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筋骨八仙丹
JIN GU BA XIA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呼和浩特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2.88)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筋骨八仙丹中包含桂枝,主要是利用其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功效。
桂枝性溫,味辛,入膀胱、心、肺經。其溫通經絡,可改善因寒邪阻滯經絡而導致的肢體疼痛、麻木、活動不便等症狀。同時,桂枝還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能緩解因寒邪入侵引起的筋骨疼痛、關節僵硬等症狀。
因此,將桂枝加入筋骨八仙丹,能有效發揮其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筋骨疼痛的目的。
筋骨八仙丹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補氣固本: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筋骨疾病往往伴隨氣虛,黃耆能補益元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利於改善筋骨疼痛、無力等症狀。
- 促進血液循環: 黃耆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利於營養物質的輸送和廢物代謝,促進筋骨的修復和再生。
筋骨八仙丹中包含蒼朮,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濕止痛:蒼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 燥濕健脾:蒼朮能燥濕健脾,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進而促進氣血運行,利於藥物吸收和疾病康復。
因此,蒼朮在筋骨八仙丹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有助於藥物整體發揮祛風濕止痛、健脾益氣的效果。
筋骨八仙丹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舒筋活絡: 木瓜性溫味甘,入肝脾經,具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風寒濕邪入侵、筋骨疼痛、關節僵硬等症狀,木瓜能有效改善。
2. 補益氣血: 木瓜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補益氣血、強健筋骨之功效。對於體虛乏力、氣血不足導致的筋骨疼痛,木瓜能起到一定的補益作用。
因此,木瓜作為筋骨八仙丹的組成成分,能有效改善筋骨疼痛,並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達到舒筋活絡、強健筋骨的效果。
筋骨八仙丹中包含川牛膝,主要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與方劑整體作用相符:
- 活血通絡、消腫止痛: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善於通經活絡,散瘀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狀,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 祛風除濕:川牛膝能祛除風寒濕邪,對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能起到溫經散寒、化濕止痛的作用,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效果。
筋骨八仙丹中加入薑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薑黃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風濕痹痛等病症,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 舒筋活絡,強健筋骨: 薑黃中的薑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幫助清除自由基,減緩組織老化,同時也能促進骨骼生長,增強骨骼強度。對於因年老體弱、運動傷害導致的筋骨衰退,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筋骨八仙丹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通絡,補益氣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補血調經、養血潤燥、止痛等功效。其活血通絡之性,有助於改善筋骨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狀,而補益氣血之效,則能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組織修復。
- 配合其他藥材,發揮協同作用: 筋骨八仙丹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白芍等,皆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功效。當歸與這些藥材共同作用,可以加強活血通絡之效,進一步改善筋骨疼痛及其他病症。
筋骨八仙丹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筋骨疼痛多因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所致,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從而緩解疼痛。
