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

蓮子

LIAN ZI

  • 英文名稱:Nelumbo nucifera Gaertn. Semen Nelumbinis Nuciferae Lotus Seed, Semennelumbinis
  • 別名:建蓮子,蓮米,的,澤芝,蓮肉,薂,湘蓮子,石蓮肉,藕實,蓮蓬子,白蓮子,蓮實,水芝丹
  • 藥品來源:睡蓮科植物蓮的幹燥成熟種子。除去蓮心者稱蓮肉。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蓮房,取出果實,除去果皮,幹燥。
  • 道地藥材:浙江, 江西, 湖南, 福建
  • 生長環境:池塘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蓮子的傳統功效


1. 健脾胃

蓮子,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滋補佳品,其健脾胃功效在眾多醫藥典籍中多有記載。 《神農本草經》便指出蓮子「主補中、養神、益氣力」,奠定了其補益中氣的基礎。

《食療本草》孟詵更進一步說明,蓮子能「主五臟不足,傷中氣絕,利益十二經脈血氣」,指出其能治療因中氣不足引起的各種症狀。 《本草綱目》則總結得更加全面,認為蓮子能「厚腸胃」,並能治療「脾洩久痢」。 此處「厚腸胃」並非單純指腸胃的厚度,而是指增強腸胃的機能,使其運化功能正常。脾胃乃後天之本,其功能強健,則營養吸收良好,身體自然強壯。 《本草備要》則強調蓮子「開胃進食」,說明其能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吸收。

《醫林纂要》中提到,生嚼蓮子連皮最益人,能除煩、止渴;而煮食則主要針對脾洩、久痢,其補益心腎的功效則相對減弱。這說明蓮子的炮製方法也會影響其功效的側重。 《王氏醫案》更進一步指出,蓮子「最補胃氣而鎮虛逆」,特別適合胃氣虛弱、反胃的人食用,甚至認為其效果勝過其他藥物。 其在治療噤口痢上的應用,也說明蓮子能有效緩解腸胃炎症,幫助恢復腸胃功能。

綜上所述,古籍中關於蓮子健脾胃功效的記載,多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補益中氣、增強腸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等方面作用, 其應用範圍廣泛,無論是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還是腸胃炎症等症狀,蓮子都可發揮一定的功效。 但需注意的是,不同炮製方法會影響其功效的側重,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服用方法。

2. 補氣

蓮子,自古以來即被視為滋補佳品,其補氣功效在眾多中醫典籍中多有記載。從古代醫書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窺見蓮子補氣的獨特之處。

《神農本草經》便已指出蓮子「主補中、養神、益氣力」,奠定了其補益之基。 《食療本草》則更進一步說明蓮子能「主五臟不足,傷中氣絕,利益十二經脈血氣」,突顯其對於氣虛、五臟虧損的療效。 《日華子諸家本草》和《本草綱目》也明確記載蓮子「益氣」,並詳述其在治療脾胃虛弱、久痢、遺精等方面的應用,這些疾病的發生都與氣虛密切相關。 《王氏醫案》更強調蓮子「最補胃氣而鎮虛逆」,指出其對於胃氣虛弱所致的反胃、嘔吐等症狀有顯著療效,並提及以蓮子治療噤口痢,乃因其能甘溫補益,鎮護受損的胃氣。

值得注意的是,《醫林纂要》提到蓮子的炮製方法會影響其功效。去心連皮生嚼的蓮子,補益效果最佳,能除煩、止渴、澀精等;而若去皮,則其補益作用主要侷限於脾胃。 這說明蓮子的不同炮製方式,其補氣功效的側重點亦有所不同。 《本草綱目》更從整體觀點指出蓮子「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說明其補氣功效與心腎、脾胃等臟腑的協調運作息息相關,而非單純的針對某一臟腑。

