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

CHI SHAO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

(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2-09-24

赤芍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4-10g;或入丸、散。


赤芍的炮製

  1. 赤芍《傷寒論》載:"搗篩。"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分開大小條,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
  2. 炒赤芍《經效產寶》載:"炒黃。"《三因方》:"炒令赤色。"《婦人良方》:"微炒。""炒焦黃。"現行,取赤芍片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顏色加深,偶有焦斑,取出放涼。
  3. 酒赤芍《扁鵲心書》載:"酒。"《湯液本草》:"酒浸。"《濟陰綱目》:"酒炒黃。"現行,取赤芍片,加黃酒拌勻,悶潤,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冷。每赤芍100kg,用黃酒15kg。酒炒制其寒。飲片性狀:赤芍為橢圓形薄片,直徑10-30mm,表麵粉白色或粉紅色,中心有放射狀紋理,皮部窄,周邊灰褐色。質硬而脆。氣微香、味微苦略酸。炒赤芍形如赤芍,色澤加深,偶見焦斑。酒赤芍形如炒赤芍,微有酒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血虛無瘀之症及癰疽已潰者慎服。
  • 《本草經集注》:"惡石斛、芒硝。畏消石、鱉甲、小薊。反藜蘆。"
  • 《本草衍義》:"血虛寒人,禁此一物。"
  • 《本草經疏》:"赤芍藥破血,故凡一切血虛病,及洩瀉,產後惡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癰疽已潰,並不宜服。"血虛無瘀之癥及癰疽已潰者慎服。

赤芍相關的方劑


赤芍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胰臟炎結膜炎慢性肝炎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衰竭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腎絲球腎炎背部膿瘡肋間神經疼痛腹痛腰痛頭痛眼睛紅痛牙齦出血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