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桂枝湯

GUA LOU GUI ZH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胃經 22%
肺經 21%
肝經 11%
心經 10%
膀胱經 5%
腎經 5%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瓜蔞桂枝湯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和解表裏: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解肌發表之效。瓜蔞桂枝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惡寒無汗等症,桂枝能溫解表寒,使邪氣散去,解除寒凝阻滯,恢復氣血運行,達到解表和裏的作用。
  2. 調和營衛,促進血液循環: 桂枝具有調和營衛、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瓜蔞桂枝湯中,桂枝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改善體表循環,溫暖經脈,使營氣和衛氣相互協調,達到治療寒邪侵襲、氣血瘀滯等症的目的。

瓜蔞桂枝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桂枝性溫,瓜蔞性寒,甘草性平,可緩和桂枝的溫熱之性,避免寒熱之氣相互抵觸,使藥效更加溫和,不易傷正氣。
  2. 增強功效: 甘草具有解毒、調和脾胃、補氣益肺之功效,可增強瓜蔞的清熱解毒功效,並減輕桂枝對脾胃的刺激,使藥效更加協調,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瓜蔞桂枝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解表散寒,調和藥性: 生薑性溫,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之效,可緩解桂枝的寒涼之性,避免過於寒涼而損傷陽氣。同時,生薑亦能促進血液循環,助藥力更好地發揮。
  2. 和胃止嘔,助藥力吸收: 瓜蔞桂枝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常伴有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等症狀。生薑可溫胃止嘔,緩解患者的嘔吐不適,並促進藥物的吸收,提高療效。

瓜蔞桂枝湯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瓜蔞苦寒,桂枝辛溫,性屬寒涼,容易傷脾胃。大棗味甘性溫,可緩解藥物寒涼之性,避免傷脾胃,使藥性更平和,藥效更穩定。
  2. 益氣健脾: 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可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抵抗力,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同時,脾胃健運,也能更好地吸收藥物的有效成分,提高治療效果。

瓜蔞桂枝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桂枝的辛溫燥性: 桂枝性溫,燥性較強,容易傷陰耗津。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作用,可以中和桂枝的燥性,避免其過度耗傷津液。
  2. 配合瓜蔞解表: 白芍具有緩解疼痛、和解表裏的功效,可以配合瓜蔞一起解表散寒,同時兼顧疏肝理氣,緩解因寒邪入侵所引起的肝氣不舒、胸脅疼痛等症狀。

總而言之,白芍在瓜蔞桂枝湯中起到緩解燥性、解表和解的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治療效果更佳。

瓜蔞桂枝湯方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 天花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效。瓜蔞桂枝湯主治風寒濕痺,兼有熱毒蘊結之症,天花粉可清解熱毒,並協同其他藥物消除風寒濕邪。
  2. 利水消腫: 天花粉能利水消腫,對於風寒濕痺導致的關節腫痛,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同時,天花粉也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有利於濕邪的排出,有助於改善關節疼痛。

主治功效


瓜蔞桂枝湯主治功效分析

藥物組成與功效

  • 桂枝: 發汗解表,溫通經脈,助陽散寒。
  • 甘草: 調和諸藥,益氣養心,緩急止痛。
  • 生薑: 散寒止痛,發汗解表,健胃消食。
  • 大棗: 補脾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
  • 白芍: 平肝養血,緩急止痛,柔肝調經。
  • 天花粉(瓜蔞根): 清熱生津,潤肺止咳,利尿消腫。

主治病症與病機分析

綜合多部古籍文獻,瓜蔞桂枝湯主要用於治療太陽病痙證,其特徵為:

  • 太陽病證候齊備: 如頭痛、發熱、惡寒等表證。
  • 身體強直(身體強,几几然/𠘧𠘧然/兀兀): 出現身體、頸項僵硬、拘急等症狀,但程度較輕,與剛痙的角弓反張有所區別。
  • 脈象沉遲: 脈象不浮反沉,顯示邪氣內陷,津液受損。

從病機上分析,此證多因:

  1. 外感風寒,邪氣侵襲太陽經: 風寒束表,經脈不通,導致身體強直。
  2. 津液虧虛,經脈失養: 外邪鬱久化熱,或汗出過多,耗傷津液,筋脈失於濡養,而致痙攣。

治療原理

瓜蔞桂枝湯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 「解肌發表,生津舒筋」

  1. 解肌發表:

    • 桂枝、生薑 協同作用,發汗解表,驅散在表之風寒邪氣,使經脈通暢。
    • 桂枝 更能溫通經脈,助陽散寒,緩解痙攣。
  2. 生津舒筋:

    • 天花粉(瓜蔞根) 為本方主藥,其性味甘寒,能清熱生津,滋潤經脈,緩解因津液虧虛導致的筋脈拘急。
    • 白芍 養血柔肝,緩急止痛,與天花粉合用,增強滋陰養血、柔筋舒痙之效。
    • 甘草、大棗 益氣養血,調和諸藥,並輔助天花粉、白芍生津養血。

方劑配伍特點

  • 桂枝湯為基礎: 瓜蔞桂枝湯以桂枝湯為基礎,取其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之功。
  • 重用瓜蔞根: 加入大量瓜蔞根,針對津液虧虛、經脈失養的病機,清熱生津,滋潤經脈。
  • 芍藥、甘草: 此二藥合用,酸甘化陰,柔肝緩急,加強舒筋止痛的效果。

總結

瓜蔞桂枝湯以桂枝湯解肌發表,以瓜蔞根清熱生津,芍藥、甘草柔肝舒筋,全方共奏解肌發表、生津舒筋之效。適用於太陽病兼有津液虧虛、經脈失養所致的輕度痙證,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扶正祛邪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頃,啜熱粥發之。

相關疾病


胸悶脹口乾口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腰背反折,身體後仰如弓狀怕吹到風感冒頭痛發燒身體容易出汗乾嘔怕冷慢性鼻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