總而言之,古籍中對蓮子補氣功效的論述,多從其補益脾胃、心腎、固攝精氣等方面闡述,反映了蓮子補氣的整體性和多樣性,也為其臨牀應用提供了豐富的理論依據。

3. 強筋骨

蓮子,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滋補佳品,其強筋骨功效在多部古代醫籍中都有記載。本文將結合古代醫學典籍,探討蓮子如何發揮強筋骨的作用。

《本草綱目》明確指出蓮子「強筋骨」,並進一步闡述其補益作用,涵蓋「補虛損」、「益精氣」等方面。這說明蓮子並非單純作用於筋骨,而是通過整體提升身體機能,間接達到強筋骨的效果。 其「交心腎」的功效也值得注意,心腎交泰是維持人體整體平衡的重要因素,心腎功能的提升自然能反饋到筋骨的健康上。

《日華子諸家本草》記載蓮子「治腰痛,洩精」,腰痛常常與腎虛筋骨不足相關,洩精則更是腎精虧損的表現。蓮子能治療這些症狀,也間接佐證其強筋骨的功效。

《醫林纂要》則更進一步說明蓮子的服用方法對於功效的影響。文中提到去心連皮生嚼的蓮子益處最大,能達到「澀精、和血、止夢遺」等效果,而單純煮食則主要功效在於「補脾」,「交心腎之功減矣」。 由此可見,蓮子的藥用價值與炮製方法密切相關,不同炮製方法會影響其藥效發揮。

《王氏醫案》中更注重蓮子的補胃功效,認為其能「最補胃氣而鎮虛逆」,並指出胃氣的強健對於整體身體機能的提升至關重要。胃為後天之本,胃氣充足,則氣血生化有源,自然能更好地滋養筋骨。

綜上所述,蓮子強筋骨的功效並非單一作用,而是通過補益心腎、脾胃,以及整體提升精氣,從而間接達到強筋骨的效果。 古代醫家對蓮子的不同炮製方法及臨牀應用也有詳細記載,顯示其藥用價值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但需注意,各個醫籍的記載需結合自身情況及專業人士的建議參考。

4. 止瀉

蓮子,自古以來即被視為重要的藥食同源之物,其止瀉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綜觀《神農本草經》、《食療本草》、《日華子諸家本草》、《日用本草》、《本草綱目》等典籍,均記載蓮子具有益氣、補虛、固澀等功效,其中更明確指出其能「止痢」、「治瀉痢」、「止脾洩久痢」。

《日華子諸家本草》直接提及蓮子「止痢」,說明其在治療腹瀉方面的應用歷史悠久。《日用本草》則進一步指出其能「治瀉痢」,表明蓮子在治療不同類型腹瀉上的療效。《本草綱目》更詳細地說明蓮子能「止脾洩久痢」,暗示其對於因脾虛引起的慢性腹瀉效果顯著。 這與《本草備要》中記載蓮子能「專治噤口痢」相呼應,噤口痢屬於症狀嚴重的腹瀉,蓮子能有效治療,足見其止瀉功效之強。

值得注意的是,《醫林纂要》指出,蓮子去心連皮生嚼,效果最佳,能發揮除煩、止渴、澀精等多種功效;但若僅煮食,則其交心腎的功效會減弱,去皮後則僅剩補脾的功效。 《王氏醫案》則更進一步強調,蓮子能「最補胃氣而鎮虛逆」,並指出在治療噤口痢時,常與黃連合用,黃連瀉熱,蓮子則溫和鎮胃,相輔相成。 《本經逢原》更說明石蓮子(成熟後墜入泥中變硬的蓮子)是治療熱毒噤口痢的專藥,但需配合人參使用,以避免因久痢導致胃氣虛寒。

總而言之,古籍中關於蓮子止瀉功效的記載,從不同角度詮釋了其作用機理及臨牀應用,多數認為蓮子通過補益脾胃、固澀止洩等途徑來達到治療腹瀉的目的,其功效與蓮子的炮製方法也有密切關係。 不同醫家根據病症輕重及患者體質,選用不同的蓮子炮製方法及配伍藥物,以達到最佳療效。

