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醫學觀點看頻尿
現代醫學對頻尿的定義為:喝水量正常時,一天小便超過8次,晚上起床上排尿超過1-2次就算是頻尿。
造成頻尿的原因非常多,最常見的是喝太多水或利尿飲料(咖啡、茶)、情緒壓力(緊張、不安)、腎臟疾病或膀胱炎(尿路感染),這最容易造成頻尿。
由於膀胱會隨著年紀增長,彈性慢慢減低,讓儲存尿液的量變少而導致頻尿,所以年紀愈大愈頻尿。
男性在50歲以上,容易出現前列腺肥大,女性如果有子宮肌瘤過大、懷孕期間或子宮脫垂同樣造成頻尿。
一些藥物的副作用更會造成頻尿,例如:鈣通道阻滯劑、利尿劑、鋰、SSRI(治療抑鬱症)、抗生素...等等。
頻尿的原因超級複雜的,如果不是以上疾病所引起的頻尿,就很適合運用中醫理論,提供另一條新思路。
從中醫的觀點看頻尿
頻尿困擾著幾乎過去千年來多數的中國人,因此中醫典籍上探討頻尿的內容很多,古人稱之為小便數、癃、溲數、小便稠數...等等。
就中醫的觀點來看,可以從「三焦」的概念來理解頻尿,《黃帝內經.素問》提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指出三焦是人體水液運行的主要通道,與小便存在密切聯繫。
由於「三焦」有區分上中下,所以上中下焦有問題時,都會影響到尿液的異常。
「上焦」包含心臟、肺臟,古人認為肺臟有問題的時候,會造成頻尿。「中焦」包含肝膽脾胃,古人主要認為,脾主運化水液,所以脾虛的人容易頻尿。
「下焦」包含腎臟膀胱,這是最直接影響到泌尿系統的部分。《黃帝內經》提到「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提出頻尿與「膀胱」腑息息相關,所以下焦有問題的人容易頻尿。
綜合以上,頻尿是體內臟腑調節水液與分佈的功能不佳,中醫認為人體水液調節最直接關的臟腑就是:肺臟、脾臟、腎臟與膀胱。
基於此,來理解頻尿的相關證候就相對容易了,分述如下:
1.外感傷寒影響肺臟、脾臟
中醫《傷寒論》是千古以來治療「外感傷寒」的專書,裡面有多處提到「小便不利」的症狀。
如果從三焦的角度來看,感冒傷寒時一定會影響到肺臟與脾胃,所以影響到上焦、中焦,造成小便障礙。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治療太陽病小便不利的「五苓散」,這可以說是千古神方,不論治療無尿或頻尿的效果都很好,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
古今醫家都認為這屬於「太陽蓄水證」,是膀胱氣化不利所造成,但是近代學者研究後發現(註1),根據五苓散藥物組成,應該是傷寒影響肺臟與脾臟,造成的三焦不通暢,這是調節人體水液代謝系統的基礎方。
這個推論是完全合理的,雲端中醫有不少會員都是長期脾經虛證症。經常有會員回報,只要外面嚴重下雨時,就會開始頻尿,因為體內的濕氣提升讓脾臟產生運化障礙。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一部分的人馬上服用「五苓散」,確實真的很快就改善了這種頻尿現象。
2.脾虛(脾氣虛、脾陽虛)造成水氣病
連續上面提到的脾虛,這不一定是感冒造成的,現代人經常熬夜、用腦過多或是常喝冰水也都會造成脾虛。
古人認為,脾虛的人就會出現頻尿,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現代人高機率「脾經虛證」,也可以證明現代人很容易脾虛。
由於「脾主運化」,當體內脾臟運化水氣的能力不足之後,就會出現「水飲內停」,進而造成頻尿。
簡單說,頻尿就是「水氣病」(水氣運化障礙)的其中一個症狀,其他症狀還包含:眩暈、心悸、咳嗽氣喘、胸悶氣短、口渴、四肢水腫、食慾減退、舌淡苔白膩或白滑、脈弦滑...等等。
這種脾虛的頻尿,與中醫常說的「肝氣鬱結」、「中氣不足」、「脾胃虛寒」的證候都是類似的,因為這些證候都會包含脾虛,只是運用改善的中藥不一樣。
有些人一喝冰水,一吃吃西瓜就頻尿,這也是因為寒涼食物讓「脾胃虛寒」所造成的結果。總之,脾虛的人就容易頻尿。
每年在進入秋冬季節之後「水氣病」就容易發作,所以這就足以解釋為什麼秋冬之後很容易頻尿。
此外,夏季經常出現的「鐵三角經絡型態」就是脾經虛證。某會員在2024年7月就曾經回報,他連在炎熱的夏季都會頻尿,從他的經絡圖可以清楚看到脾經虛證。
除了頻尿之外,他也經常便秘,而且出現皮膚病,伴隨水氣障礙經常出現的口渴現象,這都是很典型的案例。
《傷寒論》就曾經提到:「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原來,小小口喝水其實是可以用來治病的!
