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瓜蔞桂枝湯

GUA LOU GUI ZHI TANG

出處典籍: 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26%
胃經 25%
肺經 23%
心經 10%
膀胱經 6%
肝經 6%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解肌發表,生津舒筋。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几几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栝蔞桂枝湯主之。

傳統服藥法

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頃,啜熱粥發之。

方劑組成解釋

桂枝性辛甘溫、主治發汗解表、調和營衞、溫經通脈止痛、助心陽且通陽利水、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生薑性味辛、溫。主治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

大棗性甘、溫。主治補中益氣、解藥毒、養血安神。用於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氣管炎、腸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傷出血。

白芍性苦、酸、微寒。主治平肝止痛、斂陰止汗、養血和營。治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症。

天花粉性味甘微、苦寒。主治清熱生津、養陰、用於熱病津傷口渴、可消腫排膿、常用於癰疽、瘡瘍證、消渴多飲。

本方即《傷寒論》桂枝湯加蔞根而成。所治之證,為痙病中之柔痙。是外有表邪,經絡受阻,經脈拘急不舒,復因表虛汗出,津液不得濡潤而成。方中用桂枝湯外解風寒,加入栝蔞根甘寒潤燥而通津液,並且善通經絡。配合成方,可收解表生津并重之效。表證解,津液通,經脈濡,而痙亦自愈。

相關疾病

胸悶脹口乾口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腰背反折,身體後仰如弓狀怕吹到風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頭痛發熱(發燒)汗出(身體易出汗)乾嘔怕冷慢性鼻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