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膽草

龍膽草

LONG DAN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龍膽草的傳統功效


1. 清熱瀉火

龍膽草,味苦性寒,歷代醫家皆認為其具有顯著的清熱瀉火功效,其作用機理主要體現在瀉肝膽之火、清下焦濕熱兩個方面。

《神農本草經疏》指出龍膽草為「純陰之藥」,能除實熱,但因其苦寒峻烈,胃虛血少者不宜服用。 《本草正》則將其定位為足厥陰、少陽經的要藥,能瀉各種火邪,尤其適用於肝腎有餘之火。 《藥品化義》更進一步闡述,龍膽草專瀉肝膽之火,治療目痛、頸痛、脅痛等肝經熱邪症狀效果顯著,並能清下焦濕熱,治療諸如囊癰、便毒等症。 《醫學衷中參西錄》則提出龍膽草味苦微酸,能降胃氣、堅胃質,並滋養肝膽,降肝膽之熱。 由此可見,各家醫籍都肯定了其清熱瀉火的作用,但同時也強調了其藥性峻猛,需謹慎使用。

《本草正義》認為龍膽草與黃芩、黃連同功,但其味澀,故能守而行之於內,善治骨熱。此外,它能清洩肝膽實火,疏通下焦濕熱,甚至能治療黴瘡、疳痃等因相火猖狂而引起的疾病。 《本草綱目》也提到龍膽草能治療咽喉痛、風熱盜汗等症,但同時警告其大苦大寒,過服傷胃,需注意用量。 其他典籍如《醫學啓源》、《藥性論》、《日華子本草》、《滇南本草》等,也記載了龍膽草治療眼疾、小兒驚癇、瘡疥、咽喉腫痛等與清熱瀉火相關的功效。

綜上所述,龍膽草的清熱瀉火功效主要體現在其對肝膽實火和下焦濕熱的清泄作用,但由於其藥性峻猛,需根據病機和患者體質謹慎使用。

2. 燥濕

龍膽草,味苦性寒,歷代醫家多認為其具有顯著的燥濕功效,其機理主要體現在清瀉下焦濕熱上。多部古代醫籍對此多有記載,現從其論述中,分析龍膽草的燥濕作用。

《藥品化義》指出龍膽草「氣味厚重而沈下,善清下焦濕熱」,並舉例說明其用於治療囊癰、便毒、下疳等下焦濕熱證候,以及小便澀滯、男女泌尿生殖系統濕熱相關疾病的療效。這說明龍膽草的苦寒之性,能有效驅散下焦的濕熱之邪。 《本草正義》亦提及龍膽草「疏通下焦濕熱之結」,進一步佐證了其清瀉下焦濕熱的功效。

然而,龍膽草燥濕功效並非適用於所有濕熱病症。《本草新編》提到「龍膽草瀉濕中之熱,不能瀉不熱之濕」,強調其主要作用於濕熱兼夾的病症,而非單純的濕邪。 黃疸的治療即為一例,書中指出,單純濕邪導致的黃疸,龍膽草並無療效。 因此,辨證論治至關重要,需根據病人的具體症狀,判斷是否適合使用龍膽草。

此外,雖龍膽草燥濕力強,《本草新編》也提醒其「過於分利,未免耗氣敗血」,《神農本草經疏》亦指出其「胃虛血少之人不可輕試」,提示需謹慎使用,避免因過度使用而損傷正氣。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對龍膽草燥濕功效的論述,多集中於其清瀉下焦濕熱的作用。但需注意其藥性峻猛,應用時需辨證施治,方能發揮其療效,避免損傷正氣。 其燥濕功效主要體現在濕熱兼夾的病症,對於單純濕邪的病症,則需另選藥物。

3. 清熱鎮驚

龍膽草,味苦性寒,歷代醫家多認為其具有顯著的清熱鎮驚功效,其作用機理主要在於瀉火解熱,並藉此達到安神鎮驚的效果。

多部古代醫籍記載了龍膽草的清熱鎮驚之效。《神農本草經》即載其“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藥性論》亦指出其能治“小兒驚癇入心,壯熱骨熱”。這些記載說明古人已認識到龍膽草能治療因熱邪引起的驚癇、發熱等症狀。 《本草正》則更進一步指出龍膽草為足厥陰、少陽之正藥,「大能瀉火」,能治療肝腎有餘之火。《藥品化義》則詳細描述其「專瀉肝膽之火」,並能治療因肝經熱邪引起的目痛、頸痛、脅痛、驚癇等症。

然而,龍膽草寒涼之性也需要注意。 《神農本草經疏》明確指出其“胃虛血少之人不可輕試”,《本草新編》更強調其“過於分利,未免耗氣敗血”,需謹慎使用,尤其對於久病者更需控制劑量。《本草綱目》也提醒“過服恐傷胃中生發之氣,反助火邪”。《醫學衷中參西錄》則提出龍膽草兼具苦酸二味,能降胃氣、補益胃中酸汁,但其瀉肝膽實熱之力雖強,卻不如芍藥擅長斂輯肝膽虛熱。

