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飲

QING GAN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常見病的中醫治療研究》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8%
肝經 17%
心經 14%
肺經 10%
大腸經 9%
脾經 8%
膽經 6%
膀胱經 4%
三焦經 3%
心包經 1%
小腸經 1%
腎經 1%
胃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脾經
膽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清肝飲中加入茵陳蒿,主要源於其清熱利濕、解毒退黃的功效。茵陳蒿味苦性寒,入肝膽經,能疏肝利膽,清熱利濕,對於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目赤腫痛、小便不利等症狀,均有顯著療效。

此外,茵陳蒿亦能解毒,對於毒熱蘊積所致的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亦能起到一定輔助作用。因此,清肝飲中加入茵陳蒿,有助於清熱利濕、解毒退黃,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清肝飲中加入敗醬草,是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敗醬草性寒味苦,入肝經,能清肝熱,並能解毒消腫,對於肝經濕熱、毒熱鬱結所致的目赤腫痛、咽喉腫痛、乳癰、瘡瘍等症狀均有較好的療效。因此,在清肝飲中加入敗醬草,可以加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清肝飲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

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其藥性平和,既能清泄肝火,又能解表散熱,對於肝經熱盛所致的目赤腫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金銀花亦能抗菌消炎,配合其他藥物,可增強清肝飲的整體療效,達到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的功效。

清肝飲中加入牡丹皮,主要是為了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牡丹皮性寒,味苦酸,入心、肝、脾經。其苦寒之性,可清熱解毒,用於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等症。其酸收之性,可涼血止血,用於治療血熱妄行,吐血衄血等症。此外,牡丹皮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治療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

因此,清肝飲中加入牡丹皮,可有效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治療肝火上炎,血熱妄行等病症。

清肝飲方劑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對於肝經實熱、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煩躁不安等症狀,梔子能有效清熱瀉火,緩解症狀。同時,梔子也能涼血解毒,對於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斑疹、瘡瘍等,也具有一定療效。

因此,清肝飲中加入梔子,可發揮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肝利膽、涼血解毒的效果。

清肝飲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瀉火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清肝飲中若出現肝火旺盛、熱毒鬱結的情況,大黃可瀉肝火,通泄熱毒,幫助解除肝臟的鬱熱,改善便祕等症狀。
  2. 引導藥力: 大黃性猛烈,可引導其他藥物直達病所,增強清肝飲的清熱瀉火作用。例如,清肝飲中若含有黃芩、梔子等清熱解毒藥,大黃可促進這些藥物的藥力發揮,更好地清除肝臟的熱毒。

清肝飲中加入枳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消脹:枳實味苦、性寒,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利水之效。肝氣鬱結,則氣機不暢,易導致胸悶腹脹、消化不良。枳實可疏肝理氣,使肝氣流通,緩解肝鬱所致的胸悶腹脹等症狀。
  2. 降逆止嘔,清熱解毒:枳實亦具有降逆止嘔之效,可用於治療肝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此外,枳實也具有一定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肝火旺盛引起的口苦咽乾、煩躁易怒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綜上所述,清肝飲中加入枳實,可有效疏肝理氣、降逆止嘔,並起到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有助於緩解肝鬱脾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清肝飲中加入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鬱:鬱金味辛、苦,性寒,具有清熱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肝鬱氣滯是許多肝病的常見病機,鬱金能清泄肝火,疏肝解鬱,使肝氣得以宣暢,從而達到清肝利膽的作用。
  2. 活血化瘀:鬱金還能活血化瘀,改善肝臟血液循環,促進肝臟代謝,有利於肝臟疾病的康復。

因此,鬱金在清肝飲方劑中起到清熱解鬱、活血化瘀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清肝利膽的療效。

