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上三味,以水600毫升(三升),煮取200毫升(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相關證候

少陰寒化證
四逆湯證,理中湯證,少陰陽虛寒化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白通湯, 出處:《易簡》。 組成:乾薑2兩,附子(生用)2兩。 主治:傷寒發熱,大便自利。
白通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蔥白4莖,乾薑1兩,附子1枚(生,去皮,破8片)。 主治:溫裏散寒,復陽通脈。主治:少陰病,下利脈微者。
白通湯, 出處:《解圍元薮》卷四。 組成:白朮、木通、木瓜、前胡、柴胡、羌活、獨活、花粉、金銀花、風藤、牛膝、甘草、陳皮、角針、蒺藜、薄荷、米仁、蒼耳子、皂角子各等分。 主治:風癩。
白通湯, 出處:《外台》卷二引《肘後方》。 組成:大附子1枚(生,削去黑皮,破8片),乾薑半兩(炮),甘草半兩(炙),蔥白14莖(一方有犀角半兩)。 主治:傷寒泄痢不已,口渴不得下食,虛而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