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外台秘要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32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6%
肝經 14%
肺經 11%
大腸經 11%
三焦經 10%
心經 7%
膽經 7%
脾經 6%
心包經 5%
小腸經 3%
膀胱經 2%
腎經 1%
胃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三焦經
心經
膽經
脾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

瘡瘍,久發熱不已。

用於治療瘡瘍久久不愈,並且伴有發熱的症狀。

方解

梔子、黃芩、柴胡、升麻、龍膽草均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大黃、芒硝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瓜蔞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本方以梔子為君藥,配伍黃芩、柴胡、升麻、龍膽草、大黃、芒硝、瓜蔞,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

注意事項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文獻參考

  • 傷寒論》:"諸瘡瘍久發熱者,梔子湯主之。"
  • 金匱要略》:"諸瘡瘍久不愈者,梔子湯主之。"
  • 本草綱目》:"梔子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傳統服藥法

黑山梔、人參、麥冬、烏梅。
肺火病:一婦人患渾身倦怠,呵欠,口乾飲冷,一月不食,強之食數粒而已。諸治不效。次年更甚,肌消骨露。診之三焦,脈洪大侵上,脾肺二脈微沈,余部皆和平。以梔子湯飲之,進二服,即知飢喜食,旬日氣體充實如常。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
心絞痛
肺結核
結膜炎
瘧疾
腹股溝疝氣
心內膜炎
尿道炎
心肌梗塞
肺性心臟病
心包炎
低血壓
肺氣腫
慢性腎衰竭

相同名稱方劑

梔子湯, 出處:《千金》卷十。 組成:梔子14個,恆山3兩,車前葉2-7個(炙乾),秫米14粒。 主治:瘧,經數年不癒者。

梔子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五二。 組成:芍藥4兩,牡丹3兩,虻蟲3兩,梔子14個。 主治:産後月水不調,及腹內脹不除,身強痛。

梔子湯, 出處:《千金》卷三。 組成:梔子30個,當歸2兩,芍藥2兩,蜜5合,生薑5兩,羊脂1兩。 主治:産後兒生處空,流血不盡,小腹絞痛。

梔子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十四引《聖惠》。 組成:梔子仁20枚,升麻2分,黃芩2分,大青2分,茯神(去木)2分,甘草(炙,銼)5錢。 主治:腹熱氣逆,口苦煩渴。

梔子湯,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組成:甘草、柴胡1兩,漏蘆2錢,連翹2錢,山梔2錢,黃芩2錢,防風2錢,人參2錢,茯苓、黃耆2錢2分。 主治:瘡瘍,久發熱不已。

梔子湯, 出處:《古今醫徹》卷二。 組成:梔子1錢(炒黑),山楂2錢,橘核1錢,荔枝核1錢,澤瀉1錢,枳實1錢,歸尾1錢,茯苓1錢,小茴香1錢(鹽水焙),柴胡7分。 主治:疝氣或左或右,疼痛腫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茵陳蒿大黃湯

相似度 80%

恆山湯

相似度 70%

升麻丸

相似度 66%

川大黃散

相似度 66%

犀黃串

相似度 66%

七物升麻丸

相似度 66%

柴胡枳殼湯

相似度 62%

梔子五味湯

相似度 61%

三黃承氣湯

相似度 61%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