清肝飲中加入龍膽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利濕解毒: 龍膽草味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利濕解毒的功效。對於肝火上炎、濕熱蘊結所致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黃疸、濕疹等症,均有較佳的療效。
  2. 增強清肝功效: 清肝飲中多以清熱解毒的藥物為主,如黃芩、梔子等。龍膽草的加入,可以加強藥物的清肝瀉火之效,使藥效更加顯著,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清肝飲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緩和藥性:清肝飲通常以清熱解毒、瀉火為主,藥性偏寒涼。甘草性甘平,味甘,可緩和藥性,避免藥性過寒傷脾胃。同時,甘草亦能調和藥物,使諸藥協同作用,發揮更佳療效。
  2. 增強藥效:甘草能補脾益氣,與清肝藥物相配,有助於補益脾氣,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肝臟功能恢復。此外,甘草還可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提高整體療效。

總而言之,甘草在清肝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緩和藥性,又能增強藥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清肝飲 中藥方劑

總述:

中藥方劑「清肝飲」,主要由茵陳蒿、敗醬草、金銀花、牡丹皮、梔子、大黃、枳實、鬱金、龍膽草、甘草等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利濕、退黃、活血化瘀、清熱瀉火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方劑組成及其功效:

1. 茵陳蒿:

  • 性味:苦、辛,微寒
  • 歸經:肝膽經
  • 功效: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止癢

2. 敗醬草:

  • 性味:寒、苦
  • 歸經:肺經、大腸經
  • 功效: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排膿、活血化瘀

3. 金銀花:

  • 性味:甘寒
  • 歸經:肺經
  • 功效: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

4. 牡丹皮:

  • 性味:寒,苦
  • 歸經:心、肝經
  • 功效: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

5. 梔子:

  • 性味:苦、辛
  • 歸經:心、肺、肝經
  • 功效: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解毒

6. 大黃:

  • 性味:苦、寒
  • 歸經:脾、大腸、肝經
  • 功效: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7. 枳實:

  • 性味:溫、酸苦
  • 歸經:脾、胃、大腸經
  • 功效: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8. 鬱金:

  • 性味:辛、苦
  • 歸經:肺、肝、脾經
  • 功效: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化腐生肌、理氣行氣、降氣、清熱利濕

9. 龍膽草:

  • 性味:大苦大寒
  • 歸經:肝、膽、胃經
  • 功效:清熱燥濕、清熱瀉火

10. 甘草: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肺、心經
  •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上述藥材共同煎服,有清熱利濕、退黃、活血化瘀、清熱瀉火等功效,可有效緩解急性黃疸型肝炎的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清肝飲」,由茵陳蒿、敗醬草、金銀花、牡丹皮、梔子、大黃、枳實、鬱金、龍膽草、甘草等多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利濕、退黃、活血化瘀、清熱瀉火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因此脾胃虛弱、大便溏泄者慎用。

相關疾病


嘴中感到酸酸的產後乳汁自漏目札皮膚搔癢黃疸慢性肝炎黃熱病肋間神經疼痛皮膚顏色發黃牙齦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清肝飲, 出處:《症因脈治》卷二。 組成:當歸、川芎、生地、柴胡、黃芩、白芍藥、丹皮、山梔、青皮。 主治:肝火攻衝,內傷衄血。

清肝飲, 出處:《簡明醫彀》卷八。 組成:柴胡2錢,桔梗2錢,連翹2錢,當歸尾2錢,黃芩2錢,黃連2錢,牛蒡子2錢,三棱2錢,甘草1錢,紅花少許。 主治:馬刀,生脅下。

清肝飲, 出處:《症因脈治》卷三。 組成:柴胡、黃芩、山梔、連翹、桔梗、川芎、甘草。 主治:肝火腹脹,目睛黃,兩脅痛,小腹脹急,或攻刺作痛,或左邊脹甚,小便赤,夜不得寐。

清肝飲, 出處:《常見病的中醫治療研究》。 組成:茵陳1兩,敗醬草1兩,金銀花1兩,丹皮3錢,梔子3錢,大黃3錢,枳實3錢,鬱金3錢,龍膽草3錢,甘草1錢。 主治:急性黃疸型肝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