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藕的傳統功效
1. 止血散瘀
蓮藕味甘性寒,歸脾、胃二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散瘀、健脾益胃之功。其性寒涼,能清體內鬱熱,對於因熱邪迫血妄行所致之出血,如吐血、衄血,尤為適宜,藉由涼血作用穩定血循,減少滲漏。蓮藕所含之鞣酸,具有顯著的止血作用,可收斂血管、止血,此與中醫收斂止血之理及歸脾胃經之效相符。其「止血散瘀」的功效,不僅是單純的止血,更在止血的同時化解因出血或鬱血造成的瘀滯,避免血液瘀積成塊,這在中醫觀點中是處理出血症的重要環節,強調標本兼治。故蓮藕的應用範圍廣泛,常被用於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症狀,展現其清熱、涼血、止血、散瘀並行的綜合療效,對於各種出血兼有瘀滯的病症,具良好應用價值。
2. 益血補心
蓮藕味甘、性平,歸心、脾二經。中醫理論認為,心主血脈,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統攝血液。蓮藕之「益血」,意指能滋養及補益氣血,尤其有助於心血的生成與充盈。心血充足則心神得養,故其「補心」之功,在於安定心神,維護心臟功能。現代醫學亦證實蓮藕富含鐵質,利於造血,鉀、鎂則有助於維持心律穩定與神經安寧,正與其益血養心、改善貧血、心悸、失眠等功效相契合。
3. 健脾開胃
蓮藕,性味甘微寒,歸脾、胃二經。其甘味入脾,能補益脾氣,滋養中焦;微寒之性則能清熱而不傷腸胃陽氣,十分契合脾胃運化的需求。在中醫觀點中,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蓮藕因其甘味與歸經特性,能直接作用於脾胃,有助於恢復其正常運化功能。
澱粉含量豐富的蓮藕,在傳統中醫上被視為健脾益胃之品,能補中養神。對於脾胃虛弱、運化失職所導致的食慾不振,蓮藕能開胃生津,增進飲食欲。對於消化不良、腹瀉等脾胃功能紊亂之症狀,蓮藕亦能透過其健脾作用,幫助恢復腸胃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從而緩解不適。因此,蓮藕是調理脾胃虛弱、改善消化功能、促進食慾的常用食材。
4. 生津止渴
蓮藕味甘性涼,歸入肺、胃二經。從中醫觀點而言,其「甘」能補益、滋潤,「涼」則能清熱。肺主一身之氣,調理水液運行;胃為水穀之海,主受納消化。當體內因熱邪耗傷或津液不足導致口渴、口乾、煩躁等症狀時,蓮藕的「清熱」特性,能有效祛除導致津液枯竭的熱邪;而其「生津」效用,則直接滋養體內陰液,補充所需水分。因此,蓮藕透過其清熱、滋陰、潤燥的綜合作用,能夠恢復體內津液的生成與平衡,從而達到顯著的生津止渴功效,緩解因津液不足引起的口渴與口乾等不適。
5. 清熱養胃
蓮藕性味甘平。中醫觀點下,蓮藕確能清熱養胃。其甘味入脾胃經,性平則溫和不燥不寒。清熱之功,主在化解胃腑積熱,如熱病煩渴、胃熱嘔吐等症。養胃之力,則能滋養胃陰,和中止瀉,改善脾胃虛弱引致的飲食減退、泄瀉。整體而言,蓮藕展現了其調和中焦、平衡體質的多元功效。
6. 補血養肝
蓮藕,味甘、微澀,性平,入脾、胃、腎三經。從中醫角度論,其甘味入脾,助長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為後天之本,負責化生氣血,為體內提供充足血源,此乃補血之基。蓮藕性平,質地溫和不偏,能滋陰補血,使血氣充盈。
肝主藏血,賴血濡養。蓮藕所補之血,有助於涵養肝臟,使肝血充足,肝體得養,其疏泄功能得以正常運行。同時,肝腎同源,精血互生,蓮藕入腎經,有助於充養腎精,而腎精充盛亦能滋生肝血,此為養肝之機理。蓮藕透過強化脾胃以生化氣血,並滋養肝腎精血,從整體上協調臟腑功能,達到顯著的補血養肝之效,進而達到養肝明目的目的。
7. 清熱瀉火
從中醫觀點而言,蓮藕性甘、寒,歸肺、胃、脾經,具清熱涼血、生津止渴之效。其「清熱瀉火」功效主要體現於能涼血止血,故對血熱引起的出血狀況,如文中提及的血小板減少及出血性紫癜,皆有裨益。蓮藕中的單寧酸具消炎收斂作用,輔助改善腸胃不適。而黏蛋白則促進消化,減輕脾胃負擔,間接有助於減少濕熱積滯。
8. 止血
蓮藕性味甘寒,歸心、肺、胃經,其止血功效深植於中醫理論。首先,蓮藕之「寒」性,能清熱涼血,中醫認為熱邪熾盛常可迫血妄行,導致各種出血。蓮藕的涼血作用,能有效清除體內熱盛,安定血脈,從而達到止血目的,適用於熱性出血症狀。