有一些會員也發現,自己感到經常口渴,但是一喝水就會馬上想要尿尿,就好像完全沒有吸收一樣,這就是脾腎氣血虛弱的典型症狀。這種狀況的人不適合大口喝水,小小口喝一樣可以解渴,減少頻尿狀況。
3.肺虛(肺氣虛、脾肺氣虛)
如果從五行來看,脾虛基本上就會肺虛,因為脾胃屬土,肺屬金,脾胃虛弱,土就無法生金,自然就會肺虛,因此通常治療肺氣虛的中藥,裡面都有脾胃藥。
從經絡角度來看,脾氣不升,就無法散精氣與肺部。所以一個人肺臟如果不好的話,也容易頻尿。
而通常一個人肺臟不好,在最初都是外感傷寒沒有處理好,所以又回到最上面提到的外感傷寒。
一個人肺臟虛弱時,除了頻尿之外,還會有其他症狀,例如:氣短、打噴嚏、鼻子癢、流鼻涕、嗅覺喪失、大便秘結、心悸、多痰白痰、怕吹到風、胸悶、咳嗽氣喘、舌淡苔白、脈虛弱。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麻黃加朮湯」這種治療肺部的中藥,也可以改善頻尿。
4.膀胱虛寒、濕熱
討論到現在,基本上都是在探討肺臟與脾臟的問題,頻尿本身就與膀胱有關係。古人發現,不論是「膀胱虛寒」或是「膀胱濕熱」的時候都會造成頻尿。
「膀胱虛寒」的頻尿,會出現色清長像水,伴隨精神疲乏、腰膝酸軟、怕冷畏寒、下肢浮腫、舌淡苔白、脈象沈細。
「膀胱濕熱」的頻尿與尿道炎是類似的,尤其是夏天最容易出現這種頻尿,這是受到夏季又濕又熱的天氣所造成的。症狀是:尿急、尿痛、尿道灼熱感、小便短黃、小腹脹滿、口乾口渴、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腎與膀胱互為表裡,頻尿雖然病在膀胱,但其病源在於腎,這是因為腎氣不足而氣化失常的結果,造成膀胱的問題。
所以膀胱的問題還是要跟腎臟一起解決,古人認為腎虛(腎氣虛、腎陰虛、腎陽虛)時就會頻尿,伴隨暈眩、耳鳴、睡眠障礙、腰膝痠軟、大便硬、手腳冰冷、容易疲勞...等等。
從大量現在人的經絡數據也可以印證腎經虛證與頻尿的關係,現代人最常出現的一種經絡現象,就是膽經+腎經虛證。
某會員在2024年4月的時候就回報,她經常耳鳴且頻尿,而且晚上有睡眠障礙,從圖上就可以清楚看到這種經絡現象。
運用中藥改善腎膀胱虛寒的現象,提升腎氣就可以改善頻尿,最常運用的就是「八味地黃丸」,運用了千年效果還是很穩定。
名醫「張步桃」在《張步桃藥方妙解》一書中提到:「頻尿到冬天一個晚上要起來七、八次,腎氣丸(八味地黃丸)當然也能夠發揮效用!」
註1:程鍇,etal."《傷寒論》五苓散證的再辨析."中醫藥導報27.11(2021)。
相關的8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改善頻尿的40個中藥方劑清單
與頻尿的相關症狀或疾病
關於頻尿之相關中醫典籍
- 《素問/靈蘭秘典論》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 《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鞕,與小承氣湯和之癒。」
- 《張氏醫通/小便不禁》:「是以老年人多頻數者,是膀胱血少,陽火偏旺也,治法宜滋腎水真陰,補膀胱津液為主,而佐以收澀之劑,六味丸加麥冬、五味之類,不可用溫藥也。」
- 《血證論/便閉》:「又小便數而不禁,大便反閉者,名為脾約。謂脾津下泄,無以潤腸故也。仲景用脾約丸治之。丹溪謂宜清肺燥,肺清則小水有利,而脾得灌溉,宜用清燥救肺湯治之。」
- 《胎產新書》:「產後氣血虛脫,溝瀆決裂,瀦蓄不固,水泉不止,故數而不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