5. 生津止渴

蓮子,自古以來即被視為滋補佳品,其生津止渴的功效更為歷代醫家所重視。多部古代醫籍皆有記載,其作用機理可從多方面分析。

《食療本草》、《日華子諸家本草》、《日用本草》、《本草備要》等書都明確指出蓮子具有止渴的功效。其中,《食醫心鏡》更簡潔地概括為「止渴,去熱」,說明蓮子能有效緩解口乾舌燥等症狀。其止渴作用,與其滋陰潤燥的特性密不可分。《本草綱目》指出蓮子「交心腎,厚腸胃」,說明它能滋養心腎,並增強脾胃功能。心腎陰虛,往往伴隨著津液虧損,導致口渴;而脾胃功能健旺,則能更好地運化水液,防止津液虧耗,從而達到止渴的目的。

此外,《本草綱目》也提到蓮子「稟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說明蓮子甘平的特性,符合中醫「甘能生津」的理論。脾主運化,脾氣健運則水液代謝正常,自然能減少口渴的發生。《醫林纂要》更細緻地比較了不同炮製方法對功效的影響:生嚼蓮子(帶皮)效果最佳,能除煩止渴;而煮食則功效減弱,去皮則更弱。這暗示了蓮子的不同炮製方法會影響其生津止渴的效力。

總而言之,蓮子生津止渴的功效,是其滋陰潤燥、健脾益胃、清心除煩等多重作用綜合體現的結果。古代醫家們從不同角度觀察其功效,並根據臨牀經驗總結出蓮子在治療口渴方面的應用,為後世醫學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6. 止嘔

古籍記載中,蓮子雖未直接大量提及「止嘔」功效,但其多種作用間接指向其緩解嘔吐的機理。綜觀《神農本草經》、《食療本草》、《本草綱目》等經典醫籍,蓮子被認為具有補益脾胃、益氣養神、固澀止瀉等功效。這些作用的綜合效力,實則能間接達到止嘔的效果。

《王氏醫案》中明確指出:「蓮子,最補胃氣而鎮虛逆,若反胃由於胃虛,而氣衝不納者,但日以乾蓮子細嚼而咽之,勝於他藥多矣。」此處描述了蓮子對於胃虛導致的反胃嘔吐具有顯著療效。其機理在於蓮子能補益脾胃之氣,使胃氣充足,氣機得以調和,從而減輕或消除嘔吐症狀。

此外,《本草備要》記載蓮子「清心除煩,開胃進食」,《隨息居飲食譜》則稱其「鎮逆止嘔」,這些都從不同角度佐證了蓮子在緩解嘔吐方面的作用。《本經逢原》更指出石蓮子(蓮子老熟後的形態)是治療熱毒噤口痢的專藥,而噤口痢往往伴有嘔吐,說明蓮子能有效處理導致嘔吐的某些病理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醫林纂要》提到蓮子的不同炮製方法影響其功效。去心連皮生嚼的蓮子,除煩止渴、澀精等功效最佳;而去皮後,則主要功效轉為補脾。這說明蓮子的止嘔功效可能與其特定成分及炮製方法密切相關,應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服用方式。總而言之,古籍中關於蓮子的記載,雖然未直接且集中地闡述其止嘔功效,但從其補脾胃、益氣、清心除煩等多方面功效來看,蓮子確具備緩解某些原因引起的嘔吐之功效,尤其對於胃虛所致的反胃嘔吐,效果尤佳。

7. 澀精止遺

蓮子,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滋補佳品,其「澀精止遺」的功效在多部中醫典籍中均有記載。 《日華子諸家本草》明確指出蓮子能「治腰痛,洩精」,《醫林纂要》更進一步說明:「蓮子,去心連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煩、止渴、澀精、和血、止夢遺、調寒熱。」此處特別強調去心連皮生嚼的用法,才能發揮最佳的澀精止遺效果,若僅僅煮食,則其交心腎的功效會減弱,去皮則更僅剩補脾之效。

