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白的傳統功效
1. 發汗解表
蔥白,其「發汗解表」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被廣泛應用於外感風寒的治療。其作用機理主要體現在疏通經絡、宣泄風邪之上。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指出「蔥亦有寒熱,白冷青熱」,說明蔥白偏於寒涼,適合治療陽明熱證,與發汗解表功效相符。《活人書》張元素更進一步闡述蔥白「專主發散,以通上下陽氣」,並舉例說明其在治療傷寒頭痛、少陰病下利等症中的應用。他指出,在運用蔥白時,需根據患者症狀進行加減,例如面色赤者可加蔥白,腹中痛者則需去蔥白,體現了辨證論治的思想。
《醫林纂要》則對蔥白的不同部位及炮製方法的功效進行了詳細說明,指出蔥白走肌膚,生用外行,泡湯則表散,說明蔥白發汗解表的作用與劑型、炮製方法密切相關。而《本草書》張壽頤則強調選擇柔細的蔥白效果更佳,並指出蔥白與蔥葉在功效上的區別,蔥白專主發散,而蔥葉則偏向疏通肝絡。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蔥白發汗解表功效的認識,不僅體現在其臨牀應用經驗的累積,更體現在對其藥性、藥物部位、炮製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蔥白作為一味簡單易得的中藥,其發汗解表功效在古代醫學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並為後世醫家所沿用。 其發揮功效的關鍵,在於其辛溫之性,能通達經絡,驅散外邪,使鬱遏之氣得以宣泄,最終達到發汗解表的目的。
2. 散風寒
蔥白,其散風寒之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現代醫學對其成分的認識也相輔相成。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提出「蔥亦有寒熱,白冷青熱」,說明蔥白性寒,與青蔥有所不同,更適合治療風寒表證。 《活人書》的張元素則更進一步闡述蔥白的作用:「蔥莖白專主發散,以通上下陽氣」。他指出蔥白用於治療傷寒頭痛、少陰病下利等症,皆是藉由其發散之性,通達陽氣,驅散寒邪。 值得注意的是,張元素也提到根據症狀調整用量,例如面色赤者加蔥白,腹中痛者則去蔥白,顯示臨牀應用需辨證論治。
《醫林纂要》則比較蔥白與蔥葉的不同功效,認為蔥白偏於行肌膚,散表邪,與《本草書名》中張壽頤所述「去青用白,取其輕清」相呼應。 而《本草綱目》則更廣泛地指出蔥白「除風濕、身痛麻痹」,並說明其散寒通氣之功,能解毒理血,此與《神農本草經疏》中「辛能發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陽氣」的論述相互印證。 諸多古代醫家認為蔥白能治療傷寒、中風、骨痛等症,皆因其能發散風寒,通達經絡,使邪氣外泄。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對蔥白散風寒功效的描述,從不同角度闡釋了其作用機理。其散寒發汗,通陽利氣的特性,使其成為治療風寒表證的有效單方。 但需注意的是,不同醫家對於蔥白的寒熱性及用量都有不同見解,臨牀應用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而定。
- 《本草經集注》:「陶弘景:蔥亦有寒熱,白冷青熱,傷寒湯不得令有青也。 」
- 《神農本草經疏》:「《本經》:主傷寒寒熱,出汗中風,面目腫。 」
3. 散結
蔥白,其散結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純指腫塊的消散,而是涵蓋了多種病理狀態下的「結」。 其散結機理主要來自其發散通陽之性。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雖提及蔥白與青蔥寒熱之別,但後世醫家對其功效的理解更加全面。《活人書》張元素指出蔥白「專主發散,以通上下陽氣」,並舉例說明其在治療傷寒頭痛、少陰病下利等症中的應用。 這裏的「結」指的便是因陽氣不通而導致的寒邪凝滯、氣血阻滯等病理狀態。 張氏認為,蔥白能通過發散通陽,化解這些「結」,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面色赤者加蔥白,腹痛者去蔥白,更體現了其辨證論治的靈活運用。