其次,蓮藕具涼血消瘀之功。瘀血阻滯亦可影響血行,或引起出血不止。蓮藕既能涼血,又能化瘀,有助於調節血液循環,使血歸經,減少因瘀而致的出血。
再者,蓮藕健脾益氣。脾乃氣血生化之源,亦有統血之功,即脾氣健運能固攝血液,使其不溢出脈外。脾氣虛弱則統攝無力,可見多種出血。蓮藕能補益脾氣,增強脾臟固攝血液的功能,從根本上鞏固止血效果。此為「氣攝血」的重要體現。同時,蓮藕亦有收斂之性,能輔助止血作用,綜合清熱、涼血、健脾、收斂等多重機理,使其成為止血良藥。
蓮藕的現代功效
1. 抗腫瘤
蓮藕,作為一種常見食材,在中醫理論中被歸為味甘性寒之品,歸經脾、胃,主具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等傳統功效。近年來,其在現代藥理研究中展現出潛在的抗腫瘤效益,主要歸因於其富含的多酚類物質。
這些多酚化合物在實驗室研究中顯示出多重抗腫瘤活性。它們能顯著抑制多種腫瘤細胞株的增殖與擴散,阻斷其不正常的細胞週期進程,從而有效遏止腫瘤生長。更為重要的是,蓮藕中的多酚類成分具有誘導腫瘤細胞程序性死亡(凋亡)的能力,使其癌變細胞自我瓦解,而不對正常健康細胞造成顯著傷害。
此外,蓮藕的多酚物質亦被發現能夠調節並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免疫系統是人體對抗腫瘤的重要防線,透過提升淋巴細胞活性、促進細胞因子分泌等途徑,蓮藕有望協助鞏固人體自身的抗癌能力,為機體抵禦腫瘤提供了有益的支持。鑑於上述藥理作用,蓮藕被視為一種有益於腫瘤患者日常食用的輔助性食材,其多重作用機制為輔助腫瘤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
2.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蓮藕在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方面展現出顯著的藥理潛力。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其功效主要歸因於其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含量,特別是維生素C、維生素E及β-胡蘿蔔素。
動脈粥樣硬化被視為一種慢性炎症性疾病,其起始階段常伴隨著脂質氧化及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體內自由基的過度產生是導致這些病理變化的關鍵因素。蓮藕中的維生素C,作為一種水溶性抗氧化劑,能有效清除體內的自由基,保護低密度脂蛋白(LDL)免受氧化修飾。經氧化的LDL是誘發血管炎症反應和促進泡沫細胞形成的主要原因,抑制其氧化對減緩動脈斑塊的發展至關重要。
維生素E則是一種脂溶性抗氧化劑,主要作用於細胞膜,保護多不飽和脂肪酸免受脂質過氧化損傷,維持血管內皮細胞的完整性與功能穩定,這對於血管彈性和預防損傷至關重要。β-胡蘿蔔素同樣具備出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並能減少氧化壓力對血管組織的損害,進一步強化血管的保護屏障,抑制氧化應激介導的炎症過程。
這些協同作用的抗氧化成分,透過多重途徑有效減緩了血管的氧化應激反應,抑制內皮細胞功能紊亂和炎症反應,從根本上降低了動脈硬化疾病的發生與進展風險。蓮藕的這些積極特性,為其在心血管健康維護方面提供了堅實的現代藥理依據。
3. 降血脂
蓮藕在傳統文化中素有「荷蓮一身寶」之美譽,其藥食兼用之價值備受推崇。從中醫角度而言,蓮藕性味甘寒,具清熱涼血之功。探討其針對降血脂的藥理作用,核心在於其豐富的膳食纖維含量。
膳食纖維在體內無法被消化分解,卻能透過多重機制調節血脂。首先,這些纖維在腸道中形成黏性物質,能有效吸附膽固醇、膽酸及其他脂質,妨礙其被人體吸收,並促進其隨糞便排出體外,從而直接降低血中膽固醇水平。其次,充足的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足感,有助於控制總能量攝入,間接減少脂肪堆積。此外,纖維亦能促進腸道蠕動,縮短食物殘渣停留在腸道的時間,改善腸道微生態,這些都有助於維持代謝平衡,進一步穩定血脂。
綜合而言,蓮藕所含的膳食纖維,對於改善血脂異常、預防高血脂症及其相關的心血管風險具有積極意義。其天然的調節作用,使其成為高血脂患者日常膳食中的良好選擇。
4. 提升免疫力