《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認為蓮子「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說明蓮子能滋養心腎,加強腸胃功能,並能固攝精氣,從根本上解決遺精問題。《玉楸藥解》也指出蓮子「固澀之性,最宜滑洩之家,遺精便溏,極有良效」,進一步肯定了蓮子治療遺精和滑精(便溏)的功效。 《本草綱目》更深入闡述蓮子的作用機理,指出其味甘、氣溫而性澀,能滋養脾胃,而脾胃健運,則元氣充足,自然有助於固精止遺。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普遍認為蓮子具有澀精止遺的功效,其作用機理可能與滋補心腎、健脾益胃、固攝精氣等方面有關。 不同典籍中對蓮子加工方法及功效的描述略有差異,也反映了不同醫家對其使用經驗的累積和總結,值得後世臨牀醫師參考。 值得注意的是,《王氏醫案》中特別提醒,應選用新鮮蓮子,且市面上販售的石蓮子多為偽品,需謹慎使用。

8. 安神

蓮子,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具有安神功效的良藥。多部古代醫籍皆有記載其作用,其安神機理,與其滋補心腎、調理脾胃、寧心安神等多方面功效息息相關。

《神農本草經》即指出蓮子「主補中、養神、益氣力」,奠定了蓮子滋補強身,進而安神的基礎。後世醫家多沿用此說,並更進一步闡述其作用機制。《食療本草》認為蓮子能「主五臟不足,傷中氣絕,利益十二經脈血氣」,說明蓮子能從根本上改善臟腑功能,而心神安寧,正是臟腑協調的結果。

《本草綱目》則更為詳盡地描述蓮子的功效:「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補虛損」,說明蓮子能滋補心腎,使心腎陰陽平衡,從而達到寧心安神的效果。 此外,蓮子還能「厚腸胃」,改善脾胃運化功能,而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健運,則氣血充足,心神自然得到滋養。 《醫林纂要》更指出「蓮子,去心連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煩、止渴、澀精、和血、止夢遺、調寒熱」,此處強調蓮子的不同處理方式會影響其功效,生嚼連皮的蓮子在安神方面的效果最佳。 《王氏醫案》則從臨牀經驗出發,認為蓮子「最補胃氣而鎮虛逆」,對於胃氣虛弱導致的失眠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認為蓮子的安神功效,並非單純作用於神志,而是通過滋補心腎、健脾益胃,以及固澀精氣等多種途徑,從根本上改善身體狀況,最終達到寧心安神的目的。 其作用機制,在現代醫學角度,或許可以理解為通過營養補充和調節臟腑功能,改善睡眠質量和情緒狀態。

9. 固澀收斂

蓮子,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固澀收斂的功效尤為突出。從眾多典籍記載中,我們可以梳理出蓮子固澀收斂作用的幾個方面。

首先,《本草綱目》明確指出蓮子「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固精氣」一語,直接點明瞭蓮子收斂作用的核心——收斂精氣,從而治療遺精、滑精等症狀。《日華子諸家本草》也記載蓮子能「治腰痛,洩精」,與此相印證。《玉楸藥解》更進一步指出,蓮子「固澀之性,最宜滑洩之家,遺精便溏,極有良效」。這些記載都說明蓮子能有效收斂腎氣,對於腎氣虛弱導致的遺精、滑精、尿頻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其次,蓮子的收斂作用也體現在腸胃方面。《本草綱目》提及蓮子「止脾洩久痢,赤白濁,女人帶下崩中諸血病」,《日用本草》則記載其「止煩渴,治瀉痢,止白濁」。《本草備要》更指出蓮子「專治噤口痢、淋濁諸證」。這些記載表明,蓮子能收斂腸胃,治療腸胃虛弱引起的腹瀉、痢疾等症狀,並能改善白濁、帶下等症。 《隨息居飲食譜》更進一步提到蓮子能「固下焦,愈二便不禁」,直接點明其收斂下焦的作用。

