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

天花粉

TIAN HUA FEN

  • 英文名稱: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Radix Trichosanthis Kirilowii Trichosanthes Root Powder
  • 別名:瓜蔞根,瑞雪,栝樓根,屎瓜根,蔞根,蔞粉,花粉,栝蔞粉,白藥,
  • 藥品來源:葫蘆科多年生宿根草質藤本植物栝蔞或日本栝蔞的乾燥塊根。秋冬季採挖,鮮用或切成段、塊、片,曬乾用。
  • 道地藥材:廣西, 山東, 河南, 安徽, 江蘇, 貴州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天花粉的傳統功效


1. 生津止渴

天花粉,古稱栝萎根,其生津止渴的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機理則與其寒涼清熱、滋陰潤燥的特性密切相關。

《傷寒明理論》中成無己認為天花粉「潤枯燥」,能使津液通行,故為渴症所宜。此處點明瞭天花粉生津止渴的作用機制,在於其潤燥生津,解決津液不足導致的口渴。

《本草匯言》則更進一步,指出天花粉「性甘寒,善能治渴」,並說明其能治療不同原因引起的口渴:「從補藥而治虛渴,從涼藥而治火渴,從氣藥而治鬱渴,從血藥而治煩渴」。這說明天花粉的生津止渴功效並非單一,而是能針對不同體質和病因的口渴進行治療。

《本草綱目》李時珍則更深入地分析了其藥性:「味甘微苦酸,酸能生津,故能止渴潤枯,微苦降火,甘不傷胃」。他指出天花粉的酸味能生津,苦味能降火,甘味則不傷胃氣,從多個角度解釋了其生津止渴的作用機理。

《藥徵續編》更直接指出,對於單純的口渴,而非伴隨煩熱的口渴,以天花粉(栝樓根)為主治。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天花粉生津止渴功效的論述,從不同角度闡明其作用機制,既包含了其潤燥生津的直接作用,也涵蓋了其清熱瀉火、滋陰補虛等間接作用,使其成為治療多種原因引起的口渴的有效藥物。 各家論述互相補充,共同印證了天花粉在生津止渴方面的價值。

2. 清熱解毒

天花粉,其清熱解毒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亦可從不同角度理解。

從《傷寒明理論》成無己的論述來看,天花粉「潤枯燥」,能生津液,主要針對津液不足引起的渴症。這暗示其清熱作用與滋陰潤燥密切相關,而非單純的瀉火。

《本草匯言》則更進一步闡述了天花粉清熱解毒的廣泛性,它能「退五臟鬱熱」,涵蓋心、肺、脾、肝、腎五臟的熱證,並能治療因痰火、熱毒鬱結引起的咳嗽、癰疽、黃疸等症。此處強調的是天花粉疏通經絡、化解鬱結的功效,說明其清熱解毒並非單純的降低體溫,而是針對體內熱邪的瘀滯狀態。

《本草求真》指出天花粉的性味較栝樓平和,並對《神農本草經》中「補虛安中」的說法提出質疑,認為其「安中」乃熱除之後的結果。此處反映出對天花粉藥性更細緻的觀察,避免了單純以寒涼之性理解其作用。

《醫學衷中參西錄》則指出天花粉「善通行經絡,解一切瘡家熱毒」,並詳細說明其在治療不同階段瘡瘍的應用,佐以其他藥物,可消腫、排膿、生肌。此論點突顯天花粉在促進組織修復方面的作用,也從側面印證其清熱解毒功效的機制與促進機體自愈能力相關。

綜上所述,天花粉的清熱解毒功效並非單純的降低體溫,而是涵蓋了生津止渴、疏通經絡、化解鬱結、促進組織修復等多個層面,其作用機理複雜且多樣,體現了中醫整體觀的治療理念。不同醫籍對其功效的闡述也從不同角度印證了其在清熱解毒領域的應用價值。

3. 清熱瀉火

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寒,為常用清熱瀉火中藥,其功效在諸多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天花粉善於清泄五臟鬱熱。 《本草匯言》指出其能“退五臟鬱熱”,無論是心火盛而致的口乾舌燥,肺火盛而引起的咽喉腫痛,脾火盛導致的口舌齒腫,痰火盛引起的咳嗽,抑或是肝火脅痛,腎火骨蒸,甚至癰疽腫毒,皆可應用。其清熱之效,並非單純的苦寒直瀉,而是能“開鬱結,降痰火”,針對不同部位的熱邪,都能有效地清解。

