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升麻散堅湯以升麻為君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升散解毒: 升麻性味辛涼,具有升散解毒之功效。升麻能疏散風邪,解毒消腫,對於因外邪入侵而導致的腫痛、堅硬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透邪外出: 升麻入肺經,能使鬱滯於肺經的邪氣向上疏散,通過汗腺排出體外,達到透邪外出之效。對於因邪氣鬱結於肺經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升麻在升麻散堅湯中,發揮了重要的升散解毒,透邪外出的作用,是該方劑的核心藥物。
升麻散堅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升麻散堅湯中,升麻性寒、柴胡性微寒,長期服用可能傷脾胃。甘草性甘溫,能調和藥性,緩解寒性藥物對脾胃的損傷,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起到保護脾胃的作用。
-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同時,甘草還能協調藥物之間的配伍,使藥效更加協調,提高整體療效。
升麻散堅湯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積化瘀: 莪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破血行氣、消積化瘀的功效。方中升麻、柴胡等藥物疏散風邪,但若瘀血阻滯,則風邪難以散發。莪朮加入,有助於化解瘀血,使風邪得以順利外解,達到散堅消腫的目的。
- 增強療效: 莪朮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蒼朮、白朮等共同作用,能增強健脾消食、化濕健脾之效。這對於因濕濁積聚、脾胃虛弱導致的腫塊堅硬,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升麻散堅湯中加入三稜,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破瘀散結:三稜味苦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破血行氣、消腫散結之功效。方中升麻散風發表,但若瘀血阻滯,氣機不利,則散風之力難以達於腠理。三稜能破瘀血,開通氣機,使升麻散風之力更易發揮。
- 活血通絡:本方用於治療風寒濕痹,兼有氣血瘀滯之證。三稜破血行氣,能活血通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驅散寒濕,消除疼痛。
升麻散堅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健脾功效,能幫助脾胃運化,改善升麻散堅湯中藥材的吸收利用,增強藥效。
- 行氣消脹:升麻散堅湯主要用於治療氣滯血瘀導致的腫瘤積聚,而陳皮的疏肝理氣、行氣消脹作用,能促進氣血流通,緩解腫瘤周圍的氣滯血瘀,有助於藥物滲透病竈,發揮更好的療效。
升麻散堅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甘,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之效。升麻散堅湯主治外感風寒,邪氣壅肺,症見咳嗽氣促,胸悶不舒等,桔梗的宣肺作用有助於疏散肺氣,利咽開音,使邪氣得以順利排出。
- 利氣通絡:桔梗還有利氣通絡之功,可促進氣血運行,解除經絡阻滯,有利於升麻散堅湯中的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藥效,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升麻散堅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升麻散堅湯主治癰疽腫毒,多因熱毒蘊結所致,黃連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協助升麻散堅湯拔毒祛邪。
- 抑菌消炎: 黃連具有抑菌消炎作用,能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升麻散堅湯中加入黃連,可進一步抑制病竈部位的細菌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升麻散堅湯中加入龍膽草,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
升麻散堅湯以升麻、柴胡等藥材為主,旨在疏散風熱、清熱解毒,適用於外感風熱、內蘊濕熱所致的諸症。龍膽草性寒味苦,善於清熱燥濕,瀉肝膽實火,並能解毒消腫,有助於增強方劑清熱解毒的功效,並配合升麻、柴胡等藥材,共同達到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目的。
升麻散堅湯中加入葛根,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解肌透表,疏散風熱:葛根具有解肌透表、疏散風熱之效,可輔助升麻散堅湯疏解表邪,改善因風熱外襲導致的肌表不舒、發熱、頭痛等症狀。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葛根亦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可配合升麻散堅湯清熱解毒,緩解因熱毒蘊結導致的瘡瘍腫痛、紅腫熱痛等症狀。
因此,葛根的加入,既可增強升麻散堅湯的解表功效,又能促進其清熱解毒,有助於整體治療效果的提升。
