歸梢2錢,黃連2錢,升麻6分。 主治:消堅散腫。主治:馬刀瘡,結硬如石,或在耳下至缺盆中,或肩上,或於脅下,皆手足少陽經中;及瘰癧遍於頦,或至頰車,堅而不潰,在足陽明經中所出,或二經瘡已破流膿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