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梔子五味湯中包含梔子,主要是利用其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梔子味苦、性寒,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其苦寒之性可清熱解毒,瀉肝火,適用於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牙齦腫痛等症狀;其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血熱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等症狀。
在梔子五味湯中,梔子與其他藥物配合,可起到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和胃止嘔等作用,有效治療肝火上炎、血熱妄行等病症。
梔子五味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和解少陽: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和解少陽的功效。方中以梔子、黃芩清熱瀉火,五味子收斂固澀,但容易損傷肝氣,導致氣機不暢。柴胡的加入,可調節肝氣,使藥性平和,避免寒涼之性過度損傷肝氣。
- 調和營衛,協調藥性:柴胡具有升散、疏通之功,能將梔子、黃芩等藥物的清熱瀉火之性引向體表,避免藥物直達下焦,對脾胃造成損傷。同時,柴胡還能與五味子相配,使清熱瀉火與收斂固澀之性相協調,避免藥性過於偏寒或偏燥,達到平衡和諧的效果。
梔子五味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瀉火: 黃芩味苦寒,善於清熱瀉火,可降肺火,利咽止痛。梔子亦有清熱瀉火之效,二者相合,可更有效地清熱解毒,對於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 涼血止血: 黃芩具涼血止血之功,可抑制血熱妄行,止血止痛。梔子亦有涼血止血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加強涼血止血效果,適用於熱毒熾盛所致的吐血、衄血等症。
梔子五味湯中加入茵陳蒿,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利濕,退黃疸:茵陳蒿味苦性寒,善於清熱利濕,尤其對於濕熱黃疸有顯著療效。梔子五味湯本身以清熱利濕為主,加入茵陳蒿可增強其退黃疸功效,並促進膽汁分泌,利於濕熱排出。
- 疏肝解鬱,調和脾胃:茵陳蒿兼具疏肝解鬱之效,對於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黃疸,亦有緩解作用。梔子五味湯中加入茵陳蒿,可促進肝氣疏泄,調和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梔子五味湯中包含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火通便: 芒硝性寒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火通便之效。梔子五味湯主治熱結便祕,芒硝可清熱瀉火,潤腸通便,配合其他藥物,共奏清熱瀉火、通腑利便之功效。
- 引藥下行: 芒硝質地重,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以將其他藥物引導至下焦,發揮其清熱瀉火、通便的作用,並促進藥效的發揮。
因此,芒硝在梔子五味湯中,既可清熱瀉火,又可引藥下行,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梔子五味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由梔子、柴胡、黃芩、茵陳蒿、芒硝等藥物組成,具有清熱瀉火、疏肝解鬱、利尿消腫的功效,主治麻黃五味湯發汗後熱不解,或溫病身熱口乾,身重睏倦,脈數者。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的功效。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芒硝: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梔子五味湯的組方具有協同作用,能夠清熱瀉火、疏肝解鬱、利尿消腫。梔子、黃芩、茵陳蒿均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相互配合能夠增強清熱瀉火的效果。柴胡具有疏肝解鬱的作用,能夠疏散肝氣,改善肝鬱氣滯引起的症狀。芒硝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能夠促進水液代謝,消除水腫。
梔子五味湯主治麻黃五味湯發汗後熱不解,或溫病身熱口乾,身重睏倦,脈數者。麻黃五味湯是治療風寒感冒的方劑,如果服用麻黃五味湯後發汗,但熱勢不退,或者出現身熱口乾、身重睏倦、脈數等症狀,可以服用梔子五味湯來治療。
梔子五味湯是一種有效的清熱瀉火、疏肝解鬱、利尿消腫的中藥方劑,在臨牀上廣泛應用於治療麻黃五味湯發汗後熱不解,或溫病身熱口乾,身重睏倦,脈數等症狀。但是,梔子五味湯也有一定的禁忌,比如孕婦、哺乳期婦女、脾胃虛弱者、大便溏瀉者等不宜服用。在服用梔子五味湯時,應注意遵醫囑,避免自行用藥。
傳統服藥法
梔子20個,柴胡3兩,黃芩3兩,茵陳3兩,芒消6兩。
取利。
上切。
以水8升,煮4味,取2升6合,去滓,納芒消攪令消,分3次溫服,如人行10里久,更服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瀉下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服用後,大便可能會變稀,如果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應立即停藥。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梔子五味湯, 出處:《外台》卷四引《許仁則方》。 組成:梔子20個,柴胡3兩,黃芩3兩,茵陳3兩,芒消6兩。 主治:取利。主治:急黃服麻黃五味湯汗出後,病勢未歇,經3-5日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