- 通絡止痛:川芎能通經活絡,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營養物質的供給,加速組織修復,從而減輕疼痛。
因此,筋骨八仙丹中加入川芎,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筋骨疼痛的症狀。
筋骨八仙丹中包含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肝腎,強筋骨:杜仲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其富含杜仲膠、黃酮類化合物等活性成分,能有效改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與筋骨八仙丹治療風寒濕痹、腰膝痠痛、筋骨疼痛等症狀的功效相輔相成。
- 祛風濕,止痛:杜仲還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能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這與筋骨八仙丹中其他具有祛風濕、止痛功效的中藥材相配合,能更有效地治療筋骨疼痛。
筋骨八仙丹中包含補骨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補腎壯陽,溫經散寒: 補骨脂性溫,入腎經,能溫補腎陽,驅散寒邪,對於因腎虛寒所致的腰膝痠軟、筋骨疼痛、陽痿早洩等症狀有較佳的療效。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補骨脂亦具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助於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等症狀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因此,補骨脂在筋骨八仙丹中起到溫補腎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多重作用,是治療因腎虛寒、氣血瘀滯所致的筋骨疼痛的重要藥材。
筋骨八仙丹中加入附子,主要源於其溫陽散寒、祛風除濕之功效。
附子為烏頭類藥材,性熱,入腎經,能溫經散寒,驅除體內寒邪,有助於改善因寒邪侵襲導致的筋骨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
此外,附子亦可溫腎壯陽,補益腎氣,對於因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亦有改善作用。
因此,在筋骨八仙丹中加入附子,可發揮溫陽散寒、祛風除濕、補益腎氣的作用,達到溫通經絡,舒筋活絡,緩解筋骨疼痛的效果。
筋骨八仙丹中包含虎骨,主要原因如下:
- 傳統觀念: 古代醫學認為虎骨具有強筋壯骨、祛風除濕的功效,用於治療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等症狀。虎骨的強壯功效源於其骨骼的堅韌,被認爲能增強人體骨骼的強度。
- 歷史淵源: 虎骨在傳統中藥中使用歷史悠久,被視為珍貴藥材,其藥效被歷代醫書記載。在過去,老虎數量較多,虎骨的來源相對容易。
然而,隨着虎豹數量的急劇下降,虎骨已被列入瀕危物種保護名單,其使用被嚴格禁止。現代醫學也尚未證實虎骨的有效性,因此,建議使用其他安全有效的替代藥物治療相關疾病。
筋骨八仙丹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經通絡,散寒止痛: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筋骨疼痛,肉桂能溫暖經絡,驅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 補腎壯陽,強筋健骨:肉桂能溫補腎陽,促進腎氣生髮,對於因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筋骨無力等症狀,肉桂能起到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的作用。
因此,肉桂在筋骨八仙丹中能有效改善因風寒濕邪或腎虛引起的筋骨疼痛、腰膝痠軟等症狀。
筋骨八仙丹中包含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祛風止痛: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濕、祛風止痛之功效。對於筋骨疼痛,尤其是因風濕熱邪入侵引起的疼痛,黃柏可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病痛。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黃柏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加速炎症消退,從而減輕疼痛和腫脹。
因此,黃柏在筋骨八仙丹中起到清熱解毒、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筋骨疼痛的目的。
筋骨八仙丹中加入人參,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補氣益血,強健筋骨: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人參能補益元氣,增強人體抵抗力,促進血液循環,為筋骨提供充足的營養,改善筋骨的健康狀態,有助於緩解筋骨疼痛和疲勞。
2. 協調其他藥材,增強藥效: 筋骨八仙丹中其他藥材多偏於活血化瘀、祛風止痛,而人參則偏於補氣益血。人參的加入可以起到協調各藥材的作用,平衡藥性,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筋骨八仙丹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解表散寒: 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之效。可溫經散寒,驅散風寒,緩解因風寒所致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 行氣止痛: 紫蘇葉可行氣活血,通經絡,緩解局部瘀血阻滯,達到止痛的效果。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筋骨疼痛,具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紫蘇葉在筋骨八仙丹方劑中,能起到溫經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筋骨疼痛的目的。