綜上所述,龍膽草的清熱鎮驚功效主要源於其瀉肝膽實熱的藥性,但其寒涼之性也決定了其使用需謹慎,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結合其他藥物,才能發揮其最佳療效,避免副作用。 古籍中關於龍膽草治療驚癇、發熱等症狀的記載,為其臨牀應用提供了歷史依據,但現代臨牀應用仍需結合現代醫學知識,科學、合理地使用。

4. 清肝熱

龍膽草,味苦性寒,古籍中多記載其清肝熱之效,其作用機理與現代醫學對肝熱的理解不謀而合。

《神農本草經疏》指出龍膽草「純陰之藥也,雖能除實熱」,說明其清熱之力強大,但需謹慎使用,不宜脾胃虛弱者。 《本草正》則認為龍膽草「大能瀉火」,是足厥陰、少陽經的要藥,能治療肝腎有餘之火。《藥品化義》更進一步說明龍膽草「專瀉肝膽之火」,主治目痛、頸痛、脅痛等肝經熱邪相關症狀。這些古籍都強調龍膽草的清肝熱功效,且應用廣泛,涵蓋了眼疾、肝膽濕熱等多種病症。

《本草新編》則提出較為謹慎的觀點,指出龍膽草「過於分利,未免耗氣敗血」,需根據病情輕重調整用量,不可過度依賴。 《醫學衷中參西錄》則另闢蹊徑,認為龍膽草「微酸屬木,故又能入肝膽,滋肝血,益膽汁,降肝膽之熱使不上炎」,暗示其不僅能瀉肝火,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滋養肝膽,此觀點與其他單純強調其瀉火功效的記載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對龍膽草清肝熱功效的描述,雖有部分差異,但總體一致認為其具有強大的清泄肝膽實熱之效。 其應用範圍廣泛,但需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輕重,謹慎用藥,避免因其苦寒之性而損傷正氣。 許多古籍中,龍膽草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例如《醫學啓源》中提到與柴胡配伍治療眼疾,這也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單方使用龍膽草需充分考慮其性味和藥性。

龍膽草的古代典籍


龍膽草的現代功效


1. 保肝利膽

龍膽草保肝利膽,益於肝臟健康。其成分可減少肝損,促進肝細胞修復,改善肝功能。此外,可抑制肝氧化損傷,減少肝炎反應,降低脂肪堆積,並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

2. 抗菌抗病毒

龍膽草中之活性成分,如龍膽草素等,對某些細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較明顯,原因在於其可干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影響細菌膜的穩定性,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此外,龍膽草素亦可抑制腺病毒的感染和繁殖,顯示其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功效。

3. 降血脂

龍膽草,中藥材,降血脂。含龍膽苦苷、苦參苷等,降低血液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降血脂。

4. 抗發炎

龍膽草素為龍膽草中之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及抗發炎之功效。其作用機制包括抑制細胞激素生成、抑制氧化壓力反應、抑制免疫細胞活化等。臨牀上,龍膽草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發炎性疾病,如關節炎、皮膚炎、胃炎等。

龍膽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搽。

龍膽草的炮製


採挖後,除去莖葉,洗淨,曬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關於中藥[龍膽草]的注意事項

  1. 脾胃虛弱作洩及無濕熱實火者忌服:龍膽草性寒涼,脾胃虛弱者服用後容易導致腹瀉。此外,若無濕熱實火(即體內濕氣和熱氣過重)者服用龍膽草也無效。
  2. 孕婦忌服:龍膽草含有某些活性成分,孕期過量服用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
  3. 乳母忌服:龍膽草活性成分可能會影響母乳,對嬰兒健康不利。
  4. 胃潰瘍者忌服:龍膽草中的成分可能刺激胃黏膜,對胃潰瘍患者有惡化症狀的風險。
  5. 出血性疾病者慎用:龍膽草含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成分,出血性疾病患者服用後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6.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龍膽草的成分需要經肝臟代謝,肝功能不全者服用後可能對肝臟造成負擔。

龍膽草相關的方劑


龍膽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腳氣病結膜炎耳聾白帶濕疹原發性高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鏈球菌性咽喉炎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急性會厭炎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子宮頸炎陰囊搔癢咽喉痛肋間神經疼痛嘴裡發苦眼睛紅痛四肢感到疼痛皮膚顏色發黃頭痛黃疸頭脹痛闌尾炎發燒損傷膽囊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肺炎皮膚炎化膿性中耳炎乳腺炎中耳炎腦膜炎痢疾囊炎鼻竇炎腹膜炎腦炎

龍膽草含有的化學成分


苦當藥酯甙(Amaroswerin), 龍膽鹼/秦艽鹼甲(Gentianine), 龍膽黃鹼(Gentioflavine), 三花龍膽甙(TCMLIBifloroside), 秦艽鹼乙(Gentianidine), 秦艽鹼丙(Gentianal),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龍膽苦甙(Gentiopicroside), 當藥苦甙(Swertiamarin), 當藥甙(Swerosid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