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五汁膏方劑中包含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五汁膏旨在滋陰養肺,潤燥止咳,天門冬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滋陰潤燥的效果。
2. 潤肺止咳: 天門冬對於肺熱燥咳、咽乾口渴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五汁膏中的其他藥材如麥冬、百合等,也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天門冬的加入可進一步增強整體療效。
總之,天門冬的加入,不僅能增強五汁膏滋陰潤燥的功效,也能更好地潤肺止咳,達到治癒疾病的效果。
五汁膏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五汁膏本身以滋陰潤燥為目的,而麥門冬能有效地補充陰液,緩解燥熱,改善口乾舌燥、咳嗽等症狀。
- 清熱化痰:麥門冬除了滋陰潤肺外,還有清熱化痰的功效。五汁膏中加入麥門冬,能夠幫助化解痰液,減輕咳嗽痰多的症狀,尤其適用於燥熱傷肺、肺燥咳嗽等病症。
總體而言,五汁膏中加入麥門冬,能夠更好地發揮其滋陰潤肺、清熱化痰的功效,達到治療肺熱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的目的。
五汁膏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燥: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的功效。五汁膏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燥熱津傷等症,生地黃可有效緩解燥熱,滋潤津液,緩解口渴、咽乾等症狀。
- 活血化瘀: 生地黃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態。五汁膏中加入生地黃,可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病症有一定療效。
五汁膏中加入川貝母,主要是因為川貝母具有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能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特別適用於肺熱燥咳、痰多粘稠、咽喉腫痛等症狀。五汁膏作為一種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藥物,加入川貝母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使藥效更佳,更全面地解決肺燥咳嗽、痰多等問題。
五汁膏方劑中包含牡丹皮,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脾經。其藥性可清熱涼血,解毒消腫,適用於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
五汁膏作為清熱解毒、生津潤燥的方劑,加入牡丹皮,有助於清熱涼血,消除因熱毒造成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同時還能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增強整體療效。
五汁膏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健脾益腎: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五汁膏常用於脾胃虛弱、腎氣不足所致的各種病症,茯苓的加入能補益脾腎,增強整體療效。
- 利水消腫: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能有效改善水腫、浮腫等症狀。五汁膏中常含有其他利水藥材,茯苓的加入能加強利水作用,促進水液代謝,減輕水腫。
綜上所述,茯苓的加入不僅能增強五汁膏健脾益腎的功效,還能起到利水消腫的作用,使方劑的療效更為全面。
五汁膏中加入阿膠,主要原因如下:
- 滋陰潤燥: 阿膠性平,味甘,入肺、肝、腎經,具有滋陰潤燥、補血止血的功效。五汁膏多用於治療陰虛燥咳、血虛津虧等症,而阿膠的滋陰潤燥作用正好可以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 固本培元: 五汁膏中多含滋陰補血的藥材,而阿膠具有固本培元、補血生髓的作用,能夠更好地固護人體正氣,促進血液生成,增強體質。
五汁膏中加入薄荷,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清熱解表,疏風散熱: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表、疏風散熱之功效,能夠有效緩解夏季暑熱引起的口乾舌燥、頭暈目眩、煩躁不安等症狀。
- 生津止渴,開胃消食: 五汁膏主要以鮮果、蔬菜等食材製成,加入薄荷,可以增添清香,生津止渴,並促進消化,改善食慾不振等問題,使藥劑更加美味可口,易於服用。
因此,薄荷的加入不僅提高了五汁膏的藥效,更提升了其口感,使其成爲夏季消暑解熱、健脾開胃的良藥。
中藥方劑[五汁膏]的組成中包含犀角。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適用於治療內熱、出血等症狀。犀角在五汁膏中的主要作用是清熱涼血,幫助改善由於內熱過盛引起的症狀,如發熱、口渴、血熱出血等。使用犀角可以有效地清除體內的熱毒,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炎症反應,對於需要解毒、涼血的病症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對於[五汁膏]中的羚羊角成分,羚羊角在傳統中醫學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功效,適用於治療高熱、抽搐等症狀。然而,由於羚羊已被列為保護動物,現代中醫藥已不再使用羚羊角,通常會使用其他草藥來代替。
五汁膏中加入蓮藕,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 清熱生津: 蓮藕性涼,味甘,能清熱解暑、生津止渴。五汁膏多用於燥熱傷津之症,而蓮藕可有效緩解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增強藥效。