其次,天花粉止渴作用顯著。《傷寒明理論》中成無己認為其“潤枯燥”,能使津液通行,用於津液不足所致的口渴。 《本草匯言》更進一步闡述,無論是虛渴、火渴、鬱渴、煩渴,天花粉都能有效治療,堪稱“治渴之要藥”。 《藥徵續編》則直接指出,對於單純的口渴,栝樓根(即天花粉)是首選。此處的“渴”,不僅指口乾舌燥,也包含了因熱邪導致的體內缺水狀態。

再者,天花粉兼具清熱解毒功效。《本經逢原》提到其可“除時疾狂熱,祛酒癉濕黃,治癰瘍解毒排膿”,《日華子諸家本草》也記載其可治“熱狂時疾,乳癰,發背,痔痿瘡癤”。《醫學衷中參西錄》更詳細地說明瞭其在治療瘡瘍方面的應用,無論是初期或潰瘍期,都能起到良好的清熱解毒、促進癒合的作用。

總而言之,天花粉的清熱瀉火功效,並非單一作用,而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其既能清泄五臟積熱,又能解決因熱邪導致的口渴,更能清熱解毒,治療各種熱性疾病。古今醫家對其功效的論述,充分展現了天花粉在中醫臨牀中的重要地位。

4. 潤燥

天花粉,其潤燥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被賦予了豐富的臨牀應用。其潤燥機理並非單純的滋陰潤燥,而是根據不同病機,展現多樣化的作用。

《傷寒明理論》中成無己言及「栝萎根,潤枯燥者也」,認為天花粉能潤澤乾燥的組織,促進津液的運行,此乃針對津液不足所致之口渴的論述。 《本草匯言》則更進一步指出,天花粉「善能治渴」,並根據渴證的不同成因,如虛火、實火、鬱熱等,概括了其治療「虛渴」、「火渴」、「鬱渴」、「煩渴」的功效,強調其治療口渴的全面性。此處的潤燥,不僅指生理上的津液不足,更包含了因熱邪鬱結導致的燥熱狀態。

《本草綱目》李時珍更精闢地指出天花粉「味甘微苦酸,酸能生津,故能止渴潤枯,微苦降火,甘不傷胃」,說明其潤燥機制是多方面協同作用的結果。酸味生津,苦味降火,甘味和中,三者共同作用,達到潤燥清熱的效果。

與此同時,《本經逢原》則強調天花粉「降膈上熱痰,潤心中煩渴」,說明其潤燥功效也與痰熱相關。肺燥咳嗽,或因熱邪壅肺導致的口乾舌燥,皆可透過天花粉的清熱潤燥作用得以緩解。

綜上所述,天花粉的潤燥功效並非單一指向,而是涵蓋了津液不足、熱邪鬱結、痰熱阻肺等多種病理狀態。其潤燥機制亦是多靶點、多途徑的協同作用,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不同醫家對於天花粉潤燥功效的理解,也豐富了我們對這味中藥的認識,為臨牀應用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5. 排膿

天花粉,為瓜科植物栝樓的乾燥根,自古即為重要的中藥單方,其排膿功效在多部古代醫籍中均有記載。

《本草匯言》明確指出天花粉能「開鬱結,降痰火」,並能治療「癰疽已潰未潰,而熱毒不散」等症,說明其在處理膿瘍方面的功效。 《醫學衷中參西錄》更進一步闡述,天花粉能「解一切瘡家熱毒」,對於「瘡瘍已潰者」,與黃耆、甘草同用,「更能生肌排膿」,即使潰爛嚴重,也能促進膿液排出並修復傷口。這說明天花粉的排膿功效並非單純的促進膿液排出,還包含了促進組織修復的作用。

《日華子諸家本草》則簡潔地記載天花粉「排膿,消腫毒,生肌長肉」,再次強調其在膿瘍治療中的多重作用。 《本經逢原》中提及天花粉「治癰瘍解毒排膿」,並指出其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其排膿功效的機理,即通過清熱解毒來促進膿液的排出和傷口的癒合。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多部古籍記載天花粉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排膿的作用,但其作用機理和現代藥理研究仍需進一步深入探討。 總體而言,古代醫籍多以臨牀經驗佐證天花粉的排膿功效,並與其他藥物配伍,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6. 利水消腫

