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麻黃湯

JIA JIAN MA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0%
脾經 17%
胃經 17%
膀胱經 13%
肝經 8%
心經 8%
腎經 4%
肺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麻黃湯」中含有麻黃,主要原因有二:

  1. 發汗解表: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對於外感風寒,症見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咳嗽痰多者,麻黃可迅速驅散風邪,解除表寒,達到解表發汗之效。
  2. 宣肺通竅: 麻黃亦可宣通肺氣,暢達鼻竅。對於鼻塞不通、呼吸不暢者,麻黃可疏散肺氣,通利鼻竅,改善呼吸道症狀。

「加減麻黃湯」中加入羌活,主要是為了加強疏風散寒、止痛的效果。

  • 羌活味辛、苦,性溫,入膀胱、肝經。具有疏風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風寒邪氣入侵引起的頭痛、鼻塞、肢體疼痛等症狀。
  • 麻黃湯本身以麻黃為主,發散風寒,但容易耗氣傷津。羌活則能配合麻黃,既能增強散寒效果,又可減緩麻黃的燥性,防止傷津耗氣,使藥物的效力更加平衡。

加減麻黃湯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麻黃湯主治外感風寒,但若患者兼有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則可加入防風。防風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可以加強麻黃湯的解表止痛效果,更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皮膚不適。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麻黃湯中麻黃性溫燥,容易耗傷津液,而防風性溫和,可以起到調和麻黃的燥性,防止藥物過於辛燥,進一步增強麻黃湯的療效,使之更加安全有效。

加減麻黃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宣肺解表,散寒止咳: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宣肺解表、散寒止咳之功效,可助麻黃發散風寒,緩解風寒襲肺所致的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狀。
  2. 行氣和中,解魚蟹毒:紫蘇葉還具有行氣和中、解魚蟹毒的功效,可以緩解因服用麻黃湯引起的胸悶氣短、噁心嘔吐等症狀,同時也能解去魚蟹等食物的寒涼之性。

因此,紫蘇葉的加入,不僅增強了加減麻黃湯的發散風寒之效,也兼顧了藥性平和,避免了單獨使用麻黃湯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加減麻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麻黃性溫燥,容易傷陰耗氣,而甘草性甘平,能緩解麻黃的燥熱之性,使其藥力趨於平和,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度刺激。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緩和藥性、解毒生津等功效,能協同麻黃等藥物,更有效地治療外感風寒、肺氣壅塞等病症。

此外,甘草還可與其他藥材配伍,發揮更好的藥效。例如,與桂枝配伍,可增強溫經散寒的作用;與杏仁配伍,可增強止咳化痰的作用。總之,甘草在加減麻黃湯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療效。

加減麻黃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解表散寒,助麻黃發揮功效: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的功效。麻黃性溫,但其散寒之力較強,容易傷及陽氣。生薑可以輔助麻黃散寒解表,並溫煦脾胃,避免麻黃過於寒涼,減輕其對胃腸道的刺激。
  2. 和中調氣,緩解麻黃的副作用: 麻黃具有發汗解表之功,但同時也可能引起發汗過度、心慌氣短等副作用。生薑可以和中調氣,緩解麻黃的副作用,使藥效更溫和、安全。

加減麻黃湯中加入蔥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發散風寒,宣肺止咳: 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宣肺止咳的功效。麻黃湯本身主治風寒束表、肺氣不宣之症,加入蔥白可增強其發散風寒之力,更有效地疏通經絡,使邪氣外解,緩解患者的咳嗽、鼻塞、發熱等症狀。
  2. 協同麻黃,增強療效: 蔥白與麻黃皆屬辛溫發散藥,兩者配伍,可以相互增效,達到更好的療效。蔥白可以增強麻黃的宣肺解表作用,更有效地驅散寒邪,使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主治功效


加味麻黃湯:傳統中醫方劑,溫暖發汗,驅散風邪

麻黃:辛溫解表,發散風寒

麻黃,性辛溫,歸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其中,發汗解表是麻黃的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利水消腫可治療風寒表實證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止咳平喘則用於治療外邪侵襲、肺氣不暢所致之喉癢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緊迫、胸悶、氣喘等症;此外,麻黃還能散風寒,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甘草:平緩藥性,補氣益陰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生薑:溫中散寒,化痰止嘔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蔥白:發汗解表,通陽散寒

蔥白,性味辛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等功效。常於感冒風寒之初發,或於外感表症中配合其它解表藥以助發汗;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惡寒、咳嗽、關節痠痛、風濕痹痛等症狀;富含維生素C和葉酸,可保持胎兒健康。

防風:祛風除濕,解表發汗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羌活:祛風散寒,舒筋活絡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羌活還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對於預防和治療感染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紫蘇葉:發汗解表,止咳平喘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總結:加味麻黃湯,溫暖發汗,驅散風邪

加味麻黃湯,由麻黃、甘草、生薑、蔥白、防風、羌活、紫蘇葉等藥材組成,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咳平喘、解毒透疹等功效。常適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惡寒、咳嗽、關節痠痛、風濕痹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羌活、大力、沙參、川芎、赤芍、桔梗、甘草、生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因此不宜在發熱、口渴、大汗淋漓、肺虛久咳、陰虛火旺等情況下使用。

相關疾病


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蕁麻疹麻疹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感冒咳嗽怕冷不易流汗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麻黃湯, 出處:《醫學集成》卷二。 組成:麻黃、羌活、防風、紫蘇、甘草、生薑、蔥白。 主治:感冒無汗。

加減麻黃湯, 出處:《醫學集成》卷三。 組成: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羌活、大力、沙參、川芎、赤芍、桔梗、甘草、生薑。 主治:麻疹初起,時令大寒。

加減麻黃湯, 出處:《直指》卷八。 組成:麻黃(去節)1兩,辣桂半兩,甘草(炙)半兩,杏仁50枚(去皮尖,微炒,别研),陳皮半兩,半夏(制)半兩。 主治:肺感寒邪咳嗽。

加減麻黃湯, 出處:《醫學探驪集》卷三。 組成:麻黃3錢,桂枝2錢,蘇葉3錢,黃芩3錢(酒洗),芥穗3錢,滑石4錢,豆豉4錢,木通3錢,甘草1錢。 主治:傷寒初病,腿膝無力,頭痛,發熱惡寒,脈象浮洪而緊,亦有不緊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