此外,《醫林纂要》中提到,蓮子去心連皮生嚼效果最佳,能「澀精」,而若去皮則「其功止於補脾而已」,說明蓮子的皮在發揮固澀作用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中對於蓮子固澀收斂功效的記載,充分體現了蓮子在治療因氣虛、腎虛導致的精氣外洩,以及腸胃虛弱引起的洩瀉等症狀方面的價值,其作用機理與現代藥理學研究也有一定的契合之處,值得進一步探討。

蓮子的古代典籍


蓮子的現代功效


1. 改善睡眠

蓮子含蓮藕鹼、蓮乙素等鎮靜劑成分,可鎮靜身心,改善睡眠。蓮子心具有清熱、安神養心功效,可治療失眠。蓮子性味甘平,又能滋補強壯,可用於治療心悸、脾虛、失眠等症。

2. 降血壓

蓮子性平、味甘、澀,歸脾、腎經,具有養心益腎,健脾止瀉,清熱降壓之功效。蓮子中含有鉀、鎂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鉀能幫助降低血壓,鎂能減少血管收縮,這兩種礦物質共同作用,可以幫助降低血壓,對高血壓患者有一定的幫助。

3. 保護心臟健康

蓮子之功,在於其抗氧化之能。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蓮子中富含多種抗氧化物質,如花青素、維生素C等,可以抑制血管壁的氧化損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4. 防癌抗腫瘤

蓮子,性味甘平,歸脾、腎經。具有補五臟不足,通利十二經脈氣血之功。其所含氧化黃心樹寧鹼,對鼻咽癌有抑制作用,故有預防腫瘤或抗癌之功效。

5. 鎮靜

蓮子具清熱養心、安神益智之效。能養心安神,寧心安神,調和營衛。適用於心悸、煩躁、失眠多夢、神經虛弱等症。蓮子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鎮靜、安神、助眠的作用。現代研究表明,蓮子中含有蓮子鹼和異蓮子鹼等成分,具有鎮靜、安眠的作用。

蓮子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蓮子最忌受潮受熱,受潮容易蟲蛀,受熱則蓮芯的苦味會滲入蓮肉。因此,蓮子應存於乾爽處,蓮子一旦受潮生蟲,應立即日曬或火焙,曬後需攤晾兩天,待熱氣散盡涼透後再收藏。曬焙過的蓮子的色澤和肉質都會受影響,煮後風味大減,同時藥效也受一定影響。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

蓮子的炮製


揀盡雜質即可,或砸碎、去皮、去心用。或將石蓮子置鍋內水煮後,切開,去皮,曬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關於中藥「蓮子」的注意事項:

  1. 中滿痞脹及大便燥結者,忌服。
  2. 生蓮子脹人腹,中薏令人吐,食當去之。
  3. 大便燥者勿服。
  4. 外感前後、瘧疾、疳積、痔瘡、氣鬱痞脹、溺赤便祕、食不運化及新產後者,忌之。
  5. 脾胃虛寒者忌服。
  6. 濕痰鬱積者忌服。
  7. 便溏者慎服。
  8. 懷孕及月經期婦女忌服。
  9. 高血壓病人慎服。
  10. 腎虛水泛者慎多服。

蓮子相關的方劑


蓮子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腎絲球腎炎精囊炎(精囊炎性疾患)腰痛心悸遺精失眠損傷白帶口乾虛弱低血壓嘔吐

蓮子含有的化學成分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蛋白質(Protein), 脂肪(Fat), 鈣(Calcium), 磷(Phosphorus), 鐵(Iron), 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棕櫚酸(Palmit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亞油酸(Linoleic acid), 亞麻酸(Linolenic acid), 烏胺(Higenamine), 荷葉鹼(Nuciferine), 原荷葉鹼(Nornuciferine), 氧黃心樹寧鹼(Oxoushinsunine), N-去甲亞美罌粟鹼(N-norarmepavi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