《醫林纂要》則闡述了蔥白不同部位及炮製方法對功效的影響,認為其根與白行肌膚,青與尖專行達肌表,生用外行,泡湯表散,熟則守中。這說明蔥白散結的途徑多樣,可內可外,可表可裡。 《本草書》張壽頤則強調選擇柔細蔥白的重要性,並指出其與青蔥在功效上的區別:蔥白專主發散,而青蔥則疏通肝絡。 這裏的「結」,也包含了肝氣鬱滯所致的病理狀態。
綜上所述,蔥白散結的功效並非單一指向某種具體的腫塊,而是基於其發散通陽的特性,針對由陽氣不足、氣血阻滯、寒邪凝滯等原因引起的各種病理狀態下的「結」,例如頭痛、腹痛、下痢等,通過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散結的目的。 不同的古代醫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蔥白的散結功效,共同構成了對其藥理作用的豐富理解。
4. 清熱解毒
蔥白,作為一種常見的藥材,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清熱解毒的功效,主要體現於其發散、通陽的特性。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提到蔥白性寒,與蔥葉的溫熱性質不同,這也暗示了其清熱的潛力。《活人書》張元素則更進一步闡述,蔥白能發散通陽,用於治療傷寒頭痛、少陰病下利等症。值得注意的是,張元素也指出,蔥白的應用需根據病症調整,例如面色赤者可加蔥白,腹痛者則需去蔥白,顯示其運用之精妙並非一概而論。
《醫林纂要》則對蔥白的不同部位及其炮製方法的藥性差異做了詳細的描述,說明其藥效與部位、炮製方式息息相關。生用則外散,泡湯則表散,熟則守中,這也為臨牀應用提供了更精準的指導。
多部典籍,如《名醫別錄》、《日華子諸家本草》、《本草書名》、《神農本草經疏》、《本草綱目》等,都記載了蔥白治療各種熱性疾病的功效,包括傷寒、頭痛、發熱、喉痹、癰腫等。這些記載佐證了蔥白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其機理在於其發散通陽,使體內鬱熱之邪得以排出,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神農本草經疏》更進一步指出,蔥白能解肌通陽,使邪氣得以發散,從而達到治療各種外感熱證的效果。
總而言之,古代醫籍中對蔥白的清熱解毒功效有著豐富的記載和詳細的論述,其機理主要在於其發散、通陽的特性,但其應用也需根據病情和個體差異靈活掌握。 不同炮製方法和用量也會影響其療效,需謹慎使用。
5. 通經絡
蔥白,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通經絡」的功效,主要體現在其發散、通陽的特性。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提及蔥白性寒,與青蔥性熱有所不同,說明蔥白的應用需區分其部位與性味。 《活人書》張元素則更進一步闡述蔥白「專主發散,以通上下陽氣」,並舉例說明其在治療傷寒頭痛、少陰病下利等症中的應用,指出其能疏通經絡,調和陰陽。 根據張元素的論述,蔥白的應用需根據患者症狀調整,例如面色赤者可加蔥白,腹痛者則需去除。 這說明蔥白通經絡的作用並非一概而論,需要根據具體病情靈活運用。
《醫林纂要》則指出蔥白能行肌膚,與青蔥行於肌表有所區別。 《本草書》張壽頤進一步區分蔥白與青蔥的功效,認為蔥白「專主發散」,而青蔥則疏通肝絡,再次強調了蔥白在通經絡方面的獨特性。 《神農本草經疏》則從更深層次解釋蔥白通經絡的機理,認為其辛味能發散,解肌,通上下陽氣,從而治療傷寒、中風、喉痹等因經絡不通所致的疾病。 《本草綱目》則總結蔥白治療的疾病多屬太陰、陽明經,皆取其發散通氣之功,並指出「氣通則血活」,說明其通經絡的功效與氣血運行密切相關。 諸多古代醫籍的記載,共同印證了蔥白具有通經絡之效,但其應用需考慮其性味及病情,並非簡單的單一功效。
- 《本草綱目》:「《綱目》:蔥,所治之症,多屬太陰、陽明,皆取其發散通氣之功。通氣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氣者,血之帥也,氣通則血活矣。金瘡磕損,折傷血出,疼痛不止者,王嵺《百一方》用蔥白、砂糖等分研封之,雲痛立止,更無痕瘢也。蔥葉亦可用。又蔥管吹鹽入玉莖內,治小便不通及轉脬危急者。余常用,治數人得驗。 」