天花粉,其利水消腫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被賦予豐富的臨牀應用。綜觀諸多古籍,其利水消腫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天花粉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多部典籍如《本草匯言》提及天花粉能“退五臟鬱熱”,並能治療因“火熱鬱結”所致的“小水若淋若澀”等症狀。這說明天花粉能清除體內鬱積的熱邪,從而促進體液代謝,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藥徵續編》更明確指出,對於單純的“渴”,而非伴有煩熱的“煩渴”,栝樓根(即天花粉)是主要的治療藥物。 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其利水作用與清熱密切相關。

其次,天花粉具有生津的作用。《傷寒明理論》中提到栝樓根“潤枯燥”,並能“生津液”,解決津液不足導致的渴症。 《本草綱目》更進一步闡述了天花粉“酸能生津,故能止渴潤枯”,說明其生津作用有助於調節體內水分平衡,從而緩解水腫。 津液的生成和代謝直接關係到體液的平衡,因此生津也能間接起到利水消腫的作用。

最後,《本草正》中記載天花粉“涼心肺,解熱渴”,《醫林纂要》則指出其“清膀胱熱,止熱淋小便短數”,這些都說明天花粉能清泄膀胱之熱,利尿通淋,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 《日華子諸家本草》更直接地指出其“通小腸,排膿,消腫毒”。

總而言之,古籍記載的天花粉利水消腫功效,並非單純地依靠某一作用機制,而是其清熱利濕、生津止渴、清利膀胱等多重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體現了中醫整體觀的治療思想。 需注意的是,以上分析基於古代醫籍記載,實際應用需結合患者具體病情,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7. 止咳化痰

天花粉,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止咳化痰的功效亦得到多方佐證。透過分析歷代醫家對天花粉的論述,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瞭解其作用機理。

《傷寒明理論》中,成無己提到天花粉「潤枯燥」,這說明其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改善因津液不足而引起的咳嗽。津液是人體重要的體液,其不足會導致肺燥咳嗽,而天花粉能補充津液,從根本上緩解咳嗽。

《本草匯言》則將天花粉的作用歸納為「退五臟鬱熱」,並明確指出其能「降痰火,治咳嗽不寧」。這表明天花粉能清熱解毒,並針對痰熱咳嗽具有良好療效。 書中更進一步指出天花粉「性甘寒」,能治各種不同成因的「渴」,此「渴」也可理解為體內津液虧損,導致肺燥咳嗽的表現。

《本草正》提及天花粉「涼心肺,解熱渴,降膈上熱痰」,再次強調其清熱、潤燥、化痰的功效,並指出其對膈上熱痰引起的咳嗽有效。 《醫學衷中參西錄》更進一步闡述,天花粉「能生津止渴,故能潤肺,化肺中燥痰,寧肺止嗽」,直接點明其潤肺止咳的機理。 《滇南本草》更記錄天花粉能「治咳嗽帶血」,這暗示其可能對某些伴有出血症狀的咳嗽也具療效。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天花粉止咳化痰功效的論述,皆指向其清熱潤燥、化痰止咳的作用機理。其通過滋陰潤燥,補充體液,以及清熱解毒,消除痰熱等途徑,達到治療咳嗽的目的。 不同醫籍側重點各有不同,但總體一致肯定了天花粉在治療咳嗽方面的價值。

天花粉的古代典籍


天花粉的現代功效


1. 防癌抗腫瘤

天花粉《醫學衷中參西錄》指出,天花粉有「消腫毒,排膿生肌生肉」之效。對腫瘤或癌症有明顯地抑制生長之效,如大鼠癌肉瘤walker256、小鼠網織細胞肉瘤(腹水型)、小鼠宮頸癌(腹水型)和小鼠自發性乳腺癌細胞,對小鼠實驗性肝癌腹水型也有治療作用,可減少腹水量,延長存活期;對移植性肝癌實體瘤的抑制率為36%-38.9%。

2. 降血糖

天花粉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天花粉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天花粉素、黃酮、維生素C等,這些成分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有利於糖尿病患者的控制血糖。

