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Cortex Phellodendri Yellow Fir - It Is The Bark, Bark Of Chinese Corktree, Amur Corktree Bark
- 其他名稱:元柏,黃檗,檗木,檗皮,蘗木
- 藥品來源:本品為芸香科落葉喬木植物黃蘗(關黃柏) (Phelloendron amurense Rupr.) 黃皮樹 (川黃柏) (Phellodron chinense Schneld.) 除去栓皮的樹皮。剝取樹皮後,除去粗皮,曬乾。
- 道地藥材:華北地區,雲南,四川,廣西,浙江,江西,湖北,貴州,西南地區,東北地區,陝西
- 生長環境:溪,山谷,林中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03-19
黃柏的傳統功效

1. 燥濕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本草經疏》謂本品「主五臟腸胃中結熱。蓋陰不足,則熱始結於腸胃;黃疽雖由濕熱,然必發千真陰不足之人;腸潞痔漏,亦皆濕熱傷血所致。
用於濕熱下注,帶下黃濁穢臭,常與山藥、芡實、車前子等同用,如易黃湯;用治膀胱濕熱,小便灼熱、淋漓澀痛,常配車前子、滑石、木通等熱利尿通淋之品
治濕熱下注,腳氣萎辟,足膝腫痛,多與蒼朮、牛膝同用,如三妙丸;用於濕熱瀉痢,可配白頭翁、黃連、秦皮等藥,如白頭翁湯;用治濕熱黃疸尿赤,常與梔子同用,如梔子柏皮湯。
洩痢者,滯下也,亦濕熱干犯腸胃之病;女子漏下赤白,陰傷蝕瘡,皆濕熱乘陰虛流客下部而成;膚熱赤起,目熱赤痛口瘡,皆陰虛血熱所生病也」。
《藥品化義》曰:「黃柏,味苦入骨,是以降火能自頂至踵,淪膚徹髓,無不周到,專瀉腎與膀胱之火。」
治筋骨疼痛,因濕熱者:黃柏(炒)、蒼朮(米泔浸、炒)。上二味為末,沸湯入薑汁調服。二物皆有雄壯之氣,表實氣實省,加酒少許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 《藥品化義》:「黃柏,味苦入骨,是以降火能自頂至踵,淪膚徹髓,無不周到,專瀉腎與膀胱之火。」
2. 清熱解毒
黃柏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被廣泛用於治療各種熱毒病症,其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黃酮類、生物鹼、樹脂、植酸等,具有明顯的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可以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殺菌、抗腫瘤等。
3. 清熱瀉火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 用於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 鹽黃柏滋陰降火 。 用於陰虛火旺,盜汗骨蒸。
用於瘡瘍腫痛,濕疹濕瘡。本品既能清熱燥濕,又能瀉火解毒。治瘡瘍腫毒,內服外用均可,內服多與黃連、梔子同用
外用以本品研細末,用豬膽汁或雞蛋清調塗患處;治濕疹濕瘡,陰癢陰腫,可與荊芥、苦參、蛇床子等同用,內服外洗均可,也可配青黛、滑石、甘草研細末撒敷。
- 《神農本草經》:「味苦寒。 主五藏,腸胃中結熱,黃疸,腸痔,止泄利,女子漏下赤白,陰陽蝕創。一名檀桓。生山谷。」
4. 斂瘡
黃柏中的有效成分包括生物鹼、樹脂、植酸、鞣質等,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有效減輕皮膚炎症、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加速傷口癒合,因此可以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等疾病。
此外,黃柏還可以收斂皮膚、止血止痛,對於治療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也有一定的效果。
5. 解毒
黃柏可以用於治療多種毒物引起的中毒症狀,包括腸道感染、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病、急慢性肝炎等。
此外,黃柏還可以用於治療皮膚毒素、蛇毒、蜂毒等毒素引起的皮膚炎症和紅腫疼痛等症狀。
6. 滋陰
黃柏具有滋陰作用,可以用於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改善陰虛症狀。
在中醫上,黃柏被廣泛應用於治療慢性肝炎、脂肪肝、糖尿病等陰虛症狀,以及痰多、咳嗽、乾咳等症狀。此外,黃柏還可以用於治療一些因為陰虛引起的眩暈、耳鳴、失眠等症狀。
黃柏用於陰虛發熱,盜汗遺精。本品長於清相火,退虛熱。常與知母相須為用,并配熟地、山萸肉、龜板等滋陰降火藥同用,如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
- 《本草綱目》:「古書言知母佐黃檗滋陰降火,有金水相生之義,黃檗無知母,猶水母之無蝦也。蓋黃檗能治膀胱命門中之火,知母能清肺金,滋腎水之化源,故潔古、東垣、丹溪皆以為滋陰降火要藥,上古所未言也」
黃柏的現代功效
1. 抗潰瘍作用
對於鹽酸-乙醇所致大鼠實驗性胃潰瘍,黃柏50%甲醇提物有顯著保護作用,小檗鹼也有效,但總提取物抗潰瘍活性比小檗鹼為強。
2. 降血壓
黃柏流浸膏或醇提液鹼性物質腹腔注射均具有顯著的降血壓效果。黃柏灌服能使睪丸切除高血壓大鼠血壓降低。
黃柏所含多種成分,如小檗鹼、黃柏鹼、巴馬亭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壓活性。小檗鹼作用與黃連類似。
黃柏鹼靜脈注射,對兔、貓、犬等均可引起降壓,並能增強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的升壓反應,抑制人工窒息及刺激迷走神經向中端所致之升壓反應。由黃柏鹼合成之衍生物,如昔羅匹林等也有明顯降壓作用。
