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甘草湯

FU LING GAN C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1%
肺經 27%
胃經 20%
心經 11%
腎經 8%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茯苓甘草湯」組成與功效介紹

茯苓甘草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清熱化痰、健脾益氣、利水消腫、安神益智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痰飲、水腫、咳喘、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甘草湯主要由半夏、生薑、茯苓、甘草、陳皮、白朮等藥物組成。各藥物具有不同的功效,共同協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半夏

半夏性溫,味辛、苦,入肺、胃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降逆止嘔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痰飲、咳喘、嘔吐等症。

生薑

生薑性辛、溫,入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止嘔,散寒解表,行氣通陽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嘔吐、腹瀉、感冒等症。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脾、心、腎經。具有利水消腫、益氣補脾、寧心安神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心悸、失眠等症。

甘草

甘草性甘、平,入脾、肺、心經。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氣短、咳嗽、中毒等症。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醒脾開胃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痰飲咳嗽等症。

白朮

白朮性溫,味苦、辛,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固表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泄瀉、水腫、自汗等症。

茯苓甘草湯的臨牀應用

茯苓甘草湯在臨牀上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

  • 痰飲:茯苓甘草湯具有清熱化痰、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療痰飲引起的咳嗽、喘息、胸悶等症狀。
  • 水腫:茯苓甘草湯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療水腫引起的肢體腫脹、小便不利等症狀。
  • 咳喘:茯苓甘草湯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療咳喘引起的咳嗽、咳痰、胸悶、氣喘等症狀。
  • 心悸:茯苓甘草湯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療心悸引起的胸悶、心慌、失眠等症狀。
  • 失眠:茯苓甘草湯具有安神益智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療失眠引起的入睡困難、睡眠質量差等症狀。

總之,茯苓甘草湯是一種具有多種功效的中藥方劑,在臨牀上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疾病。

傳統服藥法


茯苓2兩,桂枝2兩(去皮),甘草1兩(炙)生薑3兩(切)。溫中化飲,通陽利水。上藥以水4升,煮取2升,去滓,分3次溫服。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心下胃脘部有跳動現象心悸夜間易醒夜間遺尿睡眠障礙心臟病暈眩心絞痛尿失禁心內膜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心肌梗塞心包炎心肌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梅尼爾氏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甘草湯, 出處:《會約》卷四。 組成:半夏2錢,生薑3錢,茯苓3錢,甘草1錢,陳皮1錢,白朮1錢半。 主治:水停心下,眩悸嘔吐。

茯苓甘草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茯苓2兩,桂枝2兩(去皮),甘草1兩(炙),生薑3兩(切)。 主治:溫中化飲,通陽利水。主治:心下停飲,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咳而遺溺;奔豚。傷寒汗出不渴者;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傷寒發汗後,腹下氣滿,小便不利。膀胱腑發咳,咳而遺溺。疝作奔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