- 健脾開胃: 蓮藕富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具有健脾開胃、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五汁膏中加入蓮藕,不僅能提高藥效,更能增強整體口感,提升患者的服藥體驗。
五汁膏方劑中包含萊菔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消脹的功效。
萊菔子性涼,味辛甘,入肺、脾經。其主要成分為芥子甙,經酶解後產生芥子油,具有促進消化、緩解腹脹的功效。
五汁膏方劑以五種瓜果作為主要成分,性質偏寒涼,容易導致脾胃虛寒,消化不良。添加萊菔子,可以中和寒涼之性,促進消化,避免因寒涼而引起的腹脹、腹痛等不適,從而達到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效果。
五汁膏方劑中含有「人乳汁」,主要原因有二:
- 補益虛損: 人乳汁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能補充人體所需,特別適合嬰幼兒及虛弱體質者。古人認為,人乳汁有滋陰補虛、潤肺止咳之效,可用於治療體虛、久病、咳喘等症。
- 改善消化吸收: 人乳汁中的酶類可以幫助消化吸收,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有利於改善消化不良、營養不良等問題。對於脾胃虛弱、消化功能差者,服用五汁膏能有效改善其消化吸收能力。
總而言之,五汁膏中添加人乳汁,旨在利用其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達到補益虛損、改善消化吸收的效果。
五汁膏中加入甘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潤燥:甘蔗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潤燥止渴之效。五汁膏以滋陰潤燥為主要功效,甘蔗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滋陰潤燥之效,尤其適合燥熱傷津、口渴咽乾者。
- 調和藥性:五汁膏中其他藥材多偏苦寒,甘蔗的甘甜之性可調和藥性,使藥味更易入口,並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汁膏」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與功效
「五汁膏」出自多本醫學典籍,其組成略有差異,但核心藥材基本一致,綜合分析如下:
主要藥材:
- 天門冬、麥門冬:滋陰潤肺,生津止渴。
- 生地黃:滋陰養血,清熱涼血。
- 川貝母:清熱化痰,潤肺止咳。
- 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 茯苓:健脾滲濕,寧心安神。
- 阿膠:滋陰補血,潤燥止血。
- 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 犀角、羚羊角:清熱解毒,涼血鎮驚(現代多以水牛角代替)。
五汁:
- 梨汁、藕汁、荸薺汁(或蘿蔔汁)、蔗汁、人乳(或牛乳):滋陰潤燥,生津止渴,清熱化痰。
- 部分方劑中亦有薑汁,可溫中散寒,和胃止嘔。
其他輔料:蜂蜜,用於潤燥和中,調和藥性。
主治功效
綜合古籍記載,「五汁膏」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虛勞咳嗽:
- 陰虛勞嗽:由於久病體虛,陰液虧損,導致肺燥咳嗽,表現為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口乾咽燥,潮熱盜汗,神疲乏力等。
- 痰熱咳嗽:由於肺熱熾盛,煉液成痰,導致咳嗽痰多,痰黃黏稠,或咳血,胸悶氣喘等。
- 咳血:由於陰虛火旺,肺絡受損,導致咳嗽時咯血,血色鮮紅或暗紅,常伴有口乾咽燥,潮熱盜汗等症狀。
- 虛勞喘促:由於肺氣虛弱,或痰熱壅肺,導致呼吸急促,氣短喘息,動則加劇,常伴有咳嗽,乏力等症狀。
治療原理
「五汁膏」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 滋陰潤肺:方中天門冬、麥門冬、生地黃、阿膠等藥材,具有滋陰養液的功效,能補充體內陰液,潤澤肺臟,緩解肺燥咳嗽。
- 清熱化痰:川貝母、牡丹皮、犀角、羚羊角等藥材,能清瀉肺熱,化解痰液,緩解痰熱咳嗽、咳血等症狀。五汁中的梨汁、藕汁、荸薺汁等,亦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之效。
- 補血止血:阿膠、生地黃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補充體內血液,修復受損的肺絡,緩解咳血癥狀。
- 健脾滲濕:茯苓能健脾利濕,幫助運化水濕,防止痰濕內生,同時也有助於藥物吸收。
- 疏肝理氣:薄荷能疏肝解鬱,理氣暢中,緩解胸悶氣滯等不適。
- 調和藥性:蜂蜜能潤燥和中,調和藥性,使藥物口感更好,也更易於服用。
綜上所述,「五汁膏」通過滋陰潤肺、清熱化痰、補血止血等多種途徑,協同作用,達到治療虛勞咳嗽、咳血、虛勞喘促等病症的目的。其組方精妙,藥性平和,適用於陰虛肺燥,痰熱咳嗽等病症,是臨牀常用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梨汁、藕汁、蘿蔔汁、荸薺汁、薑汁。
上取自然汁各1鐘,或入人乳、白蜜各鐘許,熬膏。不時挑服2-3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五汁膏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五汁膏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汁膏, 出處:《醫級》卷八。 組成:梨汁、藕汁、蘿蔔汁、荸薺汁、薑汁。 主治:痰火咳嗽,燥結咯艱。
五汁膏, 出處:《醫統》卷六十六。 組成:鮮胡桃皮、鮮酸石榴皮、黑桑椹、旱蓮草、鮮生地黃。 主治:髭鬢黃赤。
五汁膏, 出處:《仙拈集》卷二。 組成:蜂蜜4兩,薑汁4兩,白蘿蔔汁半斤,梨汁半斤,人乳1碗。 主治:勞嗽。
五汁膏, 出處:《瘍醫大全》卷二十八。 組成:白蘿蔔5斤(搗汁),薑5斤(搗汁),蔥5斤(搗汁),韭5斤(搗汁),菜子半斤(取汁)。 主治:痛風。一切風寒濕痛。
五汁膏, 出處:《治疹全書》卷下。 組成:竹瀝1盞,荊瀝1盞,梨汁1盞,薑汁半盞,饴糖1錢(以白蜜熬半老代之,尤妙)。 主治:疹後誤食豬肉、雞子,或因風寒,致終身咳嗽者。
五汁膏, 出處:《嵩崖尊生》卷七。 組成:天冬2錢,麥冬2錢,生地2錢,貝母1錢,丹皮1錢,茯苓8分,阿膠1錢,薄荷2錢,犀角5分,羚羊5分,犁汁2鍾,藕汁2鍾,萊菔汁2鍾,人乳2鍾,甘蔗汁1鍾。 主治:虛勞嗽血痰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