3. 抗發炎
黃柏及其所含小檗鹼用受精卵法試驗具有顯著抗增生作用。
黃柏具有抗發炎能力,驗結果發現黃柏可治療可以減輕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程變化、調節免疫系統並緩解皮膚發炎的情形,並且治療效果隨著藥物劑量的增加而變得更好。
4. 抗黴菌
黃柏在體外對多種皮膚致病性真菌都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如堇色毛癖菌、絮狀表皮痹菌、犬小芽抱子菌、奧杜盎氏小抱子菌、許蘭氏毛癖菌、腹股溝表皮癖菌等。
對白色念珠菌、陰道滴蟲也有顯著抑制活性,巴馬亭與藥根鹼都有強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
黃柏抗菌作用的原理與其對細菌呼吸及RNA合成的強烈抑制有關,黃柏還能明顯減少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的生成,並促進白細胞對細菌的吞噬。
複復方黃柏尚能消除白色念珠菌在卡他霉素處理小鼠腸道的定居,但單味黃柏轉陰率不高。綜上可見,黃柏抗菌作用機理可能涉及病原微生物本身及其感染過程的多個環節。
5. 抗菌、抗病毒
據研究表明,黃柏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能夠有效抑制多種致病菌和病毒的生長和繁殖,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
同時,黃柏還可以刺激免疫系統,增強人體抵抗力,對於治療感冒、流感、肺炎等熱毒病症也有一定的幫助。
體外黃柏水煎劑或醇浸劑對多種致病性細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炭疽桿菌、霍亂弧菌、白喉桿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腦膜炎雙球菌、糞產鹼桿菌等,對各型痢疾桿菌的抑制作用強。
以「黃柏」為主藥之一的一些中醫名方,如黃連解毒湯、白頭翁湯等也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在黃連解毒湯中黃柏、黃連抗菌活性可產生協同效果。
黃柏對結核桿菌、鈎端螺旋體等也有較強的抑制或殺滅作用。近有研究,黃柏還能顯著抑制變形鏈球菌的生長。所含之多種季胺生物鹼是黃柏抗菌有效成分,如小襞鹼、巴馬亭、藥根鹼等均有較強的抗菌活性。
此外,黃柏還有抗流感病毒等作用。對於乙肝表面抗原,黃柏還有明顯的選擇性抑制作用。
6. 降血糖
黃柏具有降血糖作用,可以用於改善2型糖尿病、糖尿病併發症等疾病。
黃柏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黃酮類化合物和生物鹼等,這些成分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和增強胰島素的作用,從而降低血糖水平。
黃柏還具有保護胰島細胞的作用,可以預防胰島細胞損傷和死亡,進一步提高胰島素分泌和增強胰島素的作用,從而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7. 其他功效
對於腸平滑肌,黃柏可增強家兔離體腸管收縮,其所含小桀鹼也增加收縮幅度,黃柏酮也興奮腸平滑肌,黃柏內酣則反使腸管弛緩。
黃柏水提液可促進飢餓家兔膽汁及胰液分泌。後有實驗表明黃柏確有利膽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並促進膽紅素的排出。
黃柏有殺精子、殺滅子平、家蠅等作用,並可降低萱草對小白鼠的毒性。
黃柏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浸洗。
黃柏的炮製
1.黃柏:揀去雜質,用水洗淨,撈出,潤透,切片或切絲,曬乾。
2. 黃柏炭:取黃像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但須存性),噴淋清水,取出放涼,曬乾。
3. 鹽黃柏:取黃像片,用鹽水噴灑,拌勻,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晾乾(每黃柏片100斤用食鹽2斤半,加適量開水溶化澄清)。
4. 酒黃柏:取黃柏片,用黃酒噴灑拌炒如鹽黃柏法(每黃柏片10O斤用黃酒10斤)。
5. 《雷公炮炙論》:凡使(黃檗),用刀削上粗皮了,用生蜜水浸半日,漉出曬乾,用蜜塗,文武火炙令蜜盡為度。凡修事五兩,用蜜三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脾虛洩瀉,胃弱食少者忌服。
- 《本草經集注》:惡乾漆。
- 《本草經疏》:陰陽兩虛之入,病兼脾胃薄弱,飲食少進及食不消,或兼洩瀉,或惡冷物及好熱食;腎虛天明作洩;上熱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宮寒;血虛不孕,陽虛發熱,瘀血停滯,產後血虛發熱,金瘡發熱;癰疽潰後發熱,傷食發熱,陰虛小水不利,痘後脾虛小水不利,血虛不得眠,血虛煩躁,脾陰不足作洩等證,法鹹忌之。本品苦寒,容易損傷胃氣,故脾胃虛寒者忌用
- 孕婦禁用:孕婦應避免使用黃柏,因為其含有生物鹼等成分,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
- 腎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因為黃柏中的一些成分需要通過腎臟代謝,所以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該避免使用黃柏。
- 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黃柏中的一些成分需要在肝臟代謝,如果肝功能不全,使用黃柏可能會對肝臟造成負擔,應該避免使用。
- 腹瀉患者慎用:黃柏具有收斂作用,對於腹瀉患者來說可能會加重腹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