筋骨八仙丹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消腫的功效。筋骨疼痛常伴有熱毒蘊結,黃芩可清熱解毒,消散瘀腫,緩解疼痛。
- 兼顧脾胃,促進康復:筋骨疼痛常與脾胃失調有關,黃芩亦能清熱利濕,健脾化濕,調節脾胃功能,有助於改善因脾胃虛弱導致的筋骨疼痛,促進身體康復。
因此,黃芩在筋骨八仙丹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兼顧脾胃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筋骨疼痛。
筋骨八仙丹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肝腎,強筋健骨: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養腎的功效。肝腎為筋骨之本,山藥能補益肝腎,從根本上改善筋骨虛弱,達到強筋健骨的效果。
- 固本培元,延緩衰老: 山藥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同時,山藥還能滋養精血,延緩衰老,有助於改善因年齡增長而導致的筋骨退化問題。
筋骨八仙丹中加入蓮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養補益,緩解筋骨疼痛: 蓮子性平味甘,入心、脾、腎經,具有補脾止瀉、養心安神、益腎固精等功效。對於筋骨疼痛,蓮子可以滋補脾腎,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緩解疼痛。
- 清熱解毒,促進傷口癒合: 蓮子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以幫助消除因外傷或炎症引起的熱毒,促進傷口癒合,對於筋骨外傷或骨折患者,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筋骨八仙丹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肝腎,強筋骨: 山茱萸性溫,味酸甘,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健骨之效。對於因肝腎不足、筋骨失養引起的腰膝痠軟、肢體乏力等症狀,山茱萸能有效改善。
- 固澀止汗,寧神安眠: 山茱萸還具有固澀止汗、寧神安眠之效。對於因腎虛引起的盜汗、失眠、心神不寧等症狀,山茱萸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在筋骨八仙丹中加入山茱萸,可以起到補肝腎、強筋骨、固澀止汗、寧神安眠等多重功效,有助於治療因肝腎不足引起的筋骨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筋骨八仙丹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左癱右瘓,遍身疼痛,行步艱難,下部痿痹」,屬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氣血瘀滯之證;「傷風,一切暗風,風癇」則顯示其兼有外感風邪與內風擾動之病機。總括而言,此方針對風、寒、濕、虛所致之肢體痿廢、疼痛及風痰閉竅等證,具發汗疏風、溫通經絡、補益肝腎之功。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祛風除濕、溫經通絡
- 桂枝、肉桂、附子:辛溫助陽,散寒通脈,逐深層風寒濕邪。
- 茅朮、木瓜、片薑黃:燥濕舒筋,木瓜善治筋急拘攣,薑黃專行肩臂痹痛。
- 虎骨膠(現多以代用品替代)、薟草:強筋骨、祛風濕,虎骨尤擅治痿痹。
補氣養血、扶正固本
- 生耆、炙耆、人參:大補元氣,推動氣血運行,助祛邪外出。
- 當歸、川芎:活血養血,通絡止痛,契合「治風先治血」之理。
- 山藥、蓮肉、山萸:健脾益腎,固後天以養先天。
補肝腎、強筋骨
- 杜仲、破故紙、牛膝:溫補肝腎,牛膝引藥下行,專攻下肢痿弱。
- 黃柏、條芩:苦寒反佐,防溫燥太過,兼清濕鬱所化之熱。
調氣機、和營衛
- 紫蘇:辛溫解表,助桂枝發汗疏風。
- 川芎、當歸配合補氣藥,調和營衛,暢通氣血。
方劑特色
- 攻補兼施:祛風濕藥與補氣血、肝腎藥並用,標本同治。
- 溫通為主,佐以涼潤:以肉桂、附子為君,佐黃柏、黃芩平衡藥性。
- 重劑量補氣藥:黃耆、人參用量突出,強調「氣行則血行」之理,適用於虛中夾瘀之癱瘓。
結論
筋骨八仙丹以「發汗疏風」為表,實則內涵溫補肝腎、益氣活血之底蘊,適用於風寒濕邪閉阻經絡、兼氣血肝腎虛損之複雜病證,其組方體現中醫「絡虛通補」與「風藥達邪」的結合智慧。
傳統服藥法
桂枝1斤半,生耆1斤,炙耆1斤,茅朮2兩,木瓜1斤8兩,牛膝1斤6兩,片薑黃8兩,當歸身2兩,川芎2兩,杜仲1斤,破故紙1斤,附子2兩,虎骨膠4兩,肉桂2兩,黃柏2兩,薟草4兩,人參2兩,紫蘇2兩,條芩2兩,山藥2兩,蓮肉2兩,山萸2兩。
發汗疏風。
上為細末,煉蜜為小丸。
口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筋骨八仙丹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 筋骨八仙丹具有一定的溫補作用,因此陰虛火旺、體熱內盛者慎用。
- 筋骨八仙丹不宜與藜蘆、甘遂、大戟等同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筋骨八仙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呼和浩特方)。 組成:桂枝1斤半,生炙耆1斤,茅朮2兩,木瓜1斤8兩,牛膝1斤6兩,片薑黃8兩,當歸身2兩,川芎2兩,杜仲1斤,破故紙1斤,附子2兩,虎骨膠4兩,肉桂2兩,黃柏2兩,薟草4兩,人參2兩,紫蘇2兩,條芩2兩,山藥2兩,蓮肉2兩,山萸2兩。 主治:發汗疏風。主治:左癱右瘓,遍身疼痛,行步艱難,下部痿痹,傷風,一切暗風,風癇。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