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配方組成
相關典籍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梔子性苦、寒。主治清心除煩、心經有熱、鬱熱不減的胸膈煩悶證、清濕熱、通泄三焦之實熱火毒。用於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
黃柏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陰虛火旺、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盜汗骨蒸。
梔子柏皮湯, 出處:《雲歧子保命集》卷上。 組成:大黃2兩,柏皮2兩,梔子15個。 主治:燥熱發黃。
梔子柏皮湯, 出處:《玉機微義》卷四十五。 組成:梔子、柏皮、黃連各等分。 主治:身熱不去,大便利而煩熱身黃者。
梔子柏皮湯, 出處:《寒溫條辨》卷五。 組成:梔子3錢,甘草3錢,茵陳3錢,黃柏3錢。 主治:傷寒,濕熱鬱於肌表,身熱發黃者。
梔子柏皮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肥梔子15個(劈),甘草1兩(炙),黃柏2兩。 主治:傷寒,身黃發熱者;衄血,或從口出,或從鼻出,暴出而色鮮,衄至1-2鬭,悶絕者。
相似度 80%
相似度 75%
相似度 66%
相似度 60%
相似度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