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

黃芩

HUANG QIN

最後更新日:2024-02-10

黃芩的傳統功效


1. 清熱瀉火

黃芩味苦、性寒,歸肺、大腸經。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之功。

枯芩為生長年久的宿根,善清肺火;條芩為生長年少的子根,善清大腸之火,瀉下焦濕熱。

能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常與薄荷、梔子、大黃等同用,以瀉火通便,如涼膈散。

黃芩對酵母、傷寒菌苗所致家兔發熱有解熱效果。實驗對傷寒菌苗發熱家兔,黃芩或黃芩湯皮下注射均有顯著解熱效果。

古代典籍

2. 燥濕

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之功,尤擅清肺胃膽及大腸經之濕熱。常用於治療濕溫暑濕、濕熱鬱阻、大腸濕熱等證。例如,濕溫暑濕,濕熱鬱阻,胸脘痞悶、噁心嘔吐、身熱不揚、舌苔黃膩者,可與滑石、白蔻仁、通草等同用,如黃芩滑石湯;若濕熱中阻,痞滿嘔吐,常與黃連、乾薑、半夏等配伍,辛開苦降,如半夏瀉心湯;若大腸濕熱,泄瀉痢疾,可與黃連、葛根同用,如葛根芩連湯;若濕熱黃疸,則與茵陳、梔子同用。

古代典籍

3. 清熱解毒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黃芩善清肺火及上焦之實熱,主治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同時,黃芩兼入少陽膽經,與柴胡同用,可和解少陽之邪,治邪在少陽,寒熱往來之證。此外,黃芩還有解毒之功,可瀉火毒熾盛的瘡痛腫毒。

古代典籍

4. 解毒

黃芩,性味苦寒,歸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痢,涼血消瘀之功。

黃芩含有黃芩苷、黃芩素、黃芩甙等活性成分,具有強效的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地清除體內的毒素和有害物質,促進肝臟的解毒代謝功能,有助於改善肝臟和膽囊疾病。

在中醫學中,黃芩可以用於治療多種熱毒病症,如瘡瘡腫毒、癰疽腫毒、痢疾等。此外,黃芩還可以用於治療病毒性感冒、急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

5. 安胎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涼血安胎的功效。
  • 適用於濕熱下注、胎動不安、先兆流產的婦女。
  • 黃芩可以抑制子宮平滑肌的收縮,從而降低子宮的興奮性,防止流產。
  • 黃芩還可以清熱除濕,減少下焦濕熱的積聚,從而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 黃芩的安胎功效,可以通過單獨使用或與其他安胎藥物配合使用,以提高安胎效果。

6. 清熱利尿

黃芩之清熱利尿功效,古人早有記載。其性微寒,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肝火、利小便等功效。藥理研究表明,黃芩水提物、醇提物及其黃酮類成分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能使麻醉兔、犬的尿量增多。動物實驗也表明,黃芩醇提物可增加正常家兔的尿量。因此,黃芩可應用於水腫、腎炎、尿路感染等疾病的治療。

7. 排膿

黃芩有清熱解毒,消炎殺菌之功,可排膿。治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亦用於膿包、膿瘍。

古代典籍

8. 降氣

黃芩性涼,有降氣之功。降氣,即調人之氣機,凡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黃芩可清熱瀉火,利氣導滯,疏肝理氣,用治氣滯之症,如胸脅滿悶,脅痛,腹脹,嘔吐,泄瀉等,皆有效驗。黃芩之降氣,多與其他理氣藥伍用,以增其效。

9. 清熱涼血

黃芩,性味苦寒,歸肝、胃經,具有清熱涼血,除熱安胎之功。

血熱吐衄者,多因實熱熾盛,迫血妄行所致,黃芩清熱涼血,可止血安神,常配伍生地、白茅根、三七等同用。

胎熱不安者,多因懷胎蘊熱,胎動不安,黃芩除熱安胎,可平肝清熱,常與白朮、當歸等配伍,如當歸散。

古代典籍

10. 止血

黃芩者,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良藥也。治熱毒所致之疾病,尤善止血。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皆可服之。中醫方劑中,常配伍其他止血藥,如「傷寒論」中之黃連阿膠湯,治胃腸道出血、便血等症,效佳。

