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胃脘痛很常見,從中醫證候,經絡與中藥理解!

- 最後更新:2022-07-09
關於上腹胃脘痛的3D經絡穴道分析:點選開啟

從現代醫學觀點看上腹胃脘痛


上腹胃脘痛

胃痛位置,通常是指肚臍以上到胸口之間的疼痛或抽筋,是相當常見的症狀。

造成胃痛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胃痛原因,就是因為壓力大,生活習慣不良,造成自律神經紊亂,導致胃酸分泌過多,使胃黏膜容易受傷、潰瘍,引起胃痛。

有些人飲食不節制,暴飲暴食、吃很油膩、口味太辣或刺激性食物及喝酒,喝太多促進胃酸分泌的碳酸飲料、果汁、吸菸等,也會造成胃痛。

有些人吃了不新鮮的食物,把細菌(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等)吃進肚子造成食物中毒、過敏、或特殊病毒等因素,也會讓胃黏膜發炎、潰瘍而造成胃痛。

這些原因造成胃黏膜發炎、十二指腸潰瘍、急性慢性胃炎、胃潰瘍,都會出現胃痛。

胃痛伴隨的症狀還有消化不良、脹氣、打嗝、食慾不振、胸口灼熱、出血、黑便、噁心、腹瀉、煩躁、貧血、倦怠...等等症候群,有些女性在經期來之前,也會胃痛。

治療胃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服用胃藥。依照統計數據指出,台灣人一年胃藥用量約22億顆,可見幾乎每個人都難逃腸胃問題。

現代人大量服用胃藥
現代人大量服用胃藥

現代醫學發現,由於胃藥就是中和胃酸的鹼性物質(鋁鹽、鎂鹽、鈣鹽...等等),長期服用可能會造成失智、腎功能損傷、肝硬化、性功能障礙、心臟衰竭、便祕、腹瀉、噁心、嘔吐、胃食道逆流、皮膚病變、頭痛、痛風、性功能障礙...等等副作用。

大部分的胃痛,只要靜養2~3日身體的自癒力就能讓它痊癒,可見這背後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運作。如果在胃痛時可以從中醫的理論與方法止痛,那不失為一種完美的替代方式。

從中醫的觀點看上腹胃脘痛


相關疼痛:

胃痛是困擾中國人千年以上的症狀,在古代稱為「胃脘痛」,疼痛的位置與現代醫學定義的胃痛一致。《黃帝內經》就曾經提到「胃脘當心而痛」,所以後代也稱為「心腹痛」、「心胃痛」。

會提到「心」是因為古代文獻中提到的心痛、心下痛,也包含胃脘疼痛,所以古人對於胃痛與心臟痛常常一起綜合探討,更認為心臟病其實是胃脘附近的經絡氣血阻塞所造成的

古人分類胃痛的原因非常複雜,例如:虛痛、氣痛、熱痛、寒痛、瘀痛、食痛、蟲痛、大結胸證心下痛,不論是「外感傷寒」或於「內傷雜病」都會胃痛。

這裡從經絡的角度,通往腹部的經絡有:任脈、衝脈、脾經、肝經、胃經、膽經、腎經。而手部的所有經絡,最終也都通往腹部,因此從經絡探討胃痛的原因,也可以很複雜。

這裡將現代人最常見胃痛的經絡型態列出如下:

一、肝氣鬱結、肝火犯胃

現代醫學發現,有些人經常因為壓力大、睡不好而產生心悸、胸悶、胃痛等症狀,至心臟科、腸胃科就診,照超音波檢查都沒問題,最後轉至身心科被定義為「自律神經失調」。

這種現象,其實與中醫所說的「肝氣鬱結」、「肝火犯胃」是一致的,當一個人壓力大,心情鬱悶時造成肝氣犯胃,胃脘就會脹滿疼痛、肋痛、胸悶、食慾不振、口苦、口乾、噯氣、胃酸或嘔吐,大便不暢、舌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這是相當常見的症狀,可以說多數中醫診所每天都在治療這種證候,從經絡檢測完全可以印證這個現象。

任何人只要壓力大,晚上睡不好,連續幾天之後就會出現下圖的經絡現象,這也可以說是自律神經不調的經絡型態,是很容易出現胃痛的!

