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味和胃止痙湯
JIA WEI HE WEI ZHI J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家妙方》卷上引關幼波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69)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刀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和胃:刀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和胃、消食止瀉的功效。方劑中加入刀豆,可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有助於緩解腹痛、嘔吐等症狀。
- 止痙止痛:刀豆有止痙止痛的作用,能緩解胃痙攣,減輕腹痛程度。對於因胃氣上逆、胃痙攣引起的腹痛,刀豆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而言之,刀豆在加味和胃止痙湯中發揮著健脾和胃、止痙止痛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胃部不適,達到止痛止痙的效果。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赤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緩解痙攣: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方劑中加入赤芍,有助於清熱解毒,緩解因熱邪內擾、血瘀阻滯引起的痙攣、腹痛等症狀。
- 活血化瘀,促進恢復: 赤芍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同時,活血化瘀也能促進傷口癒合,加快恢復。
總之,赤芍的加入,不僅能有效緩解痙攣,還能促進病患恢復,提高治療效果。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緩解痙攣止痛: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其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痙攣疼痛,並有助於舒緩胃部痙攣,改善胃痛、腹痛等症狀。
二、和胃止嘔:白芍能養血柔肝,使肝氣條達,避免肝氣犯胃,從而抑制胃氣上逆,達到和胃止嘔的效果。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方中加入當歸,可補益氣血,改善因氣血不足引起的胃脘疼痛、痙攣等症狀,同時也能促進藥物流通,增強療效。
- 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結:當歸還具有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結的作用。胃脘疼痛、痙攣,有時與肝氣鬱結有關,當歸可疏肝理氣,使肝氣條達,從而減輕疼痛,緩解痙攣。
綜上所述,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當歸,不僅能補血活血,改善氣血運行,也能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結,從而達到更好的止痛止痙效果。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消食健脾: 木瓜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健脾、和胃止痛的功效。本方以和胃止痙爲目的,而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常會導致胃痙攣,木瓜可助消化,改善脾胃功能,減輕胃痙攣症狀。
- 軟堅散結: 木瓜還有軟堅散結的功效,能緩解胃部因食積、痰溼等因素引起的結塊。本方常用於治療胃痛、胃脹、腹痛等,木瓜的軟堅散結作用可輔助緩解胃部不適,促進恢復。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蓮藕,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生津: 蓮藕性寒,味甘,入心、脾經,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因脾胃積熱、胃氣上逆引發的嘔吐、腹痛、腹脹等症狀,蓮藕能清熱解毒,滋養胃液,緩解症狀。
- 和中開胃: 蓮藕富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具有健脾開胃、促進食慾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者,蓮藕能補充營養,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吸收。
綜上所述,蓮藕在「加味和胃止痙湯」中,既能清熱生津,又能和中開胃,對於治療脾胃失調、嘔吐腹痛等症狀起到輔助作用。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旋覆花,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降逆止嘔: 旋覆花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降逆止嘔之效。方中加入旋覆花,可幫助緩解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以及因脾胃虛弱、氣機不暢而引發的嘔逆。
2. 化痰止咳: 旋覆花善於宣肺降氣,並能化痰止咳。方中加入旋覆花,有助於化解痰濁,改善咳嗽症狀,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止咳平喘之效。
因此,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旋覆花,可有效改善因胃氣上逆、痰濁阻滯所引起的嘔吐、咳嗽等症狀。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代赭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降逆止嘔: 代赭石味甘、澀,性平,入肝、胃經。其具有鎮吐止嘔、降逆止呃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胃氣上逆、嘔吐呃逆等症狀。
- 平肝熄風: 代赭石還具有平肝熄風的作用,能抑制肝陽上亢,使肝風內動得到抑制,從而達到止痙的效果。
因此,在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代赭石,可起到降逆止嘔、平肝熄風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方劑止嘔止痙的功效。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該方劑常用於治療胃腸痙攣、腹痛等症狀,而肺氣不降,也可導致氣逆上衝,加重胃腸不適。杏仁潤肺降氣,可緩解氣逆,輔助止痛。
- 宣肺化痰:杏仁能宣肺化痰,有助於清除呼吸道痰液,改善肺氣流通,進而幫助胃腸氣機運行通暢,緩解胃腸痙攣。
因此,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杏仁,不僅可以潤肺止咳、降氣平喘,還可以宣肺化痰,促進胃腸氣機運行,達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止痛效果。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橘紅,主要是取其行氣止嘔之效。