- 《神農本草經疏》:「蔥,辛能發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陽氣,故外來怫郁諸證,悉皆主之。傷寒寒熱,邪氣並也;中風面目腫,風熱郁也;傷寒骨肉痛,邪始中也。喉痹不通,君相二火上乘於肺也,辛涼發散,得汗則火自散而喉痹通也。肝開竅於目,散肝中邪熱,故雲歸目。除肝邪氣,邪氣散則正氣通,血自和調而有安胎安中利五臟之功矣。其曰益目睛,殺百藥毒者,則是辛潤利竅而兼解散通氣之力也。 」
6. 驅蟲殺蟲
蔥白,為蔥之白色莖部,在古代醫籍中記載其具有多種功效,其中驅蟲殺蟲亦為其重要應用。 多部經典醫籍皆提及蔥白的藥性及療效,其驅蟲作用並非單獨強調,而是與其整體的發散、通陽、解毒功效緊密相連。
《本草綱目》記載蔥白可治「蟲積心痛」、「小兒盤腸內釣」,表明其在驅除腸道寄生蟲方面具有療效。 此功效與蔥白「發散通氣」的藥性密切相關。 《神農本草經疏》認為蔥「辛能發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陽氣」,這種發散作用可驅除體內鬱滯之邪,而寄生蟲的入侵亦屬於邪氣的一種。 邪氣得解,蟲積自除,此為蔥白驅蟲的機理推測。
《本草綱目》中更提到蔥白可與砂糖研末外敷,治療金瘡磕損,這與其殺菌消炎作用有關。 雖然非直接驅蟲,但抑制感染,有助於防止因傷口感染而引發的蟲積或其他併發症,間接地體現了其在防治蟲害方面的作用。 《本草蒙筌》中則記載蔥白可解蛇傷、蚯蚓傷,這也暗示了其具有抵抗某些毒性物質的能力,此能力可能也延伸到對部分寄生蟲的抑制。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並未單獨以「驅蟲」為蔥白的核心功效,但通過其發散通氣、解毒等作用的描述,可推測蔥白具有驅除腸道寄生蟲及輔助治療蟲傷的功效。 其驅蟲機理可能與其發散性、解毒性及抗感染能力有關,但需結合其他藥物或療法才能更有效地達到治療效果。 相關記載多見於經驗總結與臨牀應用,缺乏現代藥理學的佐證。
7. 安胎
蔥白,為蔥之白色莖部,在古代醫籍中被記載具有安胎功效,其作用機理值得探討。 《名醫別錄》明確指出蔥白能「安胎」,這也是其最為人熟知的功效之一。然而,單純依靠「安胎」二字並不足以說明其作用機制,需結合其他醫籍論述深入分析。
《神農本草經疏》認為蔥白「辛能發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陽氣」,並進一步指出其安胎功效源於「除肝邪氣,邪氣散則正氣通,血自和調而有安胎安中利五臟之功矣」。此處強調了蔥白發散解表,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通過溫通陽氣,使氣血運行通暢,從而達到安胎的目的。 此觀點與《日用本草》中「能達表和裏,安胎止血」的說法相呼應,說明蔥白並非單純作用於胎兒,而是通過調理母體氣血,間接達到安胎效果。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提到蔥白「冷」,與其他醫籍中提及的溫通陽氣似乎存在矛盾。然而,《醫林纂要》則指出蔥的性味與使用方式有關,生用則外行,泡湯則表散,熟之則守中。因此,蔥白的寒溫屬性可能因炮製方法和用量而異,在安胎應用中,應選用合適的炮製方法,以發揮其溫通陽氣而不傷正氣的作用。 《本草書名》中張壽頤也提到,選擇「柔細者為佳」,說明用藥的精細程度也影響療效。
綜上所述,蔥白安胎功效並非單一作用,而是通過其發散風寒、溫通經絡、調和氣血等多重作用,改善母體的氣血運行狀態,從而達到安胎的目的。 古代醫家對蔥白的應用,也重視劑量和炮製方法的選擇,力求達到最佳療效。 然而,需注意的是,以上僅為古代醫籍對蔥白安胎功效的論述,其現代藥理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
- 《日用本草》:「《日用本草》:能達表和里,安胎止血。 」
8. 祛風除濕
蔥白,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祛風除濕的功效也得到多方驗證。從上述典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分析其機理:
首先,蔥白的辛溫特性是其祛風除濕的根本。多部典籍如《本草書名》、《用藥心法》、《神農本草經疏》等都提到蔥白具有「通陽氣」、「發散風邪」的作用。張元素在《活人書》中更明確指出蔥白「專主發散,以通上下陽氣」,並列舉其在治療傷寒、少陰病等寒邪內蘊的疾病中的應用,說明其能驅散寒邪,溫通經絡,從而達到祛風除濕的效果。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雖然提到蔥白、青蔥的寒熱不同,但並沒有否定蔥白的溫散作用,反而說明其在特定情況下的應用。
