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方劑介紹

二朮湯主要功效是「健脾燥濕,疏經止痛」,主治因為體內脾胃濕困、痰飲內停,上焦痰濕所導致經絡阻塞所造成的各種疼痛,常見於手臂疼痛、肩膀疼痛。
二朮湯是改善五十肩最常使用的常用中藥方劑,也可以說是特效藥,但是當代中藥方劑學教科書中,卻幾乎都沒有提出論述。
為什麼改善體內脾胃濕困、痰飲內停,可以治療五十肩?這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多數人無法理解。
傳統中醫認為:「脾爲生痰之源,肺爲貯痰之器。」這具話若結合經絡理論,就可以輕易理解原因。
通往肩關節的經絡很多,主要最明顯的有5條:肺經、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膽經。除了肺經之外全部都是陽經。

所謂的「痰濕」屬於在陰陽屬性上屬於「陰性」,所以當一個人體內痰濕嚴重時,會降低陽經的能量,造成經絡阻滯,就有機會出現肩關節痛。
從「二朮湯」的歸經比例,可以清楚看出通往「脾經」、「肺經」與「胃經」為主。
若依照「經絡對應」的原理,可以改善小腸經、大腸經的經絡能量,加上肺經原本就通往肩關節,因此服用二朮湯可以改善肩頸酸痛。
方中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生薑,這幾味藥就是「二陳湯」,主要功效是燥濕化痰,為理脾胃治濕痰之妙劑。
方中蒼朮、白朮健脾燥濕,加上天南星增加其燥濕化痰之功,半夏、陳皮、茯苓化痰蠲飲。羌活、威靈仙,祛風濕、通經脈止痛。
當一個人體內濕痰內阻時,容易經脈氣滯,所以配香附以理氣。濕鬱久則化熱,所以配黃芩以清熱,並防他藥過於辛溫。
甘草補脾和中,調和諸藥。配合成方,共奏健脾化痰,祛風通絡之功。健脾化痰,祛風通經絡,痰濕去則經氣流通,則臂痛即可被治癒。
現代用於治療:腕管綜合症、痰飲雙臂痛、網球肘、肩關節周圍炎、肩腕疼痛、上臂痛、上臂神經痛、五十肩、四十腕、肥胖痰飲體質...等等。
傳統服藥法
白朮 蒼朮 茯苓 陳皮 南星 香附 黃芩 威靈仙 羌活 半夏 甘草 生薑
方劑組成解釋
羌活逐風勝濕,利關節而和諸痛;南星破痰破結,並治風濕;白朮、蒼朮除濕,健脾胃;威靈仙可祛在表之風濕,且可通行經絡而止痹痛;黃芩清熱燥濕;香附和氣止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者忌用
二朮湯的經絡型態
通往肩關節的經絡中肺經、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這4條經絡能量,對多數人而言都是很強旺的。
然而,如果一個人的這4條經絡長期虛證造成經絡阻滯,同時加上膽經虛證,持續幾年之後就容易出現難治型的肩關節痛。

相同名稱方劑
二朮湯, 出處:《嵩崖尊生》卷九。 組成:厚朴1錢,蒼朮1錢,半夏1錢,藿香葉2分,陳皮3分,茯苓3分,白朮3分。 主治:痢久如鼻涕凍膠,脈遲弱者。
二朮湯, 出處:《回春》卷五。 組成:蒼朮(米泔浸,炒)1錢半,白朮(去蘆)1錢,南星1錢,陳皮1錢,茯苓(去皮)1錢,香附1錢,酒芩1錢,威靈仙1錢,羌活1錢,甘草1錢,半夏(薑制)2錢。 主治:痰飲雙臂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