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節散
OU JI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一八八引《經驗良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藕節散中包含蓮藕,乃因其性味甘涼,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生肌之功效。
藕節為蓮藕莖節部位,藥性更勝藕身,具有止血涼血、消腫止痛之效,尤其擅長治療血熱妄行引起的出血症狀。而蓮藕則以清熱生津、涼血止血著稱,並能健脾開胃、益血補心。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涼血、止血生肌的作用,故成為藕節散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藕節散]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藕節散,顧名思義,其組成本身極為單純,僅以一味中藥「藕節」組成。
功效主治
根據古籍記載,藕節散主要功效為止血,尤其針對吐血、衄血等症狀。《不居集》中直接點明「藕節散,治吐血、衄血不止」,可見其止血之功。此外,綜觀各古籍內容,藕節散亦被用於治療因墜跌瘀血導致的吐血,甚至有與其它藥物配伍使用,治療更複雜的出血情況。
治療原理
1. 涼血止血:藕節性味甘澀平,入心肝肺三經,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效。出血症狀,常見因熱或瘀所致,藕節之涼性,有助於清除血中熱邪,使血循歸於正常,達到止血目的。《湯頭歌訣》中,藕節與蒲黃、生地等同用,其中藕節、生地涼血,蒲黃止血,體現了其涼血止血之配伍思路。
2. 化瘀止血:除了涼血止血,藕節亦具有化瘀之效。《疑難急症簡方》中記載,加藕節與米煎送,有散血之功,這意味著藕節不僅止血,還能促進體內瘀血的消散,可見其化瘀作用。結合《雜病源流犀燭》中「有墜跌瘀血,積在胸腹,吐血無數者(宜乾藕節散)」的記載,可見藕節散對因瘀血導致的出血亦有良效。
3. 收澀止血:藕節味澀,澀味藥物多具有收斂之效。藕節的澀味,有助於收斂血管,減少出血。此點雖未在古籍中直接點明,但從中醫藥理分析,藕節之澀味必然具有一定的收澀作用,是其止血功效的輔助作用機制之一。
應用範圍
根據古籍記載,藕節散在臨牀上主要應用於:
- 吐血:無論是突發性的吐血,還是因跌撲損傷、肺癆等原因引起的吐血,皆可考慮使用。
- 衄血:即鼻出血,藕節散亦可作為治療此類出血症狀的選擇。
- 其他出血:藕節散不僅可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因其具備化瘀之效,亦可應用於治療因瘀血積於胸腹所致的出血。
使用方法
藕節散的使用方法,根據古籍記載,主要有以下幾種:
- 單味煎服:可單獨將藕節煎湯服用。
- 研末溫服:將乾藕節研為細末,以溫酒或蜜湯調服。
- 鮮汁調服:將新鮮藕節搗汁,與其他藥汁(如生地黃汁、大薊汁)和蜜調勻服用。
總而言之,藕節散以其單純的組成,卻展現出良好的止血功效。其涼血化瘀、收澀止血的特性,使其在處理各種出血症狀方面,具有一定的臨牀應用價值。
傳統服藥法
藕節。
用藕節研汁,調飛羅面稀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藕節散, 出處:《串雅內編》卷四。 組成:藕節。 主治:鼻中肉墜。耳鼻毒及血症。
藕節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八引《經驗良方》。 組成:藕節。 主治:吐咯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