11. 瀉下

黃芩味苦、性寒,具有清瀉下焦、燥濕利腸之效用。故主治濕熱蘊結、腸燥便祕。黃芩瀉下作用較弱,主要通過清熱燥濕、利腸通便來緩解便祕症狀。適用於熱結腸道、大便燥結的患者,可單用或與他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瀉下效果。

黃芩的現代功效


1. 保肝利膽

黃芩具有保肝利膽之效。其乙醇提取物及黃芩素、黃芩苷可促進膽汁分泌,並能顯著抑制LPO所致實驗動物血清谷丙轉胺酶 (GPT) 及穀草轉胺酶 (GOT) 的升高。此外,黃芩還具有保護肝臟免受傷害的作用,預先給予黃芩可保護大鼠免受半乳糖胺所致的猛暴性肝炎。此外,黃芩素還能顯著降低血清穀氨酸-丙酮酸轉氨酶 (r-GTP)、丙氨酸轉氨酶 (GPT) 和三酸甘油脂 (TG),並使血清穀氨酸-草醋酸轉氨酶(GOT)和肝臟中的總膽固醇 (TC) 有所下降。黃芩苷能顯著降低血清中的r-GTP。

2. 抗菌、抗病毒

黃芩有多種制劑,具有廣譜抗菌作用,能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同時,黃芩對某些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如流感病毒、鼻病毒等。黃芩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主要歸因於其中所含的黃酮成分,如黃芩素、漢黃芩素等,這些成分對多種細菌、阿米巴原蟲等具有抑制作用。

3. 鎮靜

黃芩具有鎮靜作用,經動物實驗證實黃芩非經口給藥時能顯著減少實驗動物自發活動,抑制陽性條件反射,改善陰性條件反射,加強大腦皮質抑制過程。

此外,黃芩煎劑40g/kg灌服,可明顯增強闊下劑量戊巴比妥鈉的麻醉效果。因此,在俄國,黃芩酐常做鎮靜劑使用。

4. 預防腫瘤或抗癌

黃芩有一定抗腫瘤作用,黃芩乙酰提取物中有對黃芩新素抗癌增效的成分存在。對於體外培養的人肺腺癌細胞AGZY-83 株,黃芩有明顯抑制作用,並呈一定量-效關係,配伍白朮作用增強 。

黃芩中的一些化合物可能對抗癌有一定的作用,如白藜蘆醇、黃芩素等,但這些研究大多是在體外實驗或動物實驗中進行的,並且尚未進行足夠的臨床研究,因此其對人體的抗癌作用仍需進一步驗證。

5. 抗凝血

黃芩所含多種黃酮有強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黃芩素、漢黃芩素、千層紙素、黃芩新素II及白楊素能抑制由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

白楊素、黃芩素、漢黃芩素還能抑制由ADP或AA誘導的血小板聚集。黃芩素及黃芩苷能抑制由凝血酶誘導的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對於由內毒素所致大鼠急性DIC,黃芩的醋酸乙酣、甲醇或水提物有一定對抗作用。

6. 降血脂

古文記載,黃芩具有降血脂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黃芩及其有效成分黃芩新素II和漢黃芩素均具有降血脂作用。

黃芩新素II能顯著降低餵飼玉米油-膽固醇-膽酸鈉所致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總膽固醇和肝組織甘油三酯含量。漢黃芩素則降低肝組織甘油三酯並升高血清HDL水平。黃芩新素II還能抑制腎上腺素和ACTH的脂解作用,並抑制葡萄糖向脂肪的轉化。

