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怎麼辦?從中醫證候,經絡與中藥理解!

- 最後更新:2025-01-03
關於慢性鼻炎的3D經絡穴道分析:點選開啟

從現代醫學觀點看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

鼻子內的發炎現象,統稱為「鼻炎」,其症狀包含:早上起床、溫度劇烈變化、吸到髒空氣或聞到特殊氣味時,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咳嗽、聲音沙啞...等症狀。

嚴重一點的可能會頭暈、頭痛、眼睛紅癢、鼻涕倒流、黑眼圈...等等,這些症狀多數與感冒類似。現代醫學將對於「鼻炎」了解非常深入,主要分為兩大類:

  1. 過敏性鼻炎: 對一些特定物質過敏,例如:花粉、灰塵、黴菌、塵瞞、蟑螂...等過敏。主要症狀有3個:「打噴嚏、流鼻水及鼻塞」。
  2. 非過敏性鼻炎:最常發生的是病毒性鼻炎,其次是細菌性鼻炎或鼻竇炎,如果鼻炎症狀超過三個月,被稱為慢性鼻炎。

基於上述,現代醫學認為鼻炎的主要原因,就是病毒、細菌、過敏、自主神經失調等。有些人長期感冒沒有被治癒,其實已經轉變成鼻炎或鼻竇炎。

面對鼻炎,現代醫學目前不容易根本治療此病,針對過敏性鼻炎,最好的方法就是遠離過敏源。治療的藥物主要是以「抗組織胺」、「類固醇鼻腔鼻噴劑 」、「鼻黏膜收縮劑」等等為主,幫助鼻腔黏膜消腫、緩解鼻塞幫助鼻腔黏膜消腫、緩解鼻塞。

有些人鼻炎長達幾十年無法被治癒,只要一停藥物就會容易復發。所以許多人到最後被迫尋求其他療法,中醫就是另類療法中的最大咖,因此多數人會先尋找中醫。

快速理解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怎麼辦?從中醫證候,經絡與中藥理解!
慢性鼻炎怎麼辦?從中醫證候,經絡與中藥理解!

從中醫的觀點看慢性鼻炎


鼻子的各種症狀,可定是困擾中國人千年以上,鼻炎在中醫稱為「鼻鼽」。

現代人常一到天氣變冷就流鼻水,長期鼻塞、嗅覺減退,甚至動輒鼻子過敏、發癢、流鼻涕,這些幾乎成了現代人一生中難以避免的困擾,也逐漸形成一種體質現象。

那麼,這種體質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其實只要直接觀察鼻炎患者的經絡型態,並結合傳統中醫理論,就能理解其背後的根本原因。

根據經絡權威藺雲桂在《經絡圖解》中的說法,通往口鼻的經絡共有10條,分別是:大腸經、胃經、膀胱經、小腸經、督脈、陰蹺脈、心經別絡、衝脈、任脈以及肝經。

也因此,當這些經絡出現異常時,就容易導致各種鼻部問題。看到這麼多條經絡,或許會讓人覺得頭昏眼花,難怪鼻病如此複雜,原來與鼻子相關的經絡竟然這麼多!

不過,若將這些經絡進一步分類與分析,其實也不難理解。以下將鼻病依不同原因加以歸納說明:

1.核心原因:外感風寒(感冒)的後遺症

既然鼻炎的症狀與感冒幾乎一模一樣,大家不會懷疑,難道不就是感冒根本沒好過嗎?

中醫的感冒,最主要的證候就是「外感風寒」或「傷寒」,主要症狀是:鼻腔癢、噴嚏不斷、流清涕、鼻水不止或鼻塞、遇冷則發作、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

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明明沒有感冒,早上起床之後,因為氣溫變化時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與感冒幾乎一樣,這其實已經成為一種體質現象。

針對傷寒,漢朝時代的《傷寒論》就是一本專書,書中提到,感冒傷寒時第一個就是出現「太陽病」,流鼻涕就是太陽病的典型症狀之一,慢性鼻炎就是太陽病沒有治好遺留下來的現象。

這種現象,其實可以運用下圖經絡的對應關係來清楚理解,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傷寒後遺症這麼複雜。

傷寒感冒後,單就太陽經影響的層面就很複雜
傷寒感冒後,單就太陽經影響的層面就很複雜

首先,「太陽病」依據經絡的對應關係,很容易進一步影響「少陰病」。

僅從這一點來看,一個人可能在不知不覺間,逐漸形成「寒性陽虛經絡體質」,而這種體質的典型症狀之一,正是鼻子過敏

所謂的「太陽經」包括「膀胱經」與「小腸經」,其中以膀胱經的影響最為關鍵。膀胱經與肺經之間存在「臟腑別通」的關係,而肺經與大腸經又屬「表裡相合」。

根據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顯示,三焦經與肺、大腸經的連動性極高,因此常會出現與肺經、大腸經相關的症狀,例如口鼻與皮膚的異常反應。

