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散

SAN H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脾經 20%
胃經 19%
肝經 13%
心經 7%
腎經 4%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心包經 1%
膽經 1%
大腸經 1%
肺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三合散

  • 主治功效:心背痛。

中藥方劑組成: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蔥白: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

總結:

中藥方劑「三合散」的主要成分是麻黃、甘草、生薑、白芷、半夏、蒼朮、陳皮、川芎、蔥白、茯苓、乾薑、白僵蠶、桔梗、羌活、烏藥、香附、枳殼、紫蘇葉等,具有心背痛的治療功效。這些藥材各有其獨特的功效,相互配合,可以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烏藥順氣散、二陳湯、香蘇散加蒼朮、羌活。
水煎服。
本方方名,《東醫寶鑒·外形篇》卷二引作「三合湯」。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烏藥、蒼朮、羌活、半夏、茯苓、陳皮、香附、紫蘇葉、生薑、蔥白、麻黃、甘草、白芷、川芎、乾薑、白僵蠶、桔梗、枳殼組成。

烏藥、蒼朮、羌活、半夏、茯苓、陳皮、香附、紫蘇葉、生薑、蔥白、麻黃、甘草、白芷、川芎、乾薑、白僵蠶、桔梗、枳殼均具有散寒解表、溫經止痛的功效。

因此,本方具有散寒解表、溫經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背心一點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散寒解表、溫經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癤和癰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三合散, 出處:《癰疽神驗秘方》。 組成:新江子肉、砒、斑蝥各等分。 主治:癰疽不肯作膿。

三合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 組成:烏藥順氣散、二陳湯、香蘇散加蒼朮、羌活。 主治:背心一點痛。

三合散, 出處:《醫鈔類編》卷十七。 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炙草、熟地、川芎、白芍、當歸、柴胡、半夏。 主治:産後日久,虛勞發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