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Radix Gentianae Longdancao Chin.Gentian Root, Dragon Gallbladder Herb
- 別名:山龍膽,龍膽草,地膽草,膽草,陵游,苦龍膽草,水龍膽,草龍膽,四葉膽,陵遊
- 藥品來源:龍膽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龍膽 (Gentiana scabra Bge.) 和三花龍膽 (Gentiana triflora Pall.) 或條葉龍膽 (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 的根。秋季採挖,曬乾、切段,生用。
- 道地藥材:山西, 河北, 新疆, 陝西, 雲南, 四川, 廣東, 廣西, 山東, 安徽, 江蘇, 浙江, 江西, 湖南, 湖北, 貴州, 福建, 內蒙古, 東北地區, 蒙古
- 生長環境:草地, 潮濕, 路邊, 山坡, 草甸, 山坡草地, 灌叢, 河灘, 林間空地, 山谷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03-28
龍膽草的傳統功效
1. 清熱瀉火
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 治肝經熱盛,驚癇狂躁,乙型腦炎,頭痛,目赤,咽痛,黃疸,熱痢,癰腫瘡瘍,陰囊腫痛,陰部濕癢。 用於濕熱黃疽、陰腫陰癢、帶下、濕疹瘙癢、耳聾、脅痛、口苦、驚風抽搐。
用於肝火頭痛、目赤耳聾、脅痛口苦。本品苦寒沉降,能瀉肝膽實火。多與柴胡、黃芩、木通等同用,如龍膽瀉肝湯。
用於肝經熱盛,熱極生風所致的高熱驚厥、手足抽搐。本品能清瀉肝膽實火,多與牛黃、鉤藤、黃連等同用,能協奏清肝息風的作用,如涼驚丸。
- 《神農本草經疏》:「草龍膽味既大苦,性復大寒,純陰之藥也,雖能除實熱,胃虛血少之人不可輕試。空腹餌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則下洩太甚故也。 」
- 《藥品化義》:「膽草專瀉肝膽之火,主治目痛頸痛,兩脅疼痛,驚癇邪氣,小兒疳積,凡屬肝經熱邪為患,用之神妙。其氣味厚重而沈下,善清下焦濕熱,若囊癰、便毒、下疳,及小便澀滯,男子陽挺腫脹,或光亮出膿,或莖中癢痛,女人陰癃作痛,或發癢生瘡,以此入龍膽瀉肝湯治之,皆苦寒勝熱之力也。亦能除胃熱,平蛔蟲,蓋蛔得苦即安耳。 」
2. 燥濕
龍膽草用於陰腫陰癢,帶下濕疹,黃疸尿赤。本品大苦大寒,清熱燥濕,尤善清下焦濕熱。
用治濕熱下注,陰腫陰癢,女子帶下黃稠,男子陰囊腫痛,濕疹瘙癢等,常配黃柏、苦參、蒼朮等藥;用治肝膽濕熱,黃疸、尿赤,可與茵陳、梔子、黃柏等同用。
龍膽草的現代功效
1. 保肝利膽
龍膽草被認為對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研究顯示,龍膽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減少肝臟受到的損傷,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進而改善肝臟功能,保護肝臟健康。
具體來說,龍膽草中的成分可以通過多種機制發揮對肝臟的保護作用,如抑制肝臟氧化損傷、減少肝臟發炎反應、降低脂肪堆積等。此外,龍膽草還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減少脂肪在肝臟中的積聚,進一步保護肝臟健康。
2. 抗菌、抗病毒
龍膽草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特別是對某些細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較明顯。研究表明,龍膽草中的活性成分,如龍膽草素等,能夠干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影響細菌膜的穩定性,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
此外,龍膽草還被發現對某些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例如,一些研究發現,龍膽草素可以抑制腺病毒的感染和繁殖。
3. 降血脂
龍膽草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被認為具有降血脂的功效。它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包括龍膽苦苷和苦參苷等,這些成分可以幫助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水平,從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4. 抗發炎
膽草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其中最具有明顯抗發炎作用的成分是龍膽草素。龍膽草素是一種天然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顯著的抗氧化和抗發炎作用。
研究顯示,龍膽草素可以通過多種機制發揮抗發炎作用,如抑制細胞激素的生成、抑制氧化壓力反應、抑制免疫細胞的活化等。因此,龍膽草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發炎性疾病,如關節炎、皮膚炎、胃炎等。
龍膽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搽。
龍膽草的炮製
採挖後,除去莖葉,洗淨,曬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脾胃虛弱作洩及無濕熱實火者忌服,勿空腹服用。
- 孕婦:龍膽草含有一些活性成分,懷孕期間應避免過量使用。
- 乳母:龍膽草含有一些活性成分,乳母應避免過量使用,以免影響嬰兒的健康。
- 胃潰瘍:龍膽草中的活性成分可能刺激胃黏膜,對胃潰瘍患者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宜使用。
- 出血性疾病:龍膽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因此出血性疾病患者應慎用。
- 肝功能不全:龍膽草中的成分需要在肝臟中代謝,肝功能不全患者應慎用。
龍膽草相關的方劑
龍膽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