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通加豬膽汁湯

BAI TONG JIA ZHU DAN Z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熱 (1.6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肺經 15%
腎經 15%
肝經 12%
胃經 11%
脾經 11%
膽經 6%
膀胱經 4%
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白通加豬膽汁湯中的蔥白,主要作用在於「散寒解表」,其辛溫之性可發散風寒,溫通經絡。蔥白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溫中散寒、通陽利氣之功效。

蔥白本身具備發汗解表、溫中散寒的功效,與豬膽汁、白芍等藥物相配,可增強整體方劑的溫陽散寒、疏肝理氣之效,有助於治療寒邪凝滯、氣機阻滯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白通加豬膽汁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

其一,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之效,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有助於緩解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提升藥效。

其二, 調和藥性: 方中豬膽汁性寒,乾薑性溫,二者相配,可起到寒溫相濟的作用,平衡藥性,避免單一藥物過於寒涼或溫熱,更利於整體療效的發揮。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附子性溫,入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心陽、散寒止痛之效。此方主治寒邪凝滯,陽氣虛衰,故以附子溫陽散寒,助陽氣回升,以達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目的。
  2. 助藥力,增強療效:附子藥性峻烈,能引導其他藥物直達病所,增強藥效。此方中其他藥物如白芷、川芎等,有通經活絡、散寒止痛之效,附子則能助其藥力,使藥效更顯著,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白通加豬膽汁湯為一經典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寒邪直中少陰,見有四肢厥逆、嘔吐、下利等症狀。此方源自《傷寒論》,由乾薑、附子、甘草、葱白、豬膽汁等人參及人尿等藥物組成。其中人尿的使用,在現代看來頗為特殊,但在傳統中醫學中卻有其獨特意義。

根據中醫理論,人尿性溫,能通陽化氣、引火歸元,對於寒邪內盛、陽氣衰微的情況有一定療效。人尿中的成分複雜,含有豐富的鉀鹽與氨,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酸鹼調節作用,能助陽回厥,使體內陽氣得以恢復。此外,人尿還能起到清熱解毒的效果,對於寒閉之證,能輔助豬膽汁以開竅醒神。

然而,由於人尿的特殊性質和現代衛生觀念的影響,臨床使用時需謹慎處理,確保其安全性和衛生條件。在實際應用中,亦可考慮以其他藥材替代,以適應現代醫療環境的需求。

白通加豬膽汁湯中加入豬膽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消積: 豬膽汁具苦寒之性,能清熱解毒,消積化滯。對於因濕熱內蘊、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助消化吸收: 豬膽汁含有膽酸,可以促進脂肪的消化吸收,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同時,它還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白通加豬膽汁湯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白通加豬膽汁湯由以下藥物組成:

  • 蔥白:發汗解表、散寒通陽
  • 乾薑:溫中散寒、回陽救逆
  • 附子:大補元陽、散寒止痛
  • 豬膽汁:清熱解毒、明目退黃

主治病症

本方主治少陰病,陰盛格陽所導致的一系列症狀:

  • 下利不止
  • 厥逆無脈
  • 面赤
  • 乾嘔
  • 煩躁

此外,也可用於治療寒濕腰痛,特別是久坐濕地傷腎,導致的短氣腰痛,厥逆下冷,陰脈微弱者。

病理機制與治療原理

少陰病是寒邪直中少陰,導致陰寒內盛,陽氣被格拒於外,不能達於四肢,因此出現下利清穀、四肢厥逆、脈微欲絕等陰寒內盛之象;同時,由於陰寒之邪逼迫陽氣上浮,故可見面赤、乾嘔、煩躁等格陽於外之象。

白通加豬膽汁湯的治療原理,即是針對上述病機,扶陽抑陰,通達上下。方中以附子大補元陽,溫散寒邪,為君藥;乾薑溫中散寒,助附子以祛陰寒,為臣藥;蔥白通陽散寒,引陽氣達於四肢,為佐藥;豬膽汁清熱解毒,一方面可以制約附子、乾薑的熱性,另一方面可以清解格拒於外的虛陽,緩解煩躁、乾嘔等症狀,為使藥。

本方以辛溫之附子、乾薑為主,以通陽之蔥白為輔,佐以苦寒之豬膽汁,辛開苦降,溫清並用,使陰陽調和,格陽得歸,厥逆得溫,吐利得止,則諸症自愈。

具體而言,本方之治療可分為以下幾個層面:

  1. 回陽救逆: 附子為峻補元陽之要藥,能溫腎壯陽,祛除陰寒,使陽氣得以恢復,從而改善厥逆無脈之症。
  2.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能溫中散寒,祛除脾胃之寒,從而改善下利不止之症。
  3. 通陽散寒: 蔥白辛溫,能通陽散寒,引陽氣達於四肢,從而改善厥逆之症。
  4. 清熱解毒: 豬膽汁苦寒,能清解格拒於外的虛陽,緩解煩躁、乾嘔等症狀。

綜上所述,白通加豬膽汁湯具有回陽救逆、溫中散寒、通陽散寒、清熱解毒之功效,通過扶陽抑陰,通達上下,使陰陽調和,從而達到治療少陰病陰盛格陽之目的。

臨牀應用

白通加豬膽汁湯不僅可用於治療典型的少陰病陰盛格陽證,亦可靈活運用於其他陰寒內盛,虛陽上浮之證。例如,可用於治療霍亂吐瀉、中風脫證、小兒慢驚等屬於陽氣虛衰,陰寒內盛之證。臨牀應用時,需根據具體病情,辨證加減。

傳統服藥法


蔥白4莖, 乾薑1兩, 附子1枚(生、去皮、破)8片, 人尿5合, 豬膽汁1合。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納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2次溫服。若無膽亦可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溫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頭部發熱腰骶痛大腸激擾綜合症動脈粥樣硬化前列腺炎腦炎心肌梗塞低血壓慢性腎衰竭病毒性腦膜炎急性脊髓灰白質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嘔吐腎絲球腎炎腹瀉手腳冰冷呼吸氣短言語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白通加豬膽汁湯, 出處:《胎産秘書》卷三。 組成:熟附子2錢,乾薑8分,焦朮2錢,茯苓2錢,炙甘草2錢,蔥2莖(去尖白)。 主治:産後類中風痙症。

白通加豬膽汁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蔥白4莖,乾薑1兩,附子1枚(生、去皮、破)8片,人尿5合,豬膽汁1合。 主治:少陰病,陰盛格陽,下利不止,厥逆無脈,面赤乾嘔而煩躁;及寒濕腰痛;久坐濕地傷腎,腎傷則短氣腰痛,厥逆下冷,陰脈微者;少陰中寒,陰盛格陽,熱藥相拒不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