橘紅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的功能。在胃痙攣的情況下,橘紅可以疏肝理氣,調和氣機,緩解因氣機不暢導致的胃脘疼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此外,橘紅還能燥濕化痰,對於因痰濁阻滯胃腸而引起的嘔吐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橘紅的加入對於加味和胃止痙湯的止嘔功效起到了重要的增強作用。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紅花,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 紅花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紅花,可促進氣血流通,緩解胃脘疼痛,尤其是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胃痙攣。
2. 緩解痙攣: 紅花能改善血管舒張,降低血管阻力,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胃部痙攣,減少疼痛感。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包含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具有行氣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胃脘脹痛、噯氣、食慾不振等症狀,改善胃部痙攣,達到止痙的效果。
- 調和脾胃,健脾和中: 香附亦能調和脾胃,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改善因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從而提升整體療效。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玫瑰花,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玫瑰花性溫,味甘微苦,入肝經,能行氣解鬱,舒緩肝氣鬱結導致的胃脘脹痛、噯氣、反酸等症狀。
- 調和氣血:玫瑰花氣味芳香,能行氣活血,調和氣血,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胃脘疼痛、腹痛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因此,在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玫瑰花,可以起到疏肝解鬱、調和氣血的功效,進一步增強方劑治療胃脘疼痛、腹痛、噯氣、反酸等症狀的作用。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和胃: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和胃止嘔的功效。該方主治胃氣不和、脘腹脹痛、嘔吐呃逆等症,砂仁可以起到疏肝理氣,和胃止嘔,緩解胃腸痙攣的作用。
- 溫脾止瀉:砂仁還有溫脾止瀉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腹瀉,砂仁能溫中散寒,固澀止瀉,提高胃腸功能。
因此,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砂仁,能夠更好地起到和胃止痙、溫脾止瀉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和胃止嘔: 生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犯胃引起的嘔吐,生薑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消化,達到止嘔的效果。
2. 解表散寒: 生薑可發散風寒,對於因風寒外襲引起的胃痛、腹痛、痙攣等症狀,生薑可以起到解表散寒、止痛止痙的功效。
因此,在加味和胃止痙湯中加入生薑,可以發揮溫胃止嘔、解表散寒的功效,達到治療胃痛、腹痛、痙攣等症狀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味和胃止痙湯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氣滯血瘀,痰血凝結,肝胃不和」所致之脘痛嗆噎、嗳氣泛酸、惡心嘔吐(贲門痙攣)。其病機關鍵在於肝氣鬱結犯胃,胃氣上逆,兼有痰瘀交阻,導致氣機不暢、經脈拘急,形成痙攣性疼痛及吞嚥障礙。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和胃降逆止痙
- 生瓦楞、代赭石:質重沉降,鎮逆平肝,和胃止嘔,針對胃氣上逆之噯氣嘔吐。
- 旋覆花(包煎):降氣化痰,協同代赭石增強降逆之效。
- 刀豆子:溫中和胃,降氣止呃,緩解賁門痙攣所致之噎膈。
2. 平肝柔肝解痙
- 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針對肝氣犯胃之痙攣性疼痛。
- 木瓜:酸溫入肝,舒筋活絡,與白芍協同緩解平滑肌痙攣。
3. 活血化瘀通絡
- 赤芍、紅花、當歸:活血化瘀,改善局部氣血瘀滯,針對「痰血凝結」之病機。
- 藕節:兼能化瘀止血,防活血過度傷絡。
4. 理氣化痰調中
- 香附、玫瑰花:疏肝解鬱,理氣寬中,化解氣滯。
- 杏仁、橘紅:宣肺化痰,和胃降濁,助氣機調暢。
- 砂仁、生薑:溫中醒脾,化濕行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
治療原理
此方以**「平肝和胃」為主軸**,結合活血、化痰、降逆三法:
- 調肝:通過柔肝(白芍、木瓜)與疏肝(香附、玫瑰花)並用,解除肝氣橫逆犯胃之勢。
- 和胃:以降逆(代赭石、旋覆花)與溫中(砂仁、生薑)共舉,恢復胃氣通降之職。
- 治標:針對痰瘀互結之病理產物,以活血(紅花、赤芍)與化痰(杏仁、橘紅)疏通局部壅滯。
全方標本兼治,氣血同調,使肝胃調和、痰化瘀消,故而緩解賁門痙攣之噎膈、疼痛等症。
傳統服藥法
生瓦楞30克,刀豆子30克,赤芍30克,白芍30克,當歸12克,木瓜12克,藕節12克,旋覆花10克(包煎),代赭石10克(包煎),杏仁10克,橘紅10克,紅花10克,香附10克,玫瑰花10克,砂仁4.5克,生薑4.5克。
平肝和胃,活血化痰。
水煎服,每日1劑。
賁門痙攣 李某,女,24歲。於1964年9月24日初診。患者四年前發現胃脘悶痛,納食嗆而作堵,某院診為賁門痙攣。其進食則堵嗆,胃脘不舒,進乾食噎重,稀食尚可,噯氣、泛酸、惡心、嘔吐、並有陣發性劇痛、片刻自行緩解,鋇餐顯示賞門狹窄,邊緣粗糙,苔薄白,脈沈弦。投以加味和胃止痙湯,服藥8劑,諸症減輕,又服10劑告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降逆止嘔、化痰散結的功效,氣虛體弱者慎用。
- 本方具有理氣解郁、和血調經的功效,月經量過多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和胃止痙湯, 出處:《千家妙方》卷上引關幼波方。 組成:生瓦楞30g,刀豆子30g,赤芍30g,白芍30g,當歸12g,木瓜12g,藕節12g,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10g(包煎),杏仁10g,橘紅10g,紅花10g,香附10g,玫瑰花10g,砂仁4.5g,生薑4.5g。 主治:平肝和胃,活血化痰。主治:氣滯血瘀,痰血凝結,肝胃不和所引起的脘痛嗆噎,嗳氣泛酸,惡心嘔吐(賁門痙攣)。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