壓力大,睡眠不足的常見經絡現象
壓力大,睡眠不足的常見經絡現象

從上圖可以看出,肝經與胃經實證,代表能量過強,而脾經虛證,代表脾氣虛弱,這種極端不平衡現象,非常容易出現一系列的胃腸不舒服症狀(胃痛、脹氣、消化不良...等等)

2021年夏天時,就有不少會員回報腸胃不舒服,因為這是夏天常見的經絡型態。尤其是肝經與胃經實證時,通常代表肝火、胃火旺盛,出現胃痛的機率更高

這種經絡型態如果配合三焦經、大腸經實證的變化型,就容易出現所謂的「心下痞」證,這種證專門就是在胃脘附近出現疼痛,服用「半夏瀉心湯」改善效果很快。

二、脾胃虛寒、陽虛

現代醫學發現,冬季是胃腸道疾病高頻率出現的季節,許多慢性胃炎、胃腸潰瘍患者易舊病復發而出現胃痛,從經絡檢測完全可以印證這個現象。

傳統中醫提到「脾胃虛寒」容易胃痛,從下圖可以清楚看到,現代人胃經平衡指數長年低於0,天氣愈冷時愈明顯。脾經更是不用說,現代人幾乎都是脾經虛證。因此到了冬天容易胃痛的原因就是這麼簡單!

現代人胃經平衡指數長年低於0
現代人胃經平衡指數長年低於0

這種因為「寒邪犯胃」所造成的胃痛,只要溫暖肚子就會改善,吃冷的食物就更痛,身體會出現怕冷,嘔吐白沬、口不渴愛喝熱水、舌苔白,脈緊。

長期「脾胃虛寒」體質的胃病,除了胃脘隱隱作痛之外,還更可能出現食慾不佳、吐清水、飢餓時更痛、四肢冰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長,長年慢性不癒非常難以根治。

反過來看,在寒冷的冬天有10%的人逆勢出現胃經嚴重實證,所以天氣愈冷愈容易出現胃食道逆流、胃痛,從經絡數據可以完全破解其原因。

約有10%的人在寒冬中,胃經嚴重實證
約有10%的人在寒冬中,胃經嚴重實證

不論胃經實證或虛證,久了容易出現所謂的「胃陰虛」,會出現慢性胃痛,隱隱地痛、口乾舌燥、容易飢餓確吃不下、乾嘔、呃逆、反胃、大便乾燥及舌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弦細或兼數。這就是胃病很久之後,損及陰血,或是體內過熱耗傷胃陰所造成。

以上兩種是最常見的胃痛經絡型態,此外吃太多古人稱為「飲食積滯」,可以從消食的酵素類中藥加以化解,這是短暫飲食過多所造成的。

有一種人因為外傷或種種原因,造成腹部經絡氣血阻塞而胃痛,這種胃痛的位置固定不變。只要服用一些活血化瘀藥物,或是從按摩法把阻塞點揉開即可治癒

只要確認是脾胃虛寒的胃痛,只要經常從「灸法」或「遠紅外線」溫暖肚子,服用溫陽的中藥,經常按摩相關經絡的穴道,堅持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明顯改善,這是值得嘗試的。

相關的11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載入中...

改善上腹胃脘痛的50個中藥方劑清單


與上腹胃脘痛的相關症狀或疾病


關於上腹胃脘痛之相關中醫典籍


  • 《醫學正傳.胃脘痛》:「古方九種心痛,…詳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實不在於心。」
  • 《壽世保元》:「胃脘痛者,多是縱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飲熱酒煎煿,復食塞涼生冷,朝傷暮損,日積月深,自鬱成積,自積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雜,妨礙升降,故胃脘疼痛,吞酸噯氣,嘈雜惡心,皆噎膈反胃之漸者也。」
  • 《雜病源流犀燭.胃病》:「胃痛,邪干胃脘病也。胃稟衝和之氣,多氣多血,壯者邪不能干,虛則著而為病,偏寒偏熱,水停食積,皆與真氣相搏而痛。惟肝氣相乘為尤甚,以木性暴,旦正克也。」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