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藕節散
QIAN OU JI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胃經 33%
脾經 33%
心經
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乾藕節散中包含蓮藕,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兩點:
- 清熱涼血: 蓮藕性寒,味甘,入心、脾、胃經,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功效。乾藕節散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口舌生瘡、血熱妄行等症狀,而蓮藕的清熱涼血功效正好可以緩解這些症狀。
- 止血生肌: 蓮藕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具有止血生肌的作用。乾藕節散常用於治療外傷出血、皮膚潰瘍等症狀,蓮藕的止血生肌功效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總而言之,乾藕節散中添加蓮藕,正是利用了其清熱涼血、止血生肌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乾藕節散」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墜跌瘀血,積在胸腹,吐血無數者」,意指因外力撞擊或高處墜落,導致瘀血內積於胸腹之間,並伴隨嚴重的吐血症狀。此證屬「跌打損傷」範疇,核心病機為瘀血阻絡,血不歸經,迫血妄行而吐血。乾藕節的應用,側重於化瘀止血,使瘀去新生,血止症消。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單方組成:乾藕節
全方僅用乾藕節一味,製為散劑,以酒送服。藕節性平,味甘澀,歷代本草歸於止血藥,生用化瘀止血,炒炭則偏收澀止血。此處用「乾藕節」,應為曬乾生品,取其**「止血不留瘀」**之特性。功效推論
- 化瘀止血:藕節質輕上行,擅入上焦胸膈,能消散胸腹瘀血,同時收斂破損之絡脈,適用於「瘀血兼出血」之證。其甘澀之性可緩和血行,避免進一步出血,又無過度收斂導致瘀血留寇之弊。
- 酒引藥勢:以酒送服,借酒性溫通,助藥力散行瘀滯,尤宜跌撲傷後氣血凝滯之病機。酒亦能引藥上行,直達胸腹病所。
治療原理
此方針對「瘀血阻塞,血溢脈外」之證,以「通澀並用」為法:- 通瘀:藕節生用能行散瘀血,疏通胸腹氣血壅滯。
- 止血:其收澀之力可封固破損之血絡,使吐血得止。
- 標本兼顧:瘀去則血自止,血止則瘀易消,形成正向循環。
三、適用證候特點
本方適用於急症輕證,當符合以下特徵:
- 外傷史明確(墜跌所致),瘀血積於胸腹,按之疼痛。
- 吐血色暗,夾雜血塊,為瘀血出血之象。
- 體質尚可,無氣隨血脫之危候(若元氣大虛,需配伍補益)。
此方簡便力專,體現中醫「單方驗方」之妙,然須辨證精准,若瘀重者可佐活血藥,虛者宜加補益之品,臨證當靈活變通。
傳統服藥法
乾藕節。
上為末。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乾藕節散,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組成:乾藕節。 主治:墜跌瘀血,積在胸腹,吐血無數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