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散

QING LI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誠書》卷八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心經 15%
肝經 15%
胃經 12%
膽經 9%
脾經 9%
大腸經 6%
腎經 3%
小腸經 3%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膽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清涼散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之效。清涼散用於治療熱證,如口渴咽乾、心煩失眠、牙齦腫痛、便祕等,黃連可有效清瀉體內積熱,改善症狀。
  2. 抑菌抗炎: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連含有多種生物鹼,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等作用。清涼散中加入黃連,可增強其治療效果,抑制病菌生長,促進炎症消退。

清涼散中包含薄荷,主要基於其清涼解熱、疏風散熱的功效。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能清利頭目、疏散風熱、止癢止痛。

在清涼散中,薄荷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能有效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發熱、咽喉腫痛、皮膚瘙癢等症狀。其清涼解熱之性,可以緩解發熱症狀,疏風散熱之效,可以驅散外邪,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清涼散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燥濕之效,能健脾消食,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清熱解毒藥物的吸收和利用。
  2. 降逆止嘔: 陳皮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緩解清熱藥物可能引起的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提高患者的服藥順應性,使其更好地接受治療。

清涼散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是因為甘草在中藥中具有以下兩大重要作用: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清涼散方劑中常含有寒涼藥物,容易損傷脾胃,而甘草可以緩解藥性,保護脾胃,避免寒涼藥物過於傷陰。
  2. 增強療效: 甘草除了調和藥性,還能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清涼散方劑的功效多以清熱解毒為主,而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解疼痛等作用,可以輔助其他藥物發揮更大的療效。

總而言之,甘草在清涼散方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療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清涼散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能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利咽消腫。對於清涼散所治的熱病煩渴、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天花粉能有效發揮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

此外,天花粉還有利尿消腫、抗炎止痛等功效,配合清涼散其他藥物,能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疾病。

清涼散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連翹味苦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作用。它能有效地清熱解毒,對於外感熱病、癰腫疔瘡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連翹還具有散結消腫的作用,能化解積聚於體內的熱毒,促進炎症消退。因此,清涼散中加入連翹,可以加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治療相關病症起到更好的療效。

清涼散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涼血: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蘊結所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面紅目赤等症狀。
  2. 消腫止痛:牡丹皮能抑制炎症反應,消腫止痛,對於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清涼散中加入牡丹皮,可以有效地清熱涼血、消腫止痛,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清涼散中包含荊芥,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疏散風熱: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的功效,能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清涼散本身為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方劑,加入荊芥有助於疏散風邪,促進藥效的發揮。
  2. 透疹止癢:荊芥還具有透疹止癢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麻疹、風疹、濕疹等皮膚病。清涼散中加入荊芥,可以幫助疏通經絡,促進毒素排出,緩解皮膚瘙癢,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療效。

清涼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

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止咳化痰之效。其苦寒之性可清泄肺胃之熱,燥濕之性可祛除濕熱之邪,解毒之性可解毒消腫。

因此,清涼散中加入黃芩,可起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痢、止咳化痰等作用,對於熱證、濕證等病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清涼散 」

主治功效:小兒痰熱:指小兒因體內痰液和熱邪瘀積而引起的病證。症狀包括:

  • 煩悶:心情煩躁不安,坐立不安。
  • 口渴:口乾舌燥,想喝水。

組成:黃連,薄荷,陳皮,甘草,天花粉,連翹,牡丹皮,荊芥,黃芩。

藥物介紹

  •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 薄荷: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清涼散 」主要成分是黃連、薄荷、陳皮、甘草、天花粉、連翹、牡丹皮、荊芥、黃芩,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可治療小兒痰熱證。

傳統服藥法


爐甘石1兩,梅片5錢。
清熱消炎,解熱明目。
上為細末。
涼開水洗患處,用玻璃針點眼角。
忌刺激性食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嘴唇乾裂痔瘡角膜炎猩紅熱丹毒膿痂疹天疱瘡咽喉痛口乾口渴多痰眼睛紅痛眼睛模糊心情煩燥

相同名稱方劑


清涼散, 出處:《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三。 組成:馬牙消1兩半,白礬1兩半,曾青1兩半,龍腦1分,青黛1分。 主治:冰瑕翳深外障。

清涼散, 出處:《誠書》卷八。 組成:黃連(薑炒)、薄荷、陳皮、甘草、天花粉、連翹、丹皮、荊芥穗、黃芩。 主治:小兒痰熱,煩悶口渴。

清涼散, 出處:《內外驗方秘傳》。 組成:生石膏8兩,胡黃連2兩,青黛1兩。 主治:清火定痛。主治:一切紅腫破爛作痛.並腿足紅爛焮痛,時流膿水。

清涼散, 出處:《回春》卷五。 組成:山梔、連翹、黃芩、防風、枳亮、黃連、當歸、生地、甘草各等分,桔梗減半,薄荷減半,白芷減半(或不用亦可)。 主治:一切實火咽喉腫痛。

清涼散, 出處:《會約》卷十四。 組成:黃芩1錢5分,梔子1錢5分,黃連1錢5分,陳皮1錢5分,牛膝1錢5分,澤瀉1錢5分。 主治:一切氣逆暴痛,口渴便燥,喜涼惡熱,不可按者。

清涼散, 出處:《得效》卷十六。 組成:蔓荊子半兩,荊芥半兩,苦竹葉半兩,甘草半兩,山梔子1分(去皮)。 主治:冰瑕深翳。五臟俱受風熱,黑水內橫深瑕盤,青色沉沉深入,痛楚無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