此外,膀胱經與腎經屬「表裡關係」,因此太陽病若未及時處理,可能演變為中醫所說的「腎臟病」,而腎虛同樣會導致鼻病。

更有趣的是,從現代經絡數據中發現,膀胱經與脾經之間的連動性亦極高;而脾經又與小腸經相對應,脾與胃則互為表裡。

由此可見,一場看似普通的傷寒感冒,若影響到太陽經,其實會連帶牽動多條經絡。

若感冒後處理不當,這些經絡的失衡就可能留下深遠的後遺症,逐漸形成固定的體質。

若再加上居住環境濕氣過重,更容易引發或加重鼻部疾病。難怪台灣幾乎每三個人就有一人飽受鼻子過敏的困擾。

因此,要從根本上預防鼻病,關鍵在於妥善處理每一次感冒或傷寒。最理想的方式是及早以中藥調理;相反地,若從小到大感冒都只依賴西藥壓制症狀,就極可能與過敏性鼻炎「共結一世情緣」。

2. 手三陽經陽虛

基於以上的核心原因,在體內會產生各式各樣的變化,最常見的就是「上虛下實」,也就是整個上半身都沒有能量。

而其中的關鍵,就是「手三陽經」虛證,或是「肺經+大腸經+三焦經」同時虛證,可以參考下圖。

鼻炎常見的手三陽經虛證相關經絡型態
鼻炎常見的手三陽經虛證相關經絡型態

三焦經與大腸經一同出現虛證,是一種常見的經絡現象,除了出現鼻子過敏之外,還有可能出現牙齒痛、牙齒齦腫、肩頸酸痛、嗅覺喪失...等等。由於大腸經與肺經互為表裡,因此連動性高。

從上圖可以看出,這三條經絡在整個春天虛證的機率提高,因此有一定比例的人會在春天出現鼻炎,從經絡就可以破解背後的密意!這也應該就是傳統中醫所說的「肺氣虛」過敏體質。

2022年某會員就回報,在3月的時候整天流鼻涕,同時牙齒隱隱作痛,牙齦腫脹,手腕陽溪穴也自然出現疼痛(媽媽手),食指也會抽痛,結果他的經絡圖就真的是大腸與三焦經虛證,讓他覺得經絡真的是存在的!

手三陽經虛證的人,通常腹部是很虛寒的,這是造成鼻子過敏最常見案例。

曾經是演藝界歌手的葉蔻(Echo)後來成為執業中醫師,她在《學中醫,救自己》一書中提到,她曾經狂流鼻水,竟然在喝下「甘草」+「乾薑」這兩味中藥之後,全身暖了,鼻水也不流了!

她說,難怪古人稱之為「二神湯」。抱持「凡事總要試試看…要驗證自己的症狀與書上所講的是否符合,所謂神農嘗百草……我也要親自實際試試看,才能體會其功效所在。」

為什麼運用這兩味中藥就可以止住鼻水,運用經絡檢測可以直接破解其中秘密!

腹部寒濕最容易造成鼻病
腹部寒濕最容易造成鼻病

學過中醫的人都知道,「甘草乾薑湯」的主要功效,就是「溫裏祛寒、回陽復氣」,而這個寒主要就是腹部的寒,通過腹部的經絡,多數與鼻子有關係。古書《證治要訣》上就說:「清涕者,腦冷肺寒所致。」

運用甘草將氣血集中在腹部,乾薑將腹部的寒濕之氣去除,氣血自然上達至頭面部,自然鼻水消失

肚子的經絡與鼻子的關係,也可以透過按摩來印證。某位雲端中醫會員就分享自己的手三陽經常見虛證。他有一天在看電視時,閒閒沒事就在按摩自己的肚子。

有一天他發現說:「我突然間發現自己的鼻子竟然通了!這時候他才知道自己鼻塞這麼久?」原來肚子經絡氣血阻塞,也會造成鼻塞、鼻病。

過去幾年間最成功的會員案例,是某會員他每天睡覺都穿長褲,冬天兩隻腳直接放在睡袋,就這樣他的慢性鼻炎就自然痊癒了

3. 手三陽經實證

流鼻水一定是寒氣嗎?這可不一定,如果是這樣,每個人就發一包「甘草乾薑湯」就好了,事情卻沒這麼簡單。

傳統中醫認為「風熱」也會造成鼻炎,這就是外感風熱。有些雲端中醫會員就發現,吃火鍋的時候特別容易流鼻涕,依照名中醫師吳明珠的臨床經驗,就提到流鼻水有一種是肺經鬱熱所造成的。

肺經鬱熱,這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可不可以用數據解釋呢?這可以從上面提到的肺經、大腸與三焦經連動性繼續延伸探討。

