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龍膽湯

JIA JIAN LONG D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6%
肝經 14%
胃經 14%
心經 12%
脾經 12%
膀胱經 6%
膽經 6%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大腸經 4%
腎經 2%
肺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加減龍膽湯

整體功效

熱瀉火,通利二便。

主治

小兒內熱身熱煩躁口渴小便赤澀大便秘結

加減龍膽湯由龍膽草、柴胡、黃芩、麥門冬、防風、桔梗、赤芍、茯苓、甘草、大黃、前胡等中藥組成,具有清熱瀉火、通利二便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小兒內熱、身熱煩躁、口渴、小便赤澀、大便秘結等症。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二:「加減龍膽湯,治小兒內熱,身熱煩躁,口渴,小便赤澀,大便秘結。」
  2. 中醫方劑學》第十三章:「加減龍膽湯,清熱瀉火,通利二便。」

傳統服藥法


龍膽草、柴胡、黃芩、麥門冬、防風、桔梗、赤芍、茯苓、甘草、大黃(煨,減半)一方用前胡。
水煎服,得下即止。

方劑組成解釋


龍膽草苦寒,清熱瀉火;柴胡苦平,疏散解表;黃芩苦寒,清熱燥濕;麥門冬甘寒,養陰生津;防風辛溫,祛風解表;桔梗辛開苦降,宣肺利咽;赤芍苦寒,清熱涼血;茯苓甘淡,利水滲濕;甘草甘平,緩急和中;大黃苦寒,瀉熱通便;前胡辛溫,宣肺利咽。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通利二便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小兒內熱證,若有陰虛火旺、津液不足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身體發低熱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龍膽湯, 出處:《醫部全錄》卷四○九。 組成:龍膽草、柴胡、黃芩、麥門冬、防風、桔梗、赤芍、茯苓、甘草、大黃(煨,減半)一方用前胡。 主治:小兒內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滅邪湯

相似度 60%

黃連清氣散

相似度 58%

解餘湯

相似度 58%

葛根解表湯

相似度 57%

桃奴散

相似度 57%

人參芎歸散

相似度 56%

巽靈丹

相似度 56%

清金定喘湯

相似度 55%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