研究表明,天花粉中的「天花粉素」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能夠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天花粉中的黃酮類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能夠抑制糖化反應,防止血糖水平升高。

糖尿病患者若能服用一些以天花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藥膳方,往往可取得很好的降糖效果,並可有效地改善口渴、煩躁、尿頻、身體消瘦等症狀。

從天花粉分離出的5種聚糖trichosansA、B、C、D和E,均可降低正常小鼠血中葡萄糖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天花粉降血糖的效果比較溫和,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仍需要配合適當的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

3. 抗菌抗病毒

天花粉蛋白對愛滋病(AIDS)患者的細胞內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有較強的抑制複製和蔓延作用,並可降低感染細胞和無感染細胞的比率,感染HIV病人的新鮮血液和GLQ2z3接觸3小時病毒的應答即被阻斷。

目前用天花粉蛋白試治AIDS已進入I期臨床。天花粉煎劑在體外對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和白喉桿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對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較弱。

4. 其他功效

天花粉具有致流產和抗早孕作用。其蛋白粗製劑皮下注射可有效使孕期10~12天小鼠抗早孕成功率達75%以上,肌肉注射則能使孕期30天以上的犬胎犬死亡並輓出。另外,給孕期14天左右的兔肌肉注射或陰道內給藥,也有致流產的作用。天花粉蛋白與利血平、睾丸酮三者合併用藥,對小鼠、大鼠和兔抗早孕的成功率均為100%。

天花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布或調敷。

天花粉的炮製


揀去雜質,大小塊分開,用水泡約六成透,撈出,悶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曬乾,或用水洗淨,撈出,曬至極乾,搗成小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天花粉注意事項

  1. 孕婦禁用:天花粉提取物天花粉蛋白為中期引產的有效成分。
  2. 脾胃虛寒大便滑洩者忌服:反烏頭。
  3. 胃虛濕痰、亡陽作渴、病在表者禁用:得配本草。
  4. 脾胃虛寒作泄者勿服:本草經疏。
  5. 汗下之後、亡液而作渴者不可妄投:本草匯言。
  6. 陰虛火動、津液不能上承而作渴者不可概施:本草匯言。
  7. 痰飲色白清稀者忌用:本經逢原。
  8. 過敏體質者慎用: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9. 腎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天花粉成分須經腎臟代謝。
  10. 慢性腸胃疾病患者慎用:具有收斂作用,可能會加重病情。
  11. 肝炎患者禁用:成分可能會對肝臟造成負擔。

天花粉相關的方劑


天花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糖尿病乳腺炎濕疹乳房腺體瘤背部膿瘡咳血口乾口渴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心情煩燥皮膚顏色發黃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咳嗽黃疸傷寒肺炎腹水身體消瘦低血糖糖尿白喉病毒感染ch天花肝癌痢疾

天花粉含有的化學成分


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 α-羥甲基絲氨酸(α-hydroxymethylserine), 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 絲氨酸(serine), 穀氨酸(glutamic acid), 蘇氨酸(Threonine), 甘氨酸(Glycine), 纈氨酸(Valine), 酪氨酸(tyrosine),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組氨酸(Histidine), 賴氨酸(Lysine), 精氨酸(Arginine), 鳥氨酸(Ornithine), 肽類(Peptides), 核糖(Ribose), 木糖(Xylose), 阿拉伯糖(Arabinose), 葡萄糖(Glucose), 半乳糖(Galactose), 栝樓根多糖A(Trichosanthes kirilowii polysaccharide A (TCMLIBichosan A)), 栝樓根多糖B(Trichosanthes kirilowii polysaccharide B (TCMLIBichosan B)), 栝樓根多糖C(Trichosanthes kirilowii polysaccharide C (TCMLIBichosan C)), 栝樓根多糖D(Trichosanthes kirilowii polysaccharide D (TCMLIBichosan D)), 栝樓根多糖E(Trichosanthes kirilowii polysaccharide E (TCMLIBichosan E)), 果糖(Fructose), 甘露糖(Mannose), 豆甾-7-烯-3β-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a-7-en-3β-ol-3-O-β-D-glucopyranoside), 瀉根醇酸(Bryonolic acid), 葫蘆苦素B(Cucurbitacin B), 葫蘆苦素D(Cucurbitacin D)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