上面提到的是虛證,一直持續到每年的春季結束。然而到了5月之後,這三條經絡竟然戲劇性地轉變成為實證,一直持續到秋天末期(見下圖)。

肺經、大腸經與三焦經的能量變化,牽動著鼻炎的發作現象
肺經、大腸經與三焦經的能量變化,牽動著鼻炎的發作現象

許多鐵三角經絡型態的會員,反而是在夏季與初秋的時候很容易流鼻涕,因為他們的三焦經與大腸經能量,在7-9月的時候到達了最高點。

所以,寒性體質的人,在冬季及春季時鼻炎發作。熱性鐵三角經絡體質的人,在夏季與秋季發作,由於天氣濕熱,這種流鼻涕的狀態,經常是黃濁而量多,由時候鼻涕倒流,氣味有些腥臭,喉嚨會癢癢的,有時候會造成鼻塞、頭痛、頭重重,小便黃,嘴巴苦。有時候天氣轉乾燥時,就容易出現燥熱。這時候鼻涕色黃,有時候會帶血,鼻腔反而會乾痛。

有會員就發現,胸部會感到很熱時服用「麥門冬湯」就會明顯改善!麥門冬湯之所以會有效,主要就是他可以改善肺部胃部津液不足,虛火上炎所造成的種種症狀,藥性溫和效果卻很好。

傳統中醫針對這種肺熱的中藥,很喜歡運用「辛夷清肺湯」,運用黃芩梔子石膏知母清肺胃之熱,辛夷升麻琵琶葉、宣肺疏氣、清通鼻竅。百合麥門冬養陰清肺生津,這就是中醫治療的藝術。

4. 膽經、脾經、胃經氣血不足

最後探討一個,幾乎是每個人鼻炎的根本,關鍵就是膽經虛證。在雲端中醫的會員中,膽經虛證可以說就是常態。

由於膽經虛證的時候,很容易連帶胃經虛證,連帶著脾經也會虛證,這就是多數人長期鼻子過敏的根本原因。

影響鼻子的主角是「陽明經」,所以「大腸經」與「胃經」異常時就會出現鼻病。

然而,在冬天的時候,膽經與胃經很明顯地能量低下形成虛證,氣血無法上達頭部,就會自然開始鼻塞、流鼻水,如果又加上脾經虛證,那更是難解。

這種鼻涕清稀像水一樣,很難斷根,有時候清色,有時候黃色,重點是經常鼻塞,平常遇到冷空氣時就會相過敏一樣打噴嚏,經常會感到倦怠,沒有精神,大便容易軟溏或腹瀉,這都是體內經絡陽虛所造成的。

膽經、胃經與脾經虛證,很容易出現鼻病

上面提到那位,單純就是晚上睡覺穿長褲就治癒鼻炎的會員,他的膽經與胃經就是長年虛證,只要保護這兩條經絡,就可以根本緩解甚至治癒鼻炎。

中醫面對這種脾胃虛弱的鼻病,經常運用「玉屏風散」、「補中益氣湯」…等等中藥方劑,這類中藥可以將脾胃氣血往上提升,因此也會有某種程度的改善。如果能夠溫陽(附子理中湯)的話,效果更是好了!

5. 腎經虛證,鼻涕流不止

過去幾年來,總有一些會員私下回報,他們的嚴重鼻炎,最後竟然是透過補腎痊癒的。

事實上大家可以自行實驗,只要看到自己的經絡圖上,脾經與腎經虛證時,服用「八味地黃丸」之後,會發現流鼻涕的現象快速改善。

像者種就是腎虛所造成的鼻炎,這種鼻病流鼻涕清稀,天氣愈冷愈嚴重,由於經絡不通長期鼻塞,嗅覺也會減退。有些人會容易腰酸腳軟、四肢冰冷且怕冷。

清代醫家張隱庵所說的:「肺主氣而發源於腎」,就是描述這個道理。

「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基本模型,就是膽經、胃經與腎經虛證,天氣愈冷機率愈高。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在冬天鼻子過敏更嚴重的背後原因,就是源自於腎經。

膽經、胃經與腎經虛證,天氣愈冷機率愈高
膽經、胃經與腎經虛證,天氣愈冷機率愈高

綜合上述的經絡型態,如果一個人脾經、腎經、膽經與胃經長期虛證,又加上手三陽經長期虛證,又住在濕氣重的地方,一生注定難逃過敏性鼻炎,這就是「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宿命。

台灣地區終年潮濕,北部冬天寒濕,南部長年濕熱,不得鼻病也難!所以排除體內的濕氣是核心關鍵。

如果因為鼻病打算搬家,台灣會因此少掉一半人口,所以這是不切實際的作法,因此從根本改變體質才會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事實上,要根治鼻炎無法單純依賴中藥,關鍵是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同時疏通經絡,就可以讓鼻炎根本消失,就看你自己願不願意觀察與驗證而已。

相關的10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載入中...

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造成慢性鼻炎的經絡型態,於文中已經提到不少,常見於「寒性陽虛經絡體質」與「鐵三角經絡體質」的綜合體,列出常見的型態如下:

載入中...

改善慢性鼻炎的50個中藥方劑清單


改善慢性鼻炎的16個食物清單


魚腥草洋蔥生薑大蒜金針菇蘆薈蘋果鯖魚薄荷蓮藕鳳梨綠茶蜂蜜黑芝麻納豆藍莓

與慢性鼻炎的相關症狀或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