7. 抗過敏

黃芩中含黃芩苷、黃芩素、芩苷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過敏的作用。可抑制過敏反應的發生,減輕過敏症狀。黃芩化學成分能抑制炎症反應,減少發炎細胞釋放,減輕症狀。可促進細胞免疫功能,增加人體抵抗力。

黃芩對I 型變態反應有明顯抑制作用,能抑制致敏豚鼠離體回腸及離體氣管對抗原激發所致過敏性收縮。黃芩素、黃芩苷可抑制組織胺和SRS-A 的釋放。口服黃芩苷對蛋清致敏豚鼠吸入抗原所致過敏性休克也有明顯保護效果。

8. 抗發炎

黃芩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黃芩苷、黃芩素、芩苷等,能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減輕炎症反應,發揮抗發炎作用。

黃芩素、芩苷能降低炎症時小鼠耳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及低氣壓所致小鼠實驗性肺出血,並抑制炎症介質的合成和釋放。

黃芩水提液能灌服顯著抑制大鼠的酵母性腳腫脹。

9. 抗氧化

黃芩具有顯著的抗氧化作用,能抑制過氧化脂質的生成,清除自由基,有效成分為其所含多種黃酮,如黃芩苷、黃芩素、漢黃芩素、漢黃芩苷、黃芩新素II 。

黃芩苷在體外還可阻斷鄰苯三酚自氧化的自由基鏈反應。此外,黃芩苷及其銅、鋅配合物還能清除超氧自由基。

10. 降血糖

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芩中蘊藏黃芩苷、黃芩素等諸多有效成分,能有效抑制糖之消化吸收,減緩血糖之攀升,且能促進胰島素 إف發,俾人體得以善用血糖,終得降血糖之效。

黃芩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黃芩的炮製


  • 揀去雜質,除去殘莖,用涼水浸潤或置開水中稍浸撈出,潤透後切片曬乾(注意避免曝曬過度發紅)
  • 酒黃芩:取黃芥片噴淋黃酒,拌勻,用文火微炒,取出,晾乾。(每黃芩100斤,用黃酒10-15斤)
  • 炒黃芩:取黃芩片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焦為度,取出,放涼。黃芩炭:取黃芩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邊緣帶黑色為度,但須存性,噴淋清水,取出,曬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藥對》:「山茱萸、龍骨為之使。惡蔥實。畏丹砂、牡丹、藜蘆。」
  • 《本草經疏》:「脾肺虛熱者忌之。凡中寒作洩,中寒腹痛,肝腎虛而少腹痛,血虛腹痛,脾虛泄瀉,腎虛溏瀉,脾虛水腫,血枯經閉,氣虛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虛胎不安,陰虛淋露,法並禁用。」
  • 黃芩口服毒性甚小,煎劑給小鼠灌服達163.3g/kg 也不引起死亡,注射給藥則有一定毒性。
  • 孕婦慎用:黃芩有可能對胎兒造成損害,哺乳時有可能透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對嬰兒造成不良影響,因此乳母應避免使用。
  • 體虛便溏者不宜使用:黃芩性涼,容易損傷脾胃,使脾胃虛弱的人容易引起腹瀉、便溏等症狀。
  • 腹瀉、噁心、嘔吐者不宜使用:黃芩能夠促進胃腸蠕動,如果本身已經出現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的人,使用黃芩可能會加重病情。
  • 藥物過敏者不宜使用:黃芩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如皮膚發紅、發痒等症狀,對於對黃芩過敏的人應避免使用。

黃芩相關的方劑


黃芩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肺結核前列腺炎乳腺炎膀胱炎乳房腺體瘤原發性高血壓腎及輸尿管結石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胃腸出血腎盂腎炎尿道膿傷背部膿瘡乾眼症忽冷忽熱小便疼痛氣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皮膚顏色發黃大便出血胎動不安感冒咳嗽腹痛胸悶脹頭痛黃疸慢性肝炎膽囊炎高血脂症牛皮癬

黃芩含有的化學成分


黃芩甙(baicalin), 漢黃芩素(wogonin), 白楊素(chrysi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