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金鎖玉關丸中包含蓮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心安神: 蓮子性平味甘,入心、脾經,具有清心安神、益腎固精之效。金鎖玉關丸主治心悸、失眠、健忘等症,蓮子可助其清心寧神,改善睡眠,減輕心神不寧。
- 補脾止瀉: 蓮子亦能健脾止瀉,對於因脾虛導致的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蓮子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金鎖玉關丸中常與其他補脾藥材配伍,共同發揮健脾益氣的功效。
金鎖玉關丸中加入蓮花,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清心降火:蓮花性寒,味甘,入心經,能清心火,降心熱,用於治療心煩不寐、口舌生瘡等症狀。
- 止血安神:蓮花的花粉,有止血安神的功效,可以治療心悸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因此,金鎖玉關丸中加入蓮花,可以起到清心降火、止血安神的作用,對於心火旺盛、心悸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金鎖玉關丸」中加入蓮藕,主要是利用蓮藕清熱涼血、止血生津的作用。蓮藕味甘性寒,能入心、脾、胃經,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方劑清熱涼血、止血生津的效果,適用於治療熱毒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金鎖玉關丸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因脾虛濕困、心神不寧而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等症狀,與金鎖玉關丸治療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狀的功效相輔相成。
- 配伍增效:茯苓與金鎖玉關丸中其他藥材如遠志、酸棗仁等藥材配伍,可以增強其寧心安神的功效,並且有助於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使藥效更平和穩固,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金鎖玉關丸中加入茯神,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安神定志:茯神性味甘平,歸心經,具有安神定志之功效。金鎖玉關丸主治心神不寧、驚悸失眠、心煩意亂等症,茯神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改善睡眠質量。
二、益氣健脾:茯神亦具有益氣健脾之效。金鎖玉關丸中常加入其他益氣健脾之藥,茯神可協同作用,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進而爲心神提供充足的營養,更有效地緩解心神不安症狀。
金鎖玉關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症狀。該方劑中包含山藥,其主要成分的功效對於方劑的整體配方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山藥具有滋補腎陰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改善腎虛導致的症狀,如乏力、食慾不振等。其次,山藥還富含黏液質,對於潤腸通便有良好的輔助作用,能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此外,山藥具有強壯脾胃功能,能夠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從而提高整體的健康水平。
另外,山藥還具有平和的性質,適合大多數體質的人士使用,可以減少其他中藥材料可能帶來的刺激,從而使方劑的整體效果更加和諧均衡。因此,山藥在金鎖玉關丸中的使用,既能增強方劑的滋補效果,又能促進身體的全面健康,是一個十分合理的組成。
主治功效
金鎖玉關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金鎖玉關丸主治遺精白濁,心虛不寧。
病症分析
- 遺精白濁: 指男子在非性交狀態下精液遺泄,並伴有尿液混濁的症狀。這可能涉及心、肝、腎等多個臟腑的功能失調。
- 心虛不寧: 指心氣不足或心神失養,導致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
治療原理
金鎖玉關丸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補腎固精: 方中芡實、蓮子肉均能補脾益腎,固澀精關;蓮鬚收斂固澀,有固腎澀精之功;金櫻子膏酸澀收斂,能固精縮尿,是治療遺精的要藥。
- 清心安神: 蓮子肉、蓮鬚、茯苓、茯神均有清心安神的功效。蓮子肉既能補脾益腎,又能養心安神;蓮鬚清心除煩;茯苓、茯神寧心安神,可改善心虛不寧的症狀。
- 健脾益氣: 方中山藥健脾益胃,助消化,與補腎藥物同用,可加強補益之效;茯苓、茯神健脾益氣,助運化。脾胃健運,則氣血生化有源,有助於腎精的充盈。
- 涼血止血: 藕節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因血熱妄行導致的遺精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古文內容分析
- 《類證治裁》: 強調金鎖玉關丸可用於心虛、精關久滑不夢而泄、淋濁等症,並提出與桑螵蛸散合用可增強固攝止脫之效。
- 《本草綱目》: 明確指出金鎖玉關丸主治遺精白濁,心虛不寧,並詳細記載了其藥物組成和炮製方法。
- 《不居集》: 記載金鎖玉關丸的藥物組成、炮製方法及用量,並指出其主治遺精白濁,心虛不寧。
- 《本草衍句》: 詳細描述了蓮子心、蓮鬚、蓮藕的藥性及功效,其中提到金鎖玉關丸用藕節、蓮子、蓮鬚、芡實、山藥、茯苓、茯神為末,同金櫻膏和丸,可治療遺精白濁,心虛不寧。
- 《證治準繩‧類方》: 記載了金鎖玉關丸的藥物組成、炮製方法和用法用量,並指出其主治遺精白濁,心虛不寧。
- 《奇效良方》: 說明此方用來治遺精白濁,心虛不寧。也記載了組成藥物。
- 《張氏醫通》: 指出金鎖玉關丸可用於治療心腎不交、遺精白濁,並強調了辨證論治的重要性,根據不同病因選擇合適的方劑。
- 《醫宗必讀》: 簡要記載了金鎖玉關丸的藥物組成、炮製方法及用量,並指出其主治遺精白濁,心虛不寧。
- 《喻選古方試驗》: 提出金鎖玉關丸可用於治療白濁遺精,並詳細記載了其藥物組成、炮製方法和用法用量。
- 《本草簡要方》: 記載了金鎖玉關丸的藥物組成、炮製方法和用法用量,並指出其主治遺精、心虛不寧。
- 《醫述》: 討論了遺精的不同病因病機,並提出了相應的治療原則,其中提到金鎖玉關丸可用於治療斫喪太過、腎氣不藏、無夢而遺的遺精症。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金鎖玉關丸通過補腎固精、清心安神、健脾益氣等多重作用,達到治療遺精白濁、心虛不寧的目的。其藥物組成以補益藥為主,兼顧清心、收澀之品,體現了中醫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治療原則。古代醫家對其應用廣泛,並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證實了該方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雞頭肉2兩,蓮子肉2兩,蓮花蕊2兩,藕節2兩,白茯苓2兩,白芷神2兩,乾山藥2兩。
上為細末。金櫻子2斤,去毛刺,捶碎,水1鬥,熬至8分,去滓,再熬成膏,仍用少許面糊同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70丸,不拘時候,溫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固精止遺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鎖玉關丸, 出處:《奇效良方》卷三十四。 組成:雞頭肉2兩,蓮子肉2兩,蓮花蕊2兩,藕節2兩,白茯苓2兩,白茯神2兩,乾山藥2兩。 主治:遺精白濁,心虛不寧。
金鎖玉關丸,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四。 組成:芡實、蓮肉(去心)、藕節粉、白茯苓、乾山藥各等分。石菖蒲、五味子減半。 主治:實脾澀精。主治:心腎不交,遺精白濁。
金鎖玉關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崑明方)。 組成:芡實3兩,龍骨3兩,蓮須3兩,龜版8兩,炙遠志3兩,淮山藥6兩,茯苓3兩,鎖陽8兩,牡蠣3兩,砂仁2兩,黃柏(鹽炒)3兩,知母3兩,五味1兩,菖蒲1兩,石蓮子1兩。 主治:夢遺滑精,虛煩耳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