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邪湯

SAN XI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18%
肝經 16%
膀胱經 12%
心經 10%
胃經 10%
心包經 4%
腎經 4%
膽經 4%
肺經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心經
胃經
心包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散邪湯,中藥方劑,主治三陽經瘧疾,症狀包括頭痛、無汗、發熱、惡寒。

散邪湯組成:

  • 麻黃:性辛溫,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甘草:性味甘平,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芍:性微寒,味酸甘,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白芷: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川芎:性辛溫,味苦辛,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散邪湯具有解表散寒、清熱止瘧的功效,適用於治療三陽經瘧疾。

傳統服藥法


柴胡1錢,荊芥1錢,半夏1錢,黃芩1錢,甘草1錢。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川芎、白芷、麻黃、防風、紫蘇葉、羌活,均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甘草、白芍具有緩和藥性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散邪湯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因此,風寒感冒患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頭痛瘧疾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怕冷不易流汗

相同名稱方劑


散邪湯, 出處:《石室秘錄》卷二。 組成:柴胡1錢,荊芥1錢,半夏1錢,黃芩1錢,甘草1錢。 主治:外感初起發熱。

散邪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五。 組成:川芎1錢,白芷1錢,麻黃(去節)1錢,防風1錢,紫蘇1錢,羌活1錢,甘草5分,白芍藥(酒炒)1錢。 主治:發汗散邪。主治:三陽經瘧,頭痛無汗,發熱惡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