蓮藕味甘性寒,其藥理功效在提升免疫力方面展現多元面向。首要歸因於其豐富的營養成分。蓮藕蘊含豐沛的維生素C,此乃強效的抗氧化劑,能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氧化壓力對免疫細胞的損害。維生素C同時是維持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正常功能不可或缺的元素,有助於增強人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進而預防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此外,多種礦物質的協同作用,如鉀、鐵、鋅等,亦對免疫系統的健全運作扮演關鍵角色,它們參與體內多項酶的活性,維繫免疫反應的效率。
從中醫角度觀之,蓮藕「益氣補脾」的特性,直接關聯到人體免疫力的根基。脾胃被視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穀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旺,則氣血充盈,正氣充足,自能抵禦外邪侵襲。脾胃運化良好,身體的吸收與製造能力提升,對免疫細胞的生成與活化至關重要。加上其「清熱生津」之效,能緩解體內熱象,減少因內熱引發的炎症反應,為免疫系統創造一個更穩定的內環境。
另一方面,蓮藕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於維護腸道健康功不可沒。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協助排除體內廢物,預防便秘。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腸道環境是免疫力的「第二大腦」。腸道內益生菌的滋生與平衡,有助於維持腸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阻擋有害物質入侵,並調節腸道相關淋巴組織(GALT)的功能,而GALT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因此,透過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及建立健康的腸道微生態,蓮藕間接且有效地提升了整體免疫防禦能力。
5. 保肝利膽
蓮藕,作為藥食同源的珍品,其保肝利膽的功效,在傳統醫學與現代藥理分析中皆有其依據。古籍有云:「蓮藕之清,堪以清腸胃,肝病之故,乃在鬱滯,而清腸胃者,可清肝膽。」此觀點指出,肝臟疾病常源於氣機鬱滯,而蓮藕能清除腸胃積滯,間接利於肝膽的疏通與潔淨,為肝膽系統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
從現代藥理學角度深究,蓮藕的關鍵活性成分為「藕青素」。此乃一種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質,被視為有效的解毒聖品。藕青素的作用機制在於其出色的抗氧化與清除自由基能力,能有效抵禦外界環境或體內代謝過程所產生的有害物質對肝細胞的侵襲,從源頭上保護肝臟組織免受損傷。
藉由強化肝臟自身的解毒功能,藕青素能加速體內代謝廢物與毒素的排出,顯著減輕肝臟的代謝負荷。當肝臟負擔減輕,其細胞便能更有效地進行修復與再生,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時,藕青素的利膽作用亦不容忽視。它有助於促進膽汁的分泌與流通,減少膽汁在膽道系統內的淤積,從而改善因膽汁排出不暢所引起的肝膽不適。肝膽相連,其氣血舒暢是健康的關鍵。透過清除毒素、減輕負擔和促進膽汁流通,蓮藕能有效改善肝膽氣機鬱滯的狀況,使氣血運行通暢無礙,達到全面性的保肝利膽之效。
6. 降血壓
蓮藕性味甘寒,歸心、肺、脾經,傳統上被認為具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益氣補虛之效。從現代藥理學角度分析,蓮藕在輔助調節血壓方面展現出其獨特優勢,這主要歸因於其豐富的營養成分。
首先,蓮藕含有大量的鉀元素。鉀是維持人體電解質平衡的關鍵礦物質,對於血壓調節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研究指出,鉀能有效促進體內鈉離子的排出。當膳食中攝入過多的鈉時,會導致體液滯留,增加血管內容量及壓力,進而升高血壓。蓮藕中的鉀,透過加速鈉的排泄,有助於平衡體液,減輕血管負擔,從而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