升麻散堅湯中加入川芎,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之效。升麻散堅湯主要用於治療癥瘕積聚,而川芎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減輕疼痛,有助於散結消癥。
- 配合升麻,疏風散寒: 升麻性微寒,味甘,入肺、胃經,善於疏風散寒,升散浮氣。川芎則能引導升麻之氣向上升發,並散寒止痛,兩藥相輔相成,協同作用,更能有效地治療風寒客於經絡,導致經絡不通、氣血瘀滯之癥狀。
升麻散堅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升麻的燥性:升麻性微寒,善於升散,但亦有燥性。白芍性微寒,味酸,入肝脾經,能養血柔肝,緩解升麻的燥性,避免傷陰。
- 協同疏散瘀滯:升麻散堅湯主要用於治療氣血瘀滯,症見胸脅疼痛、乳房脹痛等。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與升麻相輔相成,共同疏散瘀滯,達到止痛的效果。
升麻散堅湯中加入夏枯草,主要是利用其清肝散結的功效。
夏枯草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肝火、散結消腫的功效。升麻散堅湯用於治療肝經鬱熱、氣機阻滯所致的乳房腫塊、乳癰等病症。
夏枯草可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配合升麻、柴胡等藥物,可以疏肝理氣,散結消腫,達到治療乳房腫塊的效果。
升麻散堅湯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升麻散堅湯主治癰疽瘡瘍、瘰癧結核等症,連翹可有效清熱解毒,化解瘀積,促進瘡瘍消散。
- 配合升麻,升散氣血:升麻性微溫,味甘,入肺、胃經,具有升散氣血、解表散寒的功效。連翹與升麻相配,一升一降,相輔相成,既能清熱解毒,又能升散氣血,使藥力直達病所,達到治療目的。
升麻散堅湯中加入黃芩,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生肌之功效。升麻散堅湯主治瘰癧、結核等症,黃芩可清熱解毒,消散結核,輔助升麻散堅湯達到治療目的。
- 抑制病邪:黃芩能抑制病邪的蔓延,防止病情加重。瘰癧、結核等症往往因邪氣入侵,久而久之導致局部組織損傷,形成堅硬腫塊。黃芩能清熱解毒,抑制病邪的進一步侵襲,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消除腫塊,促進病竈癒合。
升麻散堅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調經之效。升麻散堅湯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有助於消腫止痛。
- 補益氣血,促進組織修復: 當歸亦有補血養血功效,能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組織修復。升麻散堅湯中加入當歸,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加快傷口癒合,並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止痛消腫、散瘀消堅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升麻散堅湯」的功效與組成介紹
升麻散堅湯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在中醫中用於治療瘰癧、核等疾病。本方劑的主要成分包括升麻、甘草、莪朮、三稜、陳皮、桔梗、黃連、龍膽草、葛根、川芎、白芍、夏枯草、連翹、黃芩、當歸等。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莪朮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的功效。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龍膽草性大苦大寒,具有清熱燥濕與清熱瀉火的功效。
葛根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夏枯草性寒,味甘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強筋骨、散結、清肝明目、補血養肝、清熱解毒之功效。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總之,中藥方劑「升麻散堅湯」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等多種功效,可治療淋巴結腫大、甲狀腺腫大、瘡癤癰腫、咽喉腫痛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升麻5分,甘草5分,莪朮5分,三稜5分,陳皮5分,桔梗5分,黃連5分,龍膽草5分,葛根5分,川芎5分,白芍5分,夏枯草5分,連翹5分,黃芩5分,當歸5分。
有痰,加天花粉。
水2鐘,煎8分,食後熱服。再用上藥加倍,為末,蜜丸,如綠豆大。
每服100丸,臨睡黃酒調下。頭不枕更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升麻散堅湯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升麻散堅湯, 出處:《外科正宗》卷二。 組成:升麻5分,甘草5分,莪朮5分,三棱5分,陳皮5分,桔梗5分,黃連5分,龍膽草5分,葛根5分,川芎5分,白芍5分,夏枯草5分,連翹5分,黃芩5分,當歸5分。 主治:瘰癧繞頸或至頰車,屬足陽明;核深遠陷,隱曲肉底,又屬足少陰。俱作腫塊、堅硬,大小不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