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歸芍藥湯

XIONG GUI SHAO Y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膀胱經 17%
肝經 15%
脾經 14%
心經 13%
胃經 6%
腎經 5%
心包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膀胱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心包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芎歸芍藥湯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行氣,止痛: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其能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對於經絡不通,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配合芍藥,緩解疼痛:芍藥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解疼痛的功效。川芎與芍藥搭配,一溫一寒,相輔相成,既能活血行氣,又能養血柔肝,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芎歸芍藥湯中加入當歸,乃因其具有多重功效,可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首先,當歸為血府藥,能補血活血,改善氣血循環,使藥力更好地運行至病竈部位。其次,當歸能養血安神,有助於緩解疼痛,改善失眠等症狀,配合芍藥的養血柔肝之效,使藥效更加和緩。此外,當歸亦能潤腸通便,緩解便祕,配合川芎、白芍的活血化瘀功效,更能有效改善血瘀所致的疼痛。因此,當歸的加入,可使芎歸芍藥湯的療效更全面、更有效。

芎歸芍藥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疼痛,調和營血: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能緩解疼痛,並調節氣血運行,與川芎、當歸相輔相成,協同止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疼痛症狀。
  2. 滋陰養血,抑制過度興奮: 白芍性微寒,能滋陰養血,抑制肝陽過亢,與川芎、當歸等藥物相配合,共同調節氣血,緩解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面紅耳赤等症狀。

芎歸芍藥湯為一經典方劑,用於調理婦科疾病,如痛經、月經過少等症狀。此方由川芎、當歸、白芍及桂枝等多種中藥組成。其中,加入桂枝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其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功效。桂枝性溫味辛,能促進血液循環,對因寒邪所致的腹痛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此外,桂枝還能夠與方中的其他草藥協同作用,增強整體療效。例如,與川芎、當歸相配,可以更好地調節月經週期,改善血瘀引起的各種症狀;與白芍合用則能增強滋陰養血、柔肝止痛的效果。總體而言,桂枝在此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夠提升整個方劑的溫通效果,還能幫助調節女性生理機能,達到治療目的。

芎歸芍藥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止痛:防風性味辛溫,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方中以芍藥為主,疏肝解鬱,但可能導致氣血瘀滯,疼痛加劇。加入防風,可疏通經絡,祛除風寒,協同芍藥止痛,改善疼痛症狀。
  2. 調和藥性:芎歸芍藥湯以川芎、當歸、白芍為主,藥性偏於滋潤,容易導致寒濕凝滯。加入防風,辛溫之性,可調和藥性,防止藥物過於滋膩,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芎歸芍藥湯為一經典的中醫方劑,主要用於調理婦女因血虛或血瘀所導致的各種症狀,如月經不調、腹痛等。其組成包括川芎、當歸、白芍等,而加入了枳實這一味藥材,則是為了增強整個方劑的行氣活血效果。根據中醫理論,氣血之間關係密切,血行需依賴氣的推動,因此在補血同時加入行氣藥物,可以更好地促進血液循環,使補血藥材的功效得以充分發揮。枳實性味苦、辛,歸脾、胃經,能行氣消滯、化痰散結,對於改善由於氣滯所導致的血瘀狀態特別有效。此外,枳實還有助於調節腸胃功能,對於伴有消化不良的患者來說,亦可減輕相關症狀,從而全面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

芎歸芍藥湯為一經典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婦女血虛而兼有風寒濕邪所致的各種病證。其組成包括川芎、當歸、白芍等多種草藥,其中加入了羌活這一成分。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腎經,具有散風寒、袪濕止痛的功效。在芎歸芍藥湯中加入羌活,主要是因為它可以驅除體內的風寒濕邪,特別是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所導致的腰膝酸痛、肢體痠楚有良好的療效。此外,羌活還能協同方中其他草藥,共同達到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作用。通過這種組合,不僅能改善婦科疾患,還能緩解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等症狀,使得該方劑在臨床上應用廣泛,深得醫患青睞。

芎歸芍藥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芎歸芍藥湯以川芎、當歸、白芍藥為主藥,偏於活血化瘀、養血調經,但藥性偏寒涼。甘草性甘溫,可中和藥性,避免寒涼傷胃,並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生津的功效,可增強其他藥物的效力,使藥效更顯著。例如,甘草可增強白芍藥的養血柔肝作用,使活血化瘀效果更佳。

芎歸芍藥湯為一經典方劑,主要用於調理婦科疾病,如經痛、月經過少等。其基本組成為川芎、當歸、白芍,這些藥材皆具有活血調經之效。在某些變型或加減方中會加入葛根,主要是因為葛根具有解肌發汗、升陽止瀉的功效,並能舒緩肌肉緊張與疼痛。從中醫理論來看,葛根性味甘辛涼,能入脾胃經,對於因氣滯或寒凝導致的經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此外,葛根還能夠調節體內陰陽平衡,增強身體對其他草藥成分的吸收利用。因此,在處理特定症狀時,加入葛根可以提升整個方劑的療效,使治療更加全面而有效。

「芎歸芍藥湯」並非包含「麻黃」的方劑。麻黃為發汗解表藥,主要用於風寒感冒、鼻塞、頭痛等症狀,而「芎歸芍藥湯」則屬於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方劑,兩者藥性、主治均不相同。

「芎歸芍藥湯」的組成一般為:川芎、當歸、白芍藥、生地黃、赤芍藥、桃仁、紅花等,用於治療血瘀阻滯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經行腹痛、血塊、閉經等症狀。

因此,將麻黃納入「芎歸芍藥湯」中,不僅無助於治療,反而可能因藥性相剋而影響療效。

主治功效


芎歸芍藥湯:疏肝解鬱、活血化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麻黃:辛溫發汗、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桂枝:溫經散寒、活血通絡、止痛。

  • 甘草:補氣清熱、瀉火解毒、止咳化痰。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

  •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主治功效:

肝鬱氣滯,氣滯血瘀所致的肋痛,疼痛劇烈,竄擾難忍,或脅痛,或胸痛,或少腹痛,甚則痛及頭目,脅肋滿痛,或伴有月經不調、胸悶、煩躁易怒等症狀。

總結:

芎歸芍藥湯,由川芎、當歸、白芍、桂枝、防風、枳實、羌活、甘草、葛根、麻黃等十味中藥組成,具有疏肝解鬱、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肝鬱氣滯引起的肋痛、脅痛、胸痛、少腹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川芎1錢6分,當歸1錢6分,芍藥1錢6分,桂枝1錢6分,防風1錢6分,枳實1錢6分,羌活1錢6分,甘草1錢6分,乾葛4分麻黃,側子2分。
分作2帖。每帖用水2鐘,加生薑5片,煎至7分,去滓,不拘時候服。有汗避風。
方中麻黃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芎歸芍藥湯, 出處:《奇效良方》卷二十八。 組成:川芎1錢6分,當歸1錢6分,芍藥1錢6分,桂枝1錢6分,防風1錢6分,枳實1錢6分,羌活1錢6分,甘草1錢6分,乾葛4分,麻黃、側子2分。 主治:肝積氣滯左脅下,遇發作手足頭面昏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