此外,蓮藕亦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維生素C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能夠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害,維持血管壁的彈性與完整性。健康的血管壁是維持正常血壓的基礎,同時也能預防因血管硬化而引起的血壓升高。膳食纖維則有助於調節血脂,降低膽固醇吸收,進而改善整體心血管健康。綜合鉀的排鈉機制、維生素C對血管的保護以及膳食纖維的輔助作用,蓮藕成為一種有益於穩定血壓的天然食材。
7. 改善消化系統
蓮藕在改善消化系統方面具有顯著的藥理功效。從中醫角度而言,蓮藕性寒、味甘,歸入脾、胃二經。這種歸經特性,說明其能直接作用於與消化吸收密切相關的臟腑,調和氣機,為其改善消化功能奠定基礎。
現代營養學研究進一步揭示其奧秘。蓮藕富含膳食纖維,這是其促進消化健康的核心要素之一。膳食纖維進入腸道後,能有效增加糞便體積,並刺激腸壁蠕動。這種「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對於緩解並預防因腸道遲緩引起的便秘尤為關鍵,能幫助食物殘渣順利排出體外,減少有害物質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從而淨化腸道環境,增強整體消化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古籍《本草綱目》明確記載蓮藕「補中益氣,健脾胃,止瀉痢」。這不僅強調了它對脾胃虛弱的補益作用,更指出其「止瀉痢」的功效,這對於濕熱或脾虛引起的腹瀉具有調理作用。表面上,促進排便與止瀉似乎矛盾,但實質上,這反映了蓮藕對消化系統的雙向調節能力——它既能透過纖維質促進排便,又能透過其清熱、健脾胃的特性來收斂止瀉,維持腸道功能穩定。綜合來看,蓮藕透過其獨特的性味歸經及豐富的營養成分,為消化系統的健康穩定提供了有效的天然支持。
8. 降血糖
蓮藕性味甘平,歸脾胃二經,傳統中醫認為其能益氣補脾、養胃生津,並具涼血止血之功。在現代藥理研究中,蓮藕降血糖的功效主要歸因於其豐富的活性成分。
首先,蓮藕富含獨特的多醣體黏蛋白。這類物質在消化道中能形成一層保護膜,不僅有助於保護胃壁,更重要的是其具有顯著降低血糖值的作用,有助於穩定餐後血糖波動,減緩葡萄糖被吸收的速度。
其次,其豐富的膳食纖維含量亦是關鍵。膳食纖維無法被人體消化吸收,但在腸道中能增加食物的體積,延緩胃排空時間,從而減慢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速度,避免血糖急遽升高。同時,膳食纖維還有助於降低血中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改善血脂狀況,對於伴隨糖尿病常見的代謝異常具有改善作用,間接對胰島素敏感性產生正面影響,有助於體重管理,進一步佐證其對血糖控制的助益。
此外,蓮藕內含醣類代謝所需的維生素B1。此維生素在碳水化合物的能量轉換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利於醣類正常代謝,輔助維持血糖平衡。蓮藕亦具備預防感冒或發炎、防止脂質過度氧化的潛力,這些輔助作用對於糖尿病患者的長期健康管理均有所裨益。
蓮藕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1.保存蓮藕不要用清水清洗,可以糊上一些泥巴,放在陰涼濕潤處保存。 2.沒切過的蓮藕可在室溫中放置一周的時間,但因蓮藕容易變黑,切面孔的部分容易腐爛,所以切過的蓮藕要在切口處覆以保鮮膜,冷藏保鮮一個星期左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蓮藕注意事項
- 產婦慎食:蓮藕性偏涼,產婦體質虛弱,食用過多恐加重虛寒。
- 脾胃虛弱者不宜生食:脾胃消化功能低下者,生吃蓮藕易導致腹瀉。
- 大便溏洩者不宜生食:生吃蓮藕會促進腸胃蠕動,大便溏洩者食用過多恐加重症狀。
蓮藕相關的方劑
蓮藕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