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蘇散

XIONG S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活人方》卷三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膀胱經 17%
脾經 14%
肝經 14%
胃經 11%
心經 9%
腎經 4%
心包經 3%
膽經 3%
肺經
膀胱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芎蘇散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散寒,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芎蘇散主治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身痛、肢體麻木、皮膚瘙癢等症狀。防風的加入可以幫助散寒止痛,緩解患者的症狀。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芎蘇散中其他藥物,如川芎、蒼朮、白芷等,也具有祛風散寒的作用。防風與這些藥物相配伍,可以互相協調,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防風還可以起到引藥上行,使藥力直達頭面部的作用,更有效地緩解頭痛等症狀。

芎蘇散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散寒: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羌活、獨活等配伍,可增強散寒解表之力,用以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疼、鼻塞、發熱等症狀。
  2. 理氣止痛:紫蘇葉還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風寒引起的胸悶、腹痛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白芷等配伍,可加強理氣止痛的效果,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芎蘇散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其解肌發表、升陽透疹的功效。

葛根味甘、性涼,入脾、胃經,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透疹的功效。在芎蘇散中,葛根與其他藥材配合,能有效疏風解表宣肺解肌促進汗液排出,達到治療風寒感冒、表証兼裏熱的目的。

同時,葛根的升陽透疹作用,有助於疹出透發避免邪毒鬱積,進一步加強了芎蘇散的解表功效。

芎蘇散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芎蘇散主治頭風痛,而川芎可改善血液循環,舒緩血管痙攣,達到止痛的效果。
  2. 疏風散寒: 川芎同時也具備疏風散寒的功效,可驅散風寒之邪,配合其他藥材,如蘇葉、蒼朮等,共同發揮疏風解表的作用,治療風寒引起的頭風痛。

因此,川芎在芎蘇散中扮演著活血止痛、疏風散寒的重要角色,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芎蘇散中包含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羌活性溫,味辛,入肝、膀胱經,具有疏散風寒、祛風止痛、止癢等功效。對於芎蘇散所治的風寒襲表、頭痛發熱、鼻塞流涕、肢體痠痛等症狀,羌活能起到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效果。
  2. 引藥上行: 羌活入肝經,具有引藥上行、透達表邪的作用,能將其他藥物引導至頭部,有效治療風寒入侵所導致的頭部病症。

芎蘇散中包含前胡,主要原因有二:

  1.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前胡性微寒,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的功效。芎蘇散主治風寒束肺,咳嗽痰多,氣喘胸悶等症,前胡能有效改善肺氣鬱閉,促進痰液排出,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芎蘇散中其他藥物如川芎、蘇葉等,也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痛的功效。前胡與這些藥物搭配使用,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共同發揮治療風寒感冒的功效。

芎蘇散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風散寒:麻黃性溫,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之效。芎蘇散主治風寒外襲、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麻黃可助藥力疏散風邪,緩解寒邪對人體的侵襲。
  2. 通竅止痛:麻黃能通鼻竅,開腠理,對於風寒阻滯經絡、頭面部疼痛者,麻黃可幫助藥力透達病所,起到通竅止痛的效果。

因此,芎蘇散中加入麻黃,可有效發揮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風寒外襲、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的目的。

芎蘇散中加入桂枝,主要是因為其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

桂枝性溫,味辛,入膀胱、心、肺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芎蘇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頭痛、肢體痠痛、麻木等症。桂枝溫經散寒,可以驅散體內的寒邪,使經絡通暢,從而緩解頭痛、肢體痠痛等症狀。

此外,桂枝還可以協調藥性,增強藥效。芎蘇散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白芷、防風等,都具有疏風散寒的功效,桂枝的加入可以溫和藥性,使藥效更加協調,更易於發揮藥效。

芎蘇散中含有甘草,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調和藥性: 芎蘇散以川芎、蘇合香等辛溫芳香之品為主,性偏燥烈。甘草味甘性平,入脾經,能緩和藥性,防止燥烈傷陰。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解毒、調和藥性,還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例如,甘草能增強川芎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使藥效更顯著。

主治功效


芎蘇散

中藥方劑「芎蘇散」,主要成分為:防風,紫蘇葉,葛根,川芎,羌活,前胡,麻黃,桂枝,甘草。主治功效為:感冒風寒,剛開始時,病邪在身體的表面,表現出頭痛、脖子僵硬、耳朵悶塞、身體發熱、怕冷不流汗,周身關節痠痛。

方劑組成介紹

  •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葛根: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 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功效。

總結

芎蘇散是中藥方劑,主要治療感冒風寒。其組成包括麻黃、桂枝、甘草、川芎、防風、葛根、前胡、羌活、紫蘇葉等,這些藥物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血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芎蘇散可以有效地緩解感冒風寒引起的頭痛、脖子僵硬、耳朵悶塞、身體發熱、怕冷不流汗,周身關節痠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川芎8分,陳皮8分,芍藥8分,白朮8分,蘇葉6分,乾葛5分,黃芩1錢,前胡1錢,麥門冬1錢,甘草3分。
加生薑、蔥白,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感冒腳氣病瘧疾胃潰瘍原發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炎痲風 [漢生氏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脖子頸項酸痛怕冷多痰流鼻涕白痰,白鼻涕上腹胃脘痛全身酸痛不易流汗怕吹到風頸部連及背部筋脈肌肉強直

相同名稱方劑


芎蘇散, 出處:《傷寒全生集》卷二。 組成:川芎、枳殼、桔梗、陳皮、半夏、蘇葉、柴胡、乾葛、茯苓、甘草、蒼朮。 主治:春、夏、秋感寒,頭痛,發熱惡寒,脈浮緊,無汗表證。

芎蘇散, 出處:《窮鄉便方》。 組成:撫芎8分,蘇葉8分,陳皮8分,檳榔8分,香附8分,大腹皮8分,羌活4分,木通4分,豬苓4分,澤瀉4分,香草3分。 主治:胃脘痛,素性有熱,遇感即發。

芎蘇散, 出處:《濟生》卷七。 組成:紫蘇葉1兩,川芎1兩,白芍藥1兩,白朮1兩,麥門冬(去心)1兩,陳皮(去白)1兩,乾葛1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發散表邪。主治:妊娠外感風寒,渾身壯熱,眼暈頭旋者。

芎蘇散, 出處:《活人方》卷三。 組成:防風4兩,蘇葉2兩5錢,乾葛2兩5錢,川芎1兩5錢,羌活1兩5錢,前胡1兩5錢,麻黃1兩,桂枝5錢,甘草5錢。 主治:感冒風寒,初起其邪在表,頭疼項強,耳塞身熱,惡寒無汗,周身關節痠疼。

芎蘇散, 出處:《增補內經拾遺》卷三引《局方》。 組成:川芎2錢,蘇葉1錢,枳殼(麸炒)1錢,桔梗1錢,柴胡1錢,半夏(湯泡7次)1錢,廣陳皮1錢,白茯苓(去皮)1錢,乾葛1錢半,甘草(炙)5分。 主治: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疼身痛;瘴瘧腳氣;産後傷風,惡露已淨;小兒感冒,面色寒滯,兩頰或似水紅桃花,鼻流清涕,惡風痰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