其次,蔥白的發散作用不僅限於表層。 《醫林纂要》指出,蔥白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作用,根與白行肌膚,而全用則行通身,說明蔥白能深入肌膚,疏通經絡,排除體內濕邪。 《本草綱目》更進一步說明,蔥白治療的症狀多屬太陰、陽明經,皆取其發散通氣之功,「氣通則血活」,說明其不僅能祛除風寒濕邪,也能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改善因濕邪阻滯引起的各種症狀,例如《本草綱目》提到的除風濕、身痛麻痹等。
總而言之,蔥白祛風除濕的功效,源於其辛溫發散的特性以及對氣血運行的調節作用。 古籍中記載的眾多應用,例如治療傷寒、頭痛、關節痛等,都從不同角度佐證了其在祛風除濕方面的療效。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典籍對蔥白的用法用量及配伍有所差異,需根據具體情況參考應用。
- 《本草綱目》:「《綱目》:除風濕、身痛麻痹,蟲積心痛,止大人陽脫,陰毒腹痛,小兒盤腸內釣,婦人妊娠溺血,通奶汁,散乳癰,利耳鳴,塗犬毒。【臨床應用】」
9. 解毒
蔥白,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具有解毒功效,其機理主要體現在其發散通氣的作用上。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提到蔥白性寒,與蔥葉的溫熱不同,這也暗示了其在治療上的不同應用方向。 《活人書》的張元素則更進一步闡述了蔥白的功效,認為其「專主發散,以通上下陽氣」。他舉例說明蔥白在治療傷寒頭痛、少陰病下利等症中,能透過發散解表,達到解毒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張元素也提到根據症狀,例如面色赤熱或腹痛,使用蔥白需謹慎考量。
《醫林纂要》則指出蔥白、蔥根、蔥葉作用部位各有不同,蔥白行於肌膚,其生用外行,泡湯則表散,說明其解毒作用多在體表。 《本草綱目》李時珍總結蔥白解毒的原理為:「通氣故能解毒及理血病」,認為蔥白能疏通氣血,從而達到解毒的效果。這與《神農本草經疏》中所述「辛能發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陽氣」的觀點不謀而合。 該書更進一步解釋了蔥白治療傷寒、中風、喉痹等症的機理,皆與其發散解表、通達氣血的功效相關。
其他典籍如《名醫別錄》、《日華子諸家本草》、《本草蒙筌》等,也記載了蔥白治療各種疾病,包括傷寒、喉痹、蛇傷等,這些記載都從不同角度佐證了蔥白具有解毒功效,其作用機制與發散、通氣、解表密切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蔥白用於治療金瘡、小便不通等,也與其通氣活血的特性有關。綜上所述,蔥白的解毒功效,主要源於其發散通氣的特性,能有效疏通經絡,驅除外邪,達到治療的目的。
蔥白的現代功效
1. 降血壓
《本草拾遺》云:「蔥白,味辛,性微溫,有益五臟,通陽活血,散寒闢穢。」
蔥白性味辛溫,具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行氣活血、寬中益氣、提神醒腦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蔥白中的硫化物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此外,蔥白中還含有大量的槲皮素,槲皮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具有降血壓、抗炎、抗病毒等作用。
2. 改善消化系統
《本草綱目》載,蔥白「通五臟,調營衛,達表裡,闢六氣,治寒熱」。蔥白中含有一種叫做「蔥素」的成分,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功能,達到理氣和胃,寬中下氣,消食導滯的作用。因此,蔥白可以改善消化系統功能,緩解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狀。
3. 改善食慾
蔥白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發表通陽、散寒解表、開胃消食、理氣化痰之功。蔥白特殊香氣和辛辣味道,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加腸胃蠕動,改善食慾,增強消化功能。
4. 止痛功效
蔥白辛溫,能通陽散寒、化淤止痛,具有較好的止痛效果。蔥白中的硫化物可刺激神經,增加血液循環,從而減輕疼痛感;此外,蔥白還含有一些消炎成分,有助於緩解疼痛引起的炎症反應,進一步緩解疼痛。
5. 抗發炎
蔥白含多種抗氧化物質及抗炎物質,如硫化物、多酚及類黃酮等,能減輕發炎反應,緩解關節炎、炎症性腸病等炎症相關疾病。另含甜菜鹼、膽鹼等特殊成分,具抗菌、抗病毒作用,可預防感染引起的炎症反應。
6. 降血脂
蔥白中富含硫化物、維生素C、維生素E及纖維素。硫化物具有抗氧化、抗發炎和抗菌功效,可抑制膽固醇合成、降低血脂。維生素C、E皆為抗氧化劑,可保護心血管系統。纖維素可促進腸道蠕動,排除膽固醇和脂肪,降低血脂含量。
7. 提升免疫力
蔥白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與硫化物,可提升人體免疫力。維生素C為強效抗氧化劑,能中和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增強身體免疫力。硫化物具有抗菌、抗癌功效,可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增強抵抗力。此外,蔥白中還含有維生素A、鋅等營養素,也有助於提升免疫力。
蔥白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 內服:煎湯,9-15g;或酒煎。煮粥食,每次可用鮮品15-30g。
- 外用:適量,搗敷,炒熨,煎水洗,蜂蜜或醋調敷。2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蔥白注意事項重點:
- 表虛多汗者忌服:蔥白性溫熱,表虛多汗者食用會加重症狀。
- 與蜂蜜同食易致下利:生蔥與蜂蜜同食,容易引起腹瀉。
- 過量食用會上衝五臟:過量食用蔥白會導致氣機上衝,影響五臟運作。
- 虛弱氣滯者應慎食:蔥白性溫,虛弱氣滯者過量食用,容易引發氣鬱。
- 狐臭者不宜食用:蔥白有發散作用,狐臭者食用後會加重氣味。
- 服用地黃、常山時忌食:蔥白會影響地黃、常山的藥效。
- 胃腸虛寒者不宜過量食用:蔥白性溫熱,胃腸虛寒者過量食用會損傷脾胃功能,引起腹瀉。
- 脾胃虛寒、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患者慎食:蔥白性溫熱,有助於血液循環和疏通經絡,但脾胃虛寒、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人士要避免大量食用。
- 過度食用會刺激消化道:過度食用蔥白會刺激消化道,導致腹脹、胃潰瘍等問題。
- 新鮮蔥白應烹調或加熱食用:食用新鮮的蔥白可能會引起口腔潰瘍、過敏等問題,建議先經過烹調或加熱再進食。
- 腎功能不佳者應限制攝入:蔥白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對腎功能不佳的人士應限制攝入,以免對腎臟造成負擔。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適量食用:蔥白的溫熱性質可能會對胎兒或嬰兒產生不良影響,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應過量食用。
蔥白相關的方劑
蔥白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蔥白含有的化學成分
鱗莖(bulb), 揮發油 (volatileoil), 維生素B1(vitaminB1), 維生素B2(vitaminB2), 煙酸(nicotinicacid), 硬脂酸(stearicacid), 花生酸(arachidicacid), 粗脂肪(crudefat), 粗蛋白質(crudeprotein), 粗纖維(crudefiber), 戊聚糖(pentosan), 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 維生素(vitamin), 胡蘿蔔素(carotene), 草酸(oxalicacid), 脂類(lipids), 亞麻酸(Linolenicacid), 亞油酸(